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電影《丈夫得了抑郁癥》的劇情,它於2011年上映於日本,是壹部以抑郁癥患者及家屬日常生活為題材的電影。其實,在心身醫學科門診每天都會看到很多幹夫和小晴的身影,疾病雖相似,但每個人面對疾病的態度是不壹樣的,結果更是千差萬別...看到這部電影時非常有感觸,感觸會有人如此細膩、真實地去拍這個題材,會有人關註抑郁癥患者這個群體。為了不讓這部電影淪為壹碗心靈的雞湯,我們也可以從疾病的角度多壹些思考:
思考壹:抑郁癥像心靈的感冒,是誰都可能得的病?
影片中醫生為了安慰幹夫說“抑郁癥也被稱為心靈的感冒”,為什麽說是心靈的感冒呢?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抑郁癥患者,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更有預計說到2020年抑郁癥可能將成為僅次於心臟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所以,抑郁癥已經成為精神疾病中和感冒發病率相差無幾的病癥。妳覺得它離妳很遠,其實它離妳很近,當我們心理的免疫力下降時也會來壹場心靈的感冒。
思考二:抑郁癥的典型癥狀有哪些?
抑郁癥典型特征:簡單來說就是“三低三無三自”,“三低”是指: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誌減退,“三無”:無助、無望、無用,“三自”:自責、自罪、自殺。電影也用十分細膩的情節為我們呈現了壹些癥狀:
1.心境低落情:抑郁悲觀,感覺自己是壹個無用的人,喜歡獨處,有時候會莫名的傷感。
2.意誌活動減退: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願和周圍人接觸交往,常獨坐壹旁,或整日臥床。
3.思維遲緩,行動緩慢,認知功能損害,不能勝任工作和生活。
4.軀體癥狀:有睡眠障礙、乏力、食欲減退、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減退等。?
5.有自殺的觀念或行為:感到生活中的壹切,甚至生活本身都沒有意義,以為死是最好的歸宿,但同時又想到自己的家庭離不開自己,或自己的離開會使親人感到傷心、難受或覺得世上還有值得留戀的東西,下不了死的的決心。
思考三:背痛、頭疼也是抑郁癥的表現?
影片中主人公幹夫就“背痛”專門詢問了醫生,在心身醫學科也有不少患者問過這個問題。說到抑郁癥,人們往首先往想到的是情緒低落、患得患失等精神癥狀,其實軀體上的不適在抑郁發作時也很常見。流行病學研究指出,疼痛與抑郁有著高達30%~50%的***病率,且二者呈互相加重的關系。例如,臨床上觀察到,許多抑郁病人在主訴中經常抱怨身體疼痛,部分抑郁病人不會報告悲傷情緒,反而強調其軀體癥狀[1] 。軀體不適的主訴可涉及各臟器,如惡心、嘔吐、心慌、胸悶、出汗、尿頻、尿急、便秘、性欲減退、陽痿、閉經等。這些疼痛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遊走的,有的疼痛較輕,有的難以忍受。比較遺憾的是:相當壹部分患者因疼痛而就診於綜合醫院,並且被診斷為各種自主神經功能紊亂[2] 。
思考四:妳會怎樣對待身邊的抑郁癥患者?
有調查顯示:有超過60%的調查對象認為應該避免與抑郁癥患者接觸;有57.5%調查對象認為,抑郁癥是個人軟弱的表現;有41.1%的調查對象認同大多數人認為抑郁癥不是真正的疾病[3] 。
妳會怎樣看待抑郁癥患者呢?下面我們結合影片看看不同的態度對抑郁癥患者的影響,也許會讓妳思考很多。
1.抑郁癥不是病:
幹夫得知自己確診抑郁癥後,鼓起勇氣向主管請假,主管說:“工作那麽忙,大家差不多都抑郁了”並進壹步給他施加了更多的工作壓力。隨後幹夫走到天臺,絕望地說“我做不到啊...”我想,這個“做不到”有兩層意思:壹是對超負荷的工作做不到,二是對結束生命就此壹躍而下做不到。如果在妳身邊有人因抑郁癥而有求於妳,請不要敷衍他們,也許這就是他們最後的壹根“救命稻草”。
2.抑郁癥是軟弱的表現:
哥哥專程來探望幹夫,他自帶優越感地述說了自己為家人所做的不懈努力,鼓勵幹夫要為了家人努力康復,畢竟男人是壹家的頂梁柱...結果哥哥的話像大山壹樣壓下來,幹夫躲在被子裏瑟瑟發抖...其實,對於抑郁癥患者來說講道理帶來更多的是傷害而不是幫助。我們總是道理講的太多,傾聽的太少。我們都渴望表達自己,向別人展示自己,而忘記了對面也是壹個想表達、想獲得關註和理解的人,更重要的是他還是壹位抑郁癥患者啊!
3.妳可以不努力:
妻子小晴在幹夫得了抑郁癥後認真學習抑郁癥知識,從生活上、精神上都做到了最大限度的陪伴與寬容。她以“不辭職就離婚”為由果斷讓幹夫在家休養,告訴幹夫“如果不想動就不要動,不想努力就不要努力”。她自己也壹改往日的懶散,主動出去掙錢維持家用。在最困難的時候她會大聲懇求:“我的老公得了抑郁癥,請給我工作”...最終,在小晴的耐心陪伴與鼓勵下,幹夫的抑郁癥慢慢的好轉,雖然有時候會復發,但他已漸漸的恢復了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影片最後幹夫表示坦然接受自己並沒有痊愈的現狀,他認為生病並不是羞恥的事,任何時候能用最真實的狀態去生存都該是壹件值得驕傲的事情。是啊,真正能完全治愈的疾病有多少呢?有多少人是帶病生存呢?同理,壹生中真正能解決的問題又有多少呢?有多少人是與問題同行呢?疾病、問題的本身並不是問題,如何看待疾病、問題才是問題。很多時候,帶病生存、與問題同行才是對生命最大的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