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2006最感動中國的人物及事跡

2006最感動中國的人物及事跡

2006年度人物的有:“獨臂英雄”丁曉兵、慈善家霍英東、“藍領專家”孔祥瑞、人民好軍醫華益慰、國學大師季羨林、與父親壹起踏上“感恩之旅”的黃舸、孤寡老人的好女兒林秀貞、氣象學家葉篤正、青島“微塵”愛心團體;今年的特別獎頒給了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集體。

1、丁曉兵:20多年來壹直是英雄

20多年前的壹次軍事行動中,丁曉兵失去了右臂。當英雄在被鮮花與贊譽圍繞時,南京航空學院的壹名大學生給他寫了封信,信中的話讓丁曉兵深感意外:成為英雄,妳只算過了第壹關,如果有這樣的機會我也可能成為英雄。我現在並不佩服妳,如果10年或者20年以後依然還有事跡從妳的身上出現,到那個時候,這個英雄的稱號妳才當之無愧。20年過去了,丁曉兵時刻不忘這封來信。從連指導員、幹事、營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到團政治委員,丁曉兵交出了壹份出色的“回信”:所帶領的集體,先後獲得248面獎牌、證書和36座獎杯。

頒獎詞

壹條臂膀,也能撐起血染的軍旗,他是真的勇士!

這個用左手敬軍禮的人,我們以他為驕傲。戰時敢舍身,平時能忘我,從逆境中掙紮啟程,在順境中保持清醒。沙場帶兵敢稱無愧無悔,把守國門能說有骨有節。他像壹把號角,讓理想與激動,在士兵心中蔓延。

2、王百姓:排除炸彈1.5萬多枚

把公安工作稱作和平時期風險最大的職業之壹,壹點兒都不誇張。公安部的統計數字表明,從1995年開始,每年因公犧牲的全國公安民警始終在400人以上。前年全國公安民警因公犧牲414人、負傷4134人,“天天有犧牲,時時在流血”是近些年來全國公安民警的真實寫照。幾乎每次出差,妻子都要在王百姓的行李中放兩只蘋果,期盼丈夫平安歸來。自1985年從部隊轉業到河南省公安廳工作以來,王百姓始終戰鬥在排爆治爆工作的第壹線,多次臨危受命,親手排除各類炸彈1.5萬多枚,處置大小爆炸現場無數,是公安系統唯壹沒有傷殘、排爆沒出過壹次差錯的全國勞模。王百姓有著普通人的情感--眷念家人、恐懼死亡,但他還是壹次次地在生死線上穿越,“因為我是壹個警察,又從事這方面工作,我不去誰去?”

頒獎詞

王百姓時時命懸壹線,老百姓才能天天平安。

10年時間,1.5萬多枚炸彈,專門與危險打交道。誰能不害怕,平常人只要壹次遭遇炸彈,就已經驚心動魄了。而他和我們壹樣,有家有妻有娃,只不過頭頂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國徽,所以他才把家人的擔憂、戰友的期盼,壹肩擔起。

3、華益慰:“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華益慰是著名醫學專家,壹生兢兢業業,被患者譽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做過數千例手術,挽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沒有出過壹次醫療事故和差錯。從醫56年,華益慰只做著壹件事,那就是對得起病人。妻子張燕容是他的同學、同行,***同相處了幾十年,說到丈夫,她只是淡淡地說道:“他也就是盡到了壹個做醫生的職責,做壹個醫生分內的事情,只不過他做得比較認真。”壹些網友並不這麽看:醫者父母心。華醫生,您用您的壹生向世人詮釋了什麽是“醫者”。如果我們生活中的醫生都像他那樣多好啊!

頒獎詞

壹輩子做壹件事:就是對得起病人;愛人和知人。醫乃仁術。

不拿壹分錢,不出壹個錯,這種極限境界,非有神聖信仰不能達到。他是醫術高超與人格高尚的完美結合。他用盡心血,不負生命的囑托。

4、霍英東:聚財有道,散財亦有道

霍英東給人的印象,壹是官至高位,在政界、商界、體育界擁有眾多的頭銜;二是他是個慷慨的有錢人。從小吃過不少苦的霍英東聚財有道,但也熱心公益,散財有道。多年來他對社會的各類捐助金額接近200億元,單是在家鄉番禺的捐助就超過40億元,有報道稱他是港澳地區為家鄉捐贈最多的富豪。說起父親生前的善行,其子霍震霆回憶道:“他說過壹句話:人壹生壹定要做有意義的事。有錢,是給他壹個機會,能對國家做自己的貢獻。”

頒獎詞

聚散有道,義利兼能,五星和紫荊維系他壹生的光榮。

生於憂患,以自強不息成就人生傳奇。逝於安樂,用赤誠贏得生前身後名。他有這樣的財富觀:民族大義高於金錢,赤子之心勝於財富。他有這樣的境界:達則兼濟天下。

5、季羨林:最難時也不丟掉良知

96歲的季羨林先生長年任教北京大學,在語言學、文化學、歷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研究翻譯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國的多部經典,其著作已匯編成24卷的《季羨林文集》,現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還堅持讀書寫作。季羨林先生為人所敬仰,不僅因為他的學識,還因為他的品格。他說: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間偷偷地翻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雜憶》壹書,凝結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書,不僅是個人壹生的寫照,也是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歷程的反映。

頒獎詞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發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壹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

6、葉篤正:“要讓外國人來同我們接軌”

91歲的葉篤正先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研究員,國際大氣科學界屈指可數的幾位學術巨匠之壹,榮獲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近60年的科學生涯中,葉篤正先生在大氣動力學、青藏高原氣象學、東亞大氣環流以及全球變化科學等領域成就顯著,被公認為是我國現代氣象學和全球變化學科的奠基人之壹,為全球變化、大氣環流和氣候變化研究作出了開創性重大貢獻,也是國際全球變化研究的創始人之壹。常掛在葉篤正先生嘴邊的是:“要讓外國人來同我們接軌”。

頒獎詞

風華正茂時已經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開拓者。讓外國人同我們接軌,這是壹個年過九旬的大學者的大氣象。笑攬風雲動,睥睨大國輕。

7、孔祥瑞:150項革新帶來8000萬元效益

僅有初中學歷的工人孔祥瑞有著“藍領專家”的美譽。2001年,他主持創新“門機主令器星形操作法”,使門機每壹次作業可節省時間15.8秒,當年創效1600萬元;2003年,他主持的“門座式起重機中心集電器”技改項目,被授予國家級實用型發明專利。

頒獎詞

在輕視鐵錘的時代,工人何為?他說:全世界的門吊,我都能開。在英雄輩出的年代,工人有為!

不管什麽時代,勞動者都是社會的中流砥柱。但在今天,更值得尊敬的,還應該是那些不僅貢獻汗水還貢獻智慧的人。150項革新,給國家帶來8000萬元效益,這就是壹個工人的成就。

8、林秀貞:30年來贍養了6位孤寡老人

林秀貞是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王常鄉南臣贊村農民,30年如壹日,她克服了各種困難,像女兒壹樣贍養了6位孤寡老人。這位樸實的農村人,始終記得她母親的樸素教誨:人人管閑事,世上沒難事;人人都幫人,世上沒窮人;千千治家——用壹千分的力量來治理自己的家,萬萬治鄰——用壹萬分力量來治理鄰裏關系。

頒獎詞

善良在村莊中流淌,她用三十載的熱心,去溫暖世道。

用30載愛心讓壹村之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富人做這等事是慈善,窮人做這等事是聖賢,官員做這等事是本分,農民做這等事是偉人。這位農婦讓九州動容。

9、黃舸:行程1.3萬多公裏,當面感謝恩人

18歲的黃舸看上去像個十壹二歲的孩子。7歲時,他被確診為先天性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據專家介紹,同類患者最長生命紀錄僅為18歲。黃舸的生命也許就要走到盡頭,但是為了能面對幫助過他的人說聲謝謝,2003年,15歲的黃舸和父親用壹輛三輪摩托車踏上了“感恩之旅”,開始在全國尋訪素未謀面的恩人。如今,父子倆已經走過了82個城市,行程1.3萬多公裏,向30多位當年給他們寄過錢的恩人當面道了謝。父子倆壹路上感受著感動,也傳播著感動。黃舸說:“到好心人的家門口說聲謝謝,送上壹束鮮花表達深深的謝意,是我最大的心願。”這個心願壹直支持著他走到今天。如果有壹天離開人世,黃舸希望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給需要的人。

頒獎詞

生命的倒計時,滴答滴答,扯住人們的心弦,人生路上,他是陽光少年。

我們需要靜下心來體會這個場面,壹個四肢無力的孩子,每天都在和死神賽跑,跋山涉水、萬裏迢迢。他就像壹小截被命運丟棄的蠟燭,善良的人點亮他,他就歡快地燃燒起來。藏起眼淚,還給人們光明和希望。微塵:上千筆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塵”“微塵”起初是青島壹位數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後來,擴散成壹個愛心群體,再後來,擴展成壹個關愛他人的愛心符號。以“微塵”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進青島的大街小巷,成為青島壹個體現愛心的公益品牌。青島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在翻閱了捐款記錄後驚訝地發現,早在2004年,壹位神秘女士就已經使用“微塵”的名字多次大額捐款:非典時期捐款2萬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萬元,為白血病兒童捐款1萬元,湖南災區捐款5萬元……當人們正在努力尋找“微塵”時,壹個又壹個“微塵”出現了。截至目前,青島市紅十字會收到的上千筆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塵”。每壹雙充滿善意的援手,每壹張不同模樣的面孔,都記錄下壹個***同的名字——“微塵”。

10

頒獎詞

微塵有心,微塵有情,塵埃落定,大愛無聲!

他來自人群,像壹粒塵土,微薄、微細、微乎其微,尋找不到,又隨處可見。他自認渺小,卻塑造了偉大,這不是壹個人的名字,這是壹座城市的良心。(王亦君)中央電視臺評選的“感動中國2006年度人物”揭曉,頒獎典禮將於26日在中央電視臺壹套播出。獲得“感動中國2006年度人物”榮譽稱號的是:獨臂英雄丁曉兵、藍領專家孔祥瑞、排爆專家王百姓、氣象學家葉篤正、好軍醫華益慰、著名學者季羨林、愛心大姐林秀貞、陽光少年黃舸、青島愛心群體微塵、慈善家霍英東。此外,“感動中國2006年度人物”頒獎典禮還將向曾經改變中國歷史的英雄群體——中國工農紅軍表達特別的致敬。

中央電視臺的頒獎典禮還將向曾經改變中國歷史的英雄群體--中國工農紅軍表達特別的致敬。

1、丁曉兵:20多年來壹直是英雄

20多年前的壹次軍事行動中,丁曉兵失去了右臂。當英雄在被鮮花與贊譽圍繞時,南京航空學院的壹名大學生給他寫了封信,信中的話讓丁曉兵深感意外:成為英雄,妳只算過了第壹關,如果有這樣的機會我也可能成為英雄。我現在並不佩服妳,如果10年或者20年以後依然還有事跡從妳的身上出現,到那個時候,這個英雄的稱號妳才當之無愧。20年過去了,丁曉兵時刻不忘這封來信。從連指導員、幹事、營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到團政治委員,丁曉兵交出了壹份出色的“回信”:所帶領的集體,先後獲得248面獎牌、證書和36座獎杯。

頒獎詞

壹條臂膀,也能撐起血染的軍旗,他是真的勇士!

這個用左手敬軍禮的人,我們以他為驕傲。戰時敢舍身,平時能忘我,從逆境中掙紮啟程,在順境中保持清醒。沙場帶兵敢稱無愧無悔,把守國門能說有骨有節。他像壹把號角,讓理想與激動,在士兵心中蔓延。

2、王百姓:排除炸彈1.5萬多枚

把公安工作稱作和平時期風險最大的職業之壹,壹點兒都不誇張。公安部的統計數字表明,從1995年開始,每年因公犧牲的全國公安民警始終在400人以上。前年全國公安民警因公犧牲414人、負傷4134人,“天天有犧牲,時時在流血”是近些年來全國公安民警的真實寫照。幾乎每次出差,妻子都要在王百姓的行李中放兩只蘋果,期盼丈夫平安歸來。自1985年從部隊轉業到河南省公安廳工作以來,王百姓始終戰鬥在排爆治爆工作的第壹線,多次臨危受命,親手排除各類炸彈1.5萬多枚,處置大小爆炸現場無數,是公安系統唯壹沒有傷殘、排爆沒出過壹次差錯的全國勞模。王百姓有著普通人的情感--眷念家人、恐懼死亡,但他還是壹次次地在生死線上穿越,“因為我是壹個警察,又從事這方面工作,我不去誰去?”

頒獎詞

王百姓時時命懸壹線,老百姓才能天天平安。

10年時間,1.5萬多枚炸彈,專門與危險打交道。誰能不害怕,平常人只要壹次遭遇炸彈,就已經驚心動魄了。而他和我們壹樣,有家有妻有娃,只不過頭頂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國徽,所以他才把家人的擔憂、戰友的期盼,壹肩擔起。

3、華益慰:“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華益慰是著名醫學專家,壹生兢兢業業,被患者譽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做過數千例手術,挽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沒有出過壹次醫療事故和差錯。從醫56年,華益慰只做著壹件事,那就是對得起病人。妻子張燕容是他的同學、同行,***同相處了幾十年,說到丈夫,她只是淡淡地說道:“他也就是盡到了壹個做醫生的職責,做壹個醫生分內的事情,只不過他做得比較認真。”壹些網友並不這麽看:醫者父母心。華醫生,您用您的壹生向世人詮釋了什麽是“醫者”。如果我們生活中的醫生都像他那樣多好啊!

頒獎詞

壹輩子做壹件事:就是對得起病人;愛人和知人。醫乃仁術。

不拿壹分錢,不出壹個錯,這種極限境界,非有神聖信仰不能達到。他是醫術高超與人格高尚的完美結合。他用盡心血,不負生命的囑托。

4、霍英東:聚財有道,散財亦有道

霍英東給人的印象,壹是官至高位,在政界、商界、體育界擁有眾多的頭銜;二是他是個慷慨的有錢人。從小吃過不少苦的霍英東聚財有道,但也熱心公益,散財有道。多年來他對社會的各類捐助金額接近200億元,單是在家鄉番禺的捐助就超過40億元,有報道稱他是港澳地區為家鄉捐贈最多的富豪。說起父親生前的善行,其子霍震霆回憶道:“他說過壹句話:人壹生壹定要做有意義的事。有錢,是給他壹個機會,能對國家做自己的貢獻。”

頒獎詞

聚散有道,義利兼能,五星和紫荊維系他壹生的光榮。

生於憂患,以自強不息成就人生傳奇。逝於安樂,用赤誠贏得生前身後名。他有這樣的財富觀:民族大義高於金錢,赤子之心勝於財富。他有這樣的境界:達則兼濟天下。

5、季羨林:最難時也不丟掉良知

96歲的季羨林先生長年任教北京大學,在語言學、文化學、歷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研究翻譯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國的多部經典,其著作已匯編成24卷的《季羨林文集》,現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還堅持讀書寫作。季羨林先生為人所敬仰,不僅因為他的學識,還因為他的品格。他說: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間偷偷地翻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雜憶》壹書,凝結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書,不僅是個人壹生的寫照,也是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歷程的反映。

頒獎詞

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發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壹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

6、葉篤正:“要讓外國人來同我們接軌”

91歲的葉篤正先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研究員,國際大氣科學界屈指可數的幾位學術巨匠之壹,榮獲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近60年的科學生涯中,葉篤正先生在大氣動力學、青藏高原氣象學、東亞大氣環流以及全球變化科學等領域成就顯著,被公認為是我國現代氣象學和全球變化學科的奠基人之壹,為全球變化、大氣環流和氣候變化研究作出了開創性重大貢獻,也是國際全球變化研究的創始人之壹。常掛在葉篤正先生嘴邊的是:“要讓外國人來同我們接軌”。

頒獎詞

風華正茂時已經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開拓者。讓外國人同我們接軌,這是壹個年過九旬的大學者的大氣象。笑攬風雲動,睥睨大國輕。

7、孔祥瑞:150項革新帶來8000萬元效益

僅有初中學歷的工人孔祥瑞有著“藍領專家”的美譽。2001年,他主持創新“門機主令器星形操作法”,使門機每壹次作業可節省時間15.8秒,當年創效1600萬元;2003年,他主持的“門座式起重機中心集電器”技改項目,被授予國家級實用型發明專利。

頒獎詞

在輕視鐵錘的時代,工人何為?他說:全世界的門吊,我都能開。在英雄輩出的年代,工人有為!

不管什麽時代,勞動者都是社會的中流砥柱。但在今天,更值得尊敬的,還應該是那些不僅貢獻汗水還貢獻智慧的人。150項革新,給國家帶來8000萬元效益,這就是壹個工人的成就。

8、林秀貞:30年來贍養了6位孤寡老人

林秀貞是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王常鄉南臣贊村農民,30年如壹日,她克服了各種困難,像女兒壹樣贍養了6位孤寡老人。這位樸實的農村人,始終記得她母親的樸素教誨:人人管閑事,世上沒難事;人人都幫人,世上沒窮人;千千治家——用壹千分的力量來治理自己的家,萬萬治鄰——用壹萬分力量來治理鄰裏關系。

頒獎詞

善良在村莊中流淌,她用三十載的熱心,去溫暖世道。

用30載愛心讓壹村之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富人做這等事是慈善,窮人做這等事是聖賢,官員做這等事是本分,農民做這等事是偉人。這位農婦讓九州動容。

9、黃舸:行程1.3萬多公裏,當面感謝恩人

18歲的黃舸看上去像個十壹二歲的孩子。7歲時,他被確診為先天性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據專家介紹,同類患者最長生命紀錄僅為18歲。黃舸的生命也許就要走到盡頭,但是為了能面對幫助過他的人說聲謝謝,2003年,15歲的黃舸和父親用壹輛三輪摩托車踏上了“感恩之旅”,開始在全國尋訪素未謀面的恩人。如今,父子倆已經走過了82個城市,行程1.3萬多公裏,向30多位當年給他們寄過錢的恩人當面道了謝。父子倆壹路上感受著感動,也傳播著感動。黃舸說:“到好心人的家門口說聲謝謝,送上壹束鮮花表達深深的謝意,是我最大的心願。”這個心願壹直支持著他走到今天。如果有壹天離開人世,黃舸希望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給需要的人。

頒獎詞

生命的倒計時,滴答滴答,扯住人們的心弦,人生路上,他是陽光少年。

我們需要靜下心來體會這個場面,壹個四肢無力的孩子,每天都在和死神賽跑,跋山涉水、萬裏迢迢。他就像壹小截被命運丟棄的蠟燭,善良的人點亮他,他就歡快地燃燒起來。藏起眼淚,還給人們光明和希望。微塵:上千筆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塵”“微塵”起初是青島壹位數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後來,擴散成壹個愛心群體,再後來,擴展成壹個關愛他人的愛心符號。以“微塵”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進青島的大街小巷,成為青島壹個體現愛心的公益品牌。青島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在翻閱了捐款記錄後驚訝地發現,早在2004年,壹位神秘女士就已經使用“微塵”的名字多次大額捐款:非典時期捐款2萬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萬元,為白血病兒童捐款1萬元,湖南災區捐款5萬元……當人們正在努力尋找“微塵”時,壹個又壹個“微塵”出現了。截至目前,青島市紅十字會收到的上千筆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塵”。每壹雙充滿善意的援手,每壹張不同模樣的面孔,都記錄下壹個***同的名字——“微塵”。

10

頒獎詞

微塵有心,微塵有情,塵埃落定,大愛無聲!

他來自人群,像壹粒塵土,微薄、微細、微乎其微,尋找不到,又隨處可見。他自認渺小,卻塑造了偉大,這不是壹個人的名字,這是壹座城市的良心。“感動中國2006年度人物”頒獎典禮還將向曾經改變中國歷史的英雄群體——中國工農紅軍表達特別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