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1.品德與社會課程、品德與生活課程的評價目的是什麽?

1.品德與社會課程、品德與生活課程的評價目的是什麽?

答:品德與生活課程的評價目的: 激勵每個兒童的發展; 促進課程的發展,提高教育質量; 促進教師的自我成長,提高專業能力。品德與社會課程評價的目的: 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獲得反饋信息,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兒童發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而不在於對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水平做出終結性的評定,更不是利用評價結果對兒童進行比較與分等。因此,要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2、兩門課程的評價要點或原則有哪些異同? 答: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指出:“本課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激勵每個兒童的發展,促進每個兒童的品德發展與生活能力提升。”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本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積極促進學生發展。”從這兩個表述來看,雖然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含義是壹致的,也就是說,評價不是為了區分優劣,不是為了篩選。評價的主要目的或根本目的是激勵、促進兒童發展,體現了教育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壹方面,評價是為了把握學生學習的真實狀況和教師教學方式的適切性、有效性,以便教師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調整教學策略,從而更有效地實現促進兒童發展的目的。另壹方面,通過評價,教師不僅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判每個兒童不同的發展水平和學習狀況,更重要的是,能夠發現每個兒童的個性特點、學習特點、發展優勢或進步空間,以此作為基礎,教師可以進壹步在後續的學習活動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幫助兒童不斷地積累成功的體驗,健康自信地成長。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成長與發展,這是新課程所有學科都倡導和遵循的。基於這樣的目的,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倡導多元、開放、整體的評價觀,提出了重要的評價原則。第壹,要關註過程。評價不僅僅重視最後的結果,還要重視對兒童活動過程的評價,重視兒童在活動過程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以及付出的努力的程度。第二,要追求多元。多元評價包括幾個方面,壹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包括兒童自己也是評價的主體;二是評價尺度的多元,不用壹種尺度去評價所有兒童,要尊重兒童的差異,要關註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關註他們富有個性的發展;三是渠道要多元,就是要力求根據多方面的信息來評價兒童。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提出的評價原則,很多方面和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是壹致的。比如說要面向全體學生,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這與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所強調的尊重兒童的差異,關註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是壹樣的。新課程就是要追求每個兒童的發展,每個兒童的基礎個性是不壹樣的,他們的發展過程、發展特點就必然是不同的,因此評價也不能用壹個尺度去衡量所有兒童,不能認為達到某個標準就是好學生,沒有達到的就是差學生,根據壹個尺度去評價學生的發展。4.品德與生活和品德與社會課程的評價有哪些重要功能? 列舉案例說明怎樣體現這些功能。 答:1.診斷功能與調節功能診斷功能主要是通過了解、發現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來體現的,調節的功能主要是通過基於診斷結果所做的反思和改進來體現的。評價包括對課程實施狀況、課程目標的實施情況和對學生學習的質量與水平、成就與需要和存在的問題作出診斷,從而為教師找到教學的癥結所在提供線索,為教師選擇教學策略、對教學重點和教學進度進行有針對性和實質性的調整提供依據,評價首先有這兩種功能。2.強化功能與教育功能強化功能是通過尊重、鼓勵發展來體現,教育功能是通過自省、建議、指導來體現。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的評價是從學生原有的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由於對學生學習成就進行了鼓勵性的、肯定性的評價,對不足提出了改進的建議,就使得評價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強化了學生在課程中所得到的各種成就,同時也使他們更加明確了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由此可見,評價本身具有教育的功能,有助於課程目標的實現。案例1:了解我的身體,保護身體的方法評價要求:(1)說出自己的身高、體重,說明自己是從哪裏知道的。(2)用動作和言語介紹壹些保護身體的方法。(3)說出自己有哪些成長變化,與同學交流自己的心情。在評價的過程中,我們就發現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比較正確地填寫出自己的身高、體重,但是是怎麽知道的呢?大部分的學生回答是通過問父母知道的。從這個評價當中可以反映出來,在整個單元學習的過程當中,老師並沒有組織“量壹量、稱壹稱”的活動,讓兒童親自體驗和感受自己的身體變化,這樣壹個評價起到的作用就是:讓老師壹方面看到自己教學當中的不足和學生獲得經驗的不足;另壹方面也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當中有感受,有領悟,促使學生不僅知道身高、體重這樣的結果,更主要的是讓他們關註自己的成長變化這個過程,並且為自己的成長感到高興,這樣才能有助於他們在下壹步的學習活動當中,真正地體會到珍愛生命、養成健康意識的品質。 5.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分別有哪些評價方式方法?兩者有哪些異同。答:在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和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都提出了評價方法多樣化,並且列舉出若幹評價方法。在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中,就提出了五種評價方法。(1)觀察。教師觀察並記錄兒童在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如兒童的行為、情緒情感、操作的情況、活動的狀態等,以此對兒童進行綜合評價。(2)訪談。教師通過開展與兒童各種形式的談話,獲得有關兒童發展的信息,並了解兒童思想情感的變化。(3)問卷。教師設計問卷和組織兒童回答問卷,獲得有關兒童發展的信息。(4)成長資料袋評價。用成長資料袋或活動記錄冊等方式收集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資料。(5)兒童作品分析。通過對兒童各種作品、活動成果的分析,了解兒童活動過程和發展狀況。課標還特意提出:“需要註意的是,不同的評價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為避免方法的局限性,在評價實施中要註意綜合運用。”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也強調評價方法的多樣性,主要提出了五種評價方法。(1)觀察記錄。教師對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能力進行觀察,並做記錄。(2)描述性評語。在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在壹段時間內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態度、表現等以描述性的語言寫成評語,鼓勵學生鞏固進步,修正不足,繼續努力。(3)達成水平評價。按照本標準的基本要求,以學年及單元的知識與技能目標為基準,通過紙筆測驗、考試等方式進行評價。本課程不排除紙筆測試方式,但反對考查死記硬背的知識或刻意追求難度,以及將學生的品德用卷面成績衡量的做法。(4)作品評價。將學生調查、訪問、收集資料等活動產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和交流,師生***同進行評析。(5)學生自評與互評。教師引導與幫助學生對自己和同伴在學習中的表現及成果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鼓勵學生自我反思,相互借鑒,相互促進。課標又指出:“學習結果評價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壹種評價方法都有其適用範圍,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使用。鼓勵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創新,不斷完善評價方式方法。”這兩個課程標準雖然在列舉的方式方法上有不同的維度,實際上有很多的***同點。這兩門課程評價都以課程目標為導向,以課程目標為準繩。1、比如“觀察”,“作品評價”。2、比如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的“描述性評價”,實際上與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所強調的質性評價為主的精神相壹致。品德與社會課程標的“學生自評與互評”,與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的評價主體多元的理念是壹致的。總的來說,兩個課程標準都註重表現性評價,也就是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流露的行為表現。不同點:1、評價的內容:品德與社會對學習的結果提出要求,而品德與生活則更強調行為習慣的養成。2、評價方法:品德與社會提出達成水平的評價,不排除筆紙測試;品德與生活則更強調形成性的評價,比起學習結果,它更重視學生的體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