不單單因為它是電影史上最為成功的歌舞類型片,也不單單是因為其中賞心悅目的歌舞。除了這些,《雨中曲》隱藏著龐大的敘事野心,不僅僅將個人奮鬥的美國夢展現出來,而且在電影中濃縮了電影從默片到有聲轉變的過程,以及制片廠制度和明星制度。是壹部有關電影史的電影。
歌舞片中當然少不了歌舞場面。《雨中曲》流傳最廣的當然是吉恩.凱利在雨中翩翩起舞的那段《Singin in the rain》,堪稱電影史上十大經典場面。但我個人更喜歡他們仨人想出如何拯救電影點子後,歡快活潑的《Good Morning》,是三人新友誼的見證。兩首歌舞對比,可以說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好,回正題。
壹、個人奮鬥的美國夢
美國夢的主題,其實壹直是好萊塢的主旋律。講述個人奮鬥故事的電影往往都確實感人至深,因為觀眾可以在其中投射上自己的影子或希望,樸實如《阿甘正傳》,傳奇如《大魚》。
《雨中曲》用的是片中片,套中套結構。電影本身講的是電影演員的故事,他們在拍攝壹部從默片轉向有聲片的《歌舞爵士》。而不論是《雨中曲》還是片中片《歌舞爵士》表現的都是底層小人物依靠自己努力壹步壹步走向成功的道理。
看第壹遍的時候,特別不理解為什麽在電影後半部非要插入這麽壹段片中片,總覺得有壹種“戲不夠,舞來湊”的拼湊感覺,但是明白了電影的主旋律之後,也就理解了這段故事的用意。
二、美國的電影史
電影的發明壹般認為是盧米埃爾在巴黎的咖啡館中放映《火車進站》為誕生標誌,但是美國人也認為愛迪生實驗室的“電影視鏡”才是電影誕生的標誌。法國人和美國人各執壹詞。
但是,就現在的模式來看。法國人更勝壹籌。盧米埃爾兄弟是在咖啡館中播放,很多人壹起看,為此,他們的父親認為太便宜這些觀眾了,要收費。這大概是電影商業性的第壹次展示。不過,播放的影片都是些現實中真實的事情,比如園丁澆水,火車進站,這大概可以看做是電影紀實性的第壹次展示。
而愛迪生則要短視得多。他認為,電影這種東西每次只能讓壹個人看,才能賺到更多錢,於是把他的“電影視鏡”做成了類似西洋鏡的東西。
但不管怎麽說,電影發揚光大確實是在美國完成的。鎳幣電影院的出現迅速打開了電影市場,然後格裏菲斯的名字出現,然後定都好萊塢,制片廠制度逐步建立。美國的電影業蓬勃發展。
三、從默片到有聲片
《雨中曲》很有意思地選擇了從默片到有聲片過渡的這段歷史作為背景。
如果說電影的誕生是從0到1,那麽給電影添加聲音,絕對是從1到10000,雖然沒有創始那麽偉大但也是質的變化。從此,電影不單單是表演的藝術,也是聲音的藝術。
在電影中,人們對待這種變化是小心翼翼的。制片廠老板也只能借自己生日之際播放壹段自己的演說,在遭到宴會上所謂名流們的嘲諷和嗤笑後,也只能以社會笑“哈,哈哈,哈哈哈”打哈哈過去。
勇士永遠用來稱呼第壹個敢吃螃蟹的人。當別的電影公司在有聲電影中獲得效益後,領頭羊效應也就驅使其他公司群起效仿。
有聲電影的出現對於默片時代的演員們是個巨大的挑戰。默片時代演員們只需靚麗,采用誇張的肢體表演就可以。但是,有聲音後,觀眾們還要聽他們開口說話。而且,在當時的條件下,聲音采集是個難題。
《雨中曲》中,男女主角首次嘗試有聲電影那壹段就是這段歷史的生動再現。女主角尖銳的聲音,打破了人們對她漂亮外形的美好印象;收音和放音的失敗,表現了技術首次在現實中運用的困難,當然這壹段也為全篇貢獻了最大的笑點。
為了應對聲音的挑戰,演員們開始接受臺詞訓練。訓練內容既包括發音也有外國繞口令。電影在此處也奉獻了壹段精美的踢踏舞蹈。
四、異化:制片廠與明星
馬克思談及資本時,引用了黑格爾哲學的壹個詞:異化,來論述資本的變異。上篇已經敘述過,不再多言。
其實,異化現象在我們生活周圍比比皆是。電影誕生後造就了演員,讓他們成為明星。但是,明星越發出名後,挾名利與粉絲之威,就有了與電影公司抗衡的力量。當下,“小鮮肉”、“高片酬”其實就是這種情形的反映。
《雨中曲》中,女主角在默片時代就是熒幕情人,雖然聲音條件差,但是配音演員的出現讓她不僅擺脫這個難題,還贏得了更廣泛的喜歡。於是,女主角利用自己的聲望差壹點就奪了制片公司的權。
在現實歷史中,這種情況當然不多見。在當時的大制片廠制度下,無論是導演、編劇,還是演員、場工都是電影制作這條流水線上的壹個環節,只有出錢的制片人才是整個電影產業的“隱形皇帝”。他可以隨意更換導演演員、改變劇情,只為保持利潤。《雨中曲》中就塑造了壹個近乎醜角的導演,不過是制片人的傳聲筒而已。
這種流水線式的生產方式使得電影越來越缺乏創意和吸引力,於是,制片廠開始大力追捧明星,利用演員在觀眾心中的地位來為影片的票房造勢。《雨中曲》壹開始,就是人群歡迎明星的盛大場面,男二徹底淪為背景。現實中,時至今日,炒CP依然是管用的壹招。
當然,這種扼殺藝術靈性的制度並不能真正保持電影的繁榮發展。隨著電視、更多獨立電影的興起,大公司慢慢摒棄了制片人制度,導演的作用開始凸顯。
這都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