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旅遊資源給人的美感
名:具有名聲或與名人有關
特:特有的,別處沒有的或少見的稀缺資源
奇:給人的新奇之感
用:具有實用價值
古:有悠久的歷史
2、
形態美 指地象、天象的總體形態與空間形式的綜合美。我國自然景觀的形態美概括為雄、奇、險、秀、奧、曠、野等幾種典型的風格特征。
色彩美 自然風景中的色彩美主要是由樹木花草、江河湖海、煙嵐雲霞及陽光等構成,萬象紛呈,極其豐富。五彩繽紛的自然色彩,最易於被人們直觀地感受,給旅遊者帶來歡樂和幸福,帶來賞心悅目的美感,乃至令人振奮和神往。
動態美 自然景觀的動態美主要由流水、飛瀑、飄霧和浮雲等因素構成。
所謂“山得水則活”,是因為水的流動、跌宕、聲響,打破山谷的沈寂,改變景觀的形態,同時還給植物鳥獸提供滋養,給人壹種生機勃勃的審美感受。聞名天下的三峽風景,若無洶湧奔騰的長江巨流,就不會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
聽覺美 在眾多自然景觀中,瀑落深潭,驚濤拍岸,溪流山澗,泉瀉清池,雨打芭蕉,風吹松濤,幽林鳥語,夏日蟬鳴,寂夜蟲唱等自然音響,在特定的環境中,能給人以賞心悅目的音樂般的美感享受。
嗅覺美 久居城市的人們,壹旦深入山林,聞到芳草、花香,吸到新鮮空氣,頓覺得肺腑清凈,全身透亮,精神振奮,這不能不說是壹種以生理快感為主要特征的審美享受。
象征美 中國人喜歡荷花、蘭花、竹子和松柏等植物景觀,其根本原因不在於其外表好看,而在於其內在的品質,即作為人格的象征或精神意誌的表現。
3、
以“奧”為美的景觀。這類景觀比“幽”美更為復雜深隱、封閉迷離。如四周崖壁環列、通道如隙的“壹線天”式的景觀;曲折而出、深奧如井的溶洞景觀都屬此類。遊人進入其內,頓感奧秘無窮,幽深莫測,如撲朔迷宮。號稱“天下奧”的武陵山區,植被復蓋率高達90%以上,峰密森立,遮天蔽日,溶洞棋布,迷離神奇,對探幽訪奧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以“曠”為美的景觀。這類景觀的視域開闊寬廣,形態坦蕩,給人壹種心曠神怡的審美感受。凡能稱“曠”的,都為人們的視線沒有阻隔、放眼四望茫無際涯的景色,如浩渺的水面、蒼茫的原野、居高而望群峰等。從內蒙古大草原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到登黃鶴樓的“唯見長江天際流”,各種曠景無不具有雄渾、博大、深沈、單純之勢。最典型的“曠”美景觀首推“八百裏洞庭”。
以“野”為美的景觀。這類景觀屬於原始自然的產物,純真古樸,富有野趣,壹般未受人類幹擾、雕飾或破壞。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表現了大漠荒原之野;“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壹路鳥空啼”是山林之野。近年來開辟的九寨溝、張家界和神龍架等景區,其山、水、石、林、洞等仍處於原始狀態,保持著荒洪自然的風貌,給人壹種遠離塵囂的“野趣”神秘之感。正所謂有“九寨風光人間稀”之說。
(三選壹即可)
4、
山西五臺山供奉文殊菩薩
四川峨眉山供奉普賢菩薩
安徽九華山供奉地藏菩薩
浙江普陀山供奉觀音菩薩
文殊菩薩:
頂結五鬢(也有壹髻和八髻),表示五智無上無得之相。左手執蓮花。花中安放《般若經》壹部,表示般若壹塵不染。右手執寶劍,表示大智,能斷壹切無明煩惱,喻金剛寶劍,能斬群魔。塑像多騎獅子或孔雀,表示智慧威猛,或坐蓮花臺,表示清凈。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像大多頭戴寶冠,身穿菩薩裝,坐於壹六牙白象上。
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則多為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壹手持錫杖,壹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 。地藏菩薩像還常有以壹頭形似獅子的怪獸為坐騎的,名號曰:“謗聽”或“善聽”。
觀音菩薩:
第壹類是遵照佛教顯宗儀規所繪的壹面二臂、或坐或立、法相莊嚴的顯宗觀音。第二類是遵照佛教密宗儀規所繪的多首、多臂、千手千眼、手持各種法器的密宗觀音。第三類是不遵守佛教儀規,由畫家根據人們的意願希求,自創風格,任意描繪,任意題名的觀音。
5、
1.建築外形上的特征
具有屋頂,屋身和臺基三部分。
2.建築結構的特征
木構架結構(木構架:屋頂和屋身部分的骨架)。基本做法:以立柱和橫梁組成構架,四根柱子組成壹間,壹棟房子有幾個間組成。
3.建築群體布局的特征
組合原則:以院子為中心,四面布置建築物,每個建築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並在這壹面設門窗。規模較大的建築由若幹個院子組成。有顯著的中軸線,線上布置主要的建築物,兩側的次要建築多作對稱的布置。
4.建築裝飾及色彩的特征
裝飾細部:梁枋,鬥拱,檁椽等結構構建經藝術加工發揮裝飾作用。
色彩:古代建築中最顯著特征之壹。宮殿廟宇中黃色琉璃瓦頂,朱紅色屋身,檐下陰影裏用藍綠色略加點金,在襯以白色石臺基,輪廓鮮明富麗堂皇。壹般住宅中用青灰色的磚墻瓦頂,或用粉墻瓦檐,木柱,梁枋門窗等多用黑色,褐色或本色木面。
彩畫:建築裝飾中的重要部分。做在檐下及室市內的梁,枋,鬥拱,天花及柱頭上。構圖密切結合構件本身的形式,色彩豐富。明清時期常用的有和璽彩畫,旋子彩畫和蘇式彩畫。
藻井:中國傳統建築中天花板上的壹種裝飾。名為“藻井”,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預防火災之義。壹般都在寺廟佛座上或宮殿的寶座上方。是平頂的凹進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圓形,上有雕刻或彩繪,常見的有“雙龍戲珠”。
6、
第壹等級:重檐廡殿,至高無上。廡殿是壹種屋頂的前後左右四面都有斜坡,並有壹條正脊和四條垂脊的建築,廡殿在宮殿廟宇中級別最高,若加重檐則最為尊貴,用於皇宮、宙宇的主殿,如北京故宮太和殿、乾清宮等。
第二等級:重檐歇山。歇山是廡殿和懸山相交而成的屋頂結構,它是由壹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組成,又名九脊殿。歇山若加上重檐,級別也十分高。 (如天安門
第三等級:單檐廡殿頂。
第四等級:單檐歇山頂。 (如故宮東西六宮)
第五等級:懸山頂。它有兩面坡,壹條正脊,四條垂脊懸出山墻外。(如故宮保和殿兩廡)
第六等級:硬山頂。屋頂兩面坡,但不懸出山墻外。(如故宮保和殿兩廡)
第七等級:四角攢尖頂。屋頂陡,無正脊,幾條垂脊交於頂,其上為寶頂,如故宮中和殿即是。 再個,,這還有個園攢頂,,註意重檐園攢頂的建制相當高,,當然指的是天壇啦,,壹般這種建築民間基本沒有,,可能有少量的亭子,但也以單檐居多,,
第八等級:盝頂。平頂四周加壹圈外沿。另外,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也是這頂,,當然現在已無什麽封建建制之說了,,
第九等級:卷棚頂。兩面坡相交處成弧形曲面,無明顯正脊,廟宇祠堂享殿前多為卷棚式建築。另外因其形似活潑,造型生動南方園林中廊廡軒謝亦多采用。
7、
以陰陽代表方位:
五方:東,南,西,北,中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色:青,赤,白,黑,黃
四神:青龍,朱雀,白虎,玄武
四季:春,夏,秋,冬
8、
仙人之後的走獸順序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suanni)、押魚、獬豸(xiezhi)、鬥牛、行什。
仙人,有“仙人騎雞”之說,有傳為姜太公在此鎮妖驅怪;有傳為禹王恐屋脊聚龍過多,在此鎮洪水之說。
至於其它走獸也都有自己的象征意義:
龍、鳳象征吉祥;
獅子為鎮山之王;
天馬、海馬象征皇家威德通天入海;
鬥牛、押魚可以興雲作雨,鎮火防災;
狻猊則為能食虎豹的異獸,象征百獸率從;
獬豸善辨是非,象征皇家的所謂“正大光明”;
行什似猴,為押尾獸,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
總之,屋脊上安裝鴟吻走獸等物件作用有四個:壹是防漏雨,二是裝飾、三是防火,四是避邪。
9、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可分為廡殿式頂、歇山式頂、懸山式頂、硬山式頂、攢尖式頂和錄頂等形式。按屋檐的層數分,廡殿頂、歇山頂和攢尖頂又分為單檐和重檐兩種。歇山式、懸山式和硬山式又分出壹種沒有正脊的卷棚式屋頂。此外,歇山式還分出壹種極少見的十字歇山頂。
琉璃瓦是壹種非常堅固的建築材料,防水性能強,皇家建築和壹些重要建築便大量使用了琉璃磚瓦。琉璃瓦的色澤明快,顏色豐富,有黃、綠、藍、紫、黑、白、紅等等。壹般以黃綠藍三色使用較多,並以黃色為最高貴,只用在皇宮、社稷、壇廟等主要建築上。
10、
壹曰蚣蝮(龜蚨),形狀像龜,喜好負重。馱載石碑的大龜就是其形象。
二曰螭吻(蚩吻、嘲風、好望、鰲魚、鴟尾),看似剪尾的四腳蛇,喜歡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亦喜吞火。殿脊、殿角和屋頂上的走獸或獸頭即其形象。
三曰蒲牢,形似龍而體形較小,喜歡鳴叫。生活在海邊,卻畏懼鯨魚。祠堂、寺廟、鐵鐘上的獸紐就是是其形象。人們根據蒲牢害怕鯨魚的特性,把撞鐘的長木都雕成鯨魚狀,據說以其撞鐘,聲大且亮。
四曰狴犴(憲章),形狀似虎,有威力,又好訴訟。監獄門上刻的或立於獄門的虎頭即其形象。
五曰饕餮,其形似狼,極好飲食。鼎蓋上雕的獸頭即其形象。
六曰狻猊(金猊),形狀似獅,喜好煙火,亦好坐。廟中佛座及香爐上雕的獸頭即其形象。
七曰囚牛,好似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喜好音樂。胡琴上刻的獸頭即其形象。
八曰睚眥,其形如豺,喜好殺戮。常可在刀柄、刀鞘見其形象。
九曰椒圖,其形如螺蚌,好閉口,因而其像常被雕在大門鋪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