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鐵考文特花園站下車,就聽到地鐵協調員,壹位胖胖的黑人大叔,用類似莎拉布萊曼的縹緲高音唱著”the platform is clear“,高峰時段的乘客們聽到了都忍不住會心壹笑,已經能感受到歌劇的氛圍。
路經下沈廣場,在露天茶館裏,壹個弦樂四重奏街頭樂團正在演奏康康舞的旋律,恍惚間似乎來到了紙醉金迷的紅磨坊。兩位小提琴手,壹男壹女,邊拉邊起勁地高踢腿,隨著歡快的節奏跳起著大腿舞。
皇家歌劇院正門在維修,又要檢查包,看演出的人排滿了整條街。身著海綠絲綢套裝、點綴精致珍珠首飾的優雅銀發老太太,西裝革履口袋裏壹絲不茍地露出疊好的手帕壹角的老爺爺,背帆布大背包、穿著格子襯衣和牛仔褲的年輕人,齊聚壹堂地站在細雨裏等待進入。開演前10分鐘,我終於進了門,踏著酒紅的厚地毯、走過由無數華麗水晶燈照亮的大廳,來到自己的座位。
燈光壹熄滅,從序曲的第壹個莊重的和弦開始,就可以忘卻現實世界,全心全意沈浸於天才莫紮特營造的魔法世界之中。這是壹個樂器和人聲交織的美妙世界,奏鳴曲式的序曲中小提琴輕快地演奏者主題,不同樂器反復演繹、爭辯、對話。
全劇有莫紮特壹貫的玩世不恭。有人認為捕鳥人帕帕吉諾就是音樂家本人的化身。他叫帕帕吉娜“親愛的小妻子,小鴿子”正是莫紮特在信中對妻子康斯坦斯的稱呼。最最好玩的是仆人莫斯特羅和壹群小魔鬼,個個像跳娃娃壹樣,自認為自己超級邪惡,其實特別搞笑。
皇家歌劇院設計很棒,全場沒有被柱子擋掉半個視角的座位。演出中場休息25分鐘,還偷聽到鄰座特別英式的對話“吧臺在哪?”“跟著大家走就行了”,英國人到哪都離不開酒吧、吧臺。除了買壹杯香檳,還可以買冰淇淋,可能是因為劇院裏十分炎熱,我也買了壹盒香草味冰淇淋消消暑。
天才莫紮特總是沒個正經,《魔笛》雖然是喜劇,但已經是難得的嚴肅風格了。只是由於是18世紀,歌劇難免又歧視黑人又貶低女性。夜後丈夫去世時認為夜後和公主都必須由男人指引,即薩拉斯特羅。夜後不認同這個觀點,薩拉斯特羅認為夜後過於驕傲,於是綁架了公主帕米娜,使其遠離那個“驕傲”的女人。卻派了壹個心術不正覬覦公主美色的仆人看管公主。這裏壞仆人還設置成摩爾人,即黑人,現代演出裏面已經不會提到這點了,只說他很醜。劇中還多次通過是否“年輕”、“漂亮”評判是否合適做妻子。王子需要通過的第壹個考驗竟然是“抵禦女人的誘惑,對女人保持沈默”。觀眾們把這些觀點當成笑料的,每每有類似語句,比如“女人必須由男人指引”大家都會爆發笑聲。捕鳥人捕到鳥,又甩又踩脖子,雖然是假的,但對動物這麽殘忍,觀眾裏都倒吸涼氣。
感想就寫到這裏,以下來科普壹下《魔笛》和本次演出的卡司。
2017年9月14日,7:30-10:30
上半場:65分鐘,中場休息:25分鐘。下半場:90分鐘
文中舞臺圖片均為本次皇家歌劇院版本照片,來自官網
歌劇背景:
歌劇風格:
歌劇主旨:
歌劇亮點:
重點曲目:
2.在bilibili全劇視屏( 魔笛 Die Zauberfl?te 科林·戴維斯爵士指揮 )
3.舞臺效果
舞臺布景:場景是埃及神廟和啟蒙主題。背景是下圖的石柱,左右移動。還有驚艷的上玄月、大日輪、太陽系模型、美麗心靈類似的寫滿內容的大黑板和壹只巨大的眼睛。有壹幕在墻上開了壹個高大窗子,窗子後面有雨水滴落。整體色調對比也很明顯,夜後壹邊是藍色、黑色、銀色,薩拉斯妥壹邊是紅色、金色。
大蛇:感覺是學了中國的舞龍技術,大約10個演員,用竹竿撐著蛇,壹舉壹動頗為親切。
獵鷹:下面場景出現的時候,薩拉斯妥架著壹只活的獵鷹,雖然只有5秒出場時間,但是還是頗為驚艷。
帕帕吉諾開場捕捉的鳥:和音樂劇《獅子王》壹樣,由壹位演員支著壹個模型,配合排笛的聲音動作,很有喜感。
林間動物:由演員帶著面具,模仿動作。後面兩只禿鷹,踩著高蹺,怎麽看怎麽像《瘋狂麥克斯4》裏面在沼澤地裏找食物的人。
飛車:仙童多次駕駛著有翅膀和尾巴的車,慢慢飛過舞臺。
服裝:大多是莫紮特時代的服裝,而帕帕吉娜是非常現代的服裝,三仙童和捕鳥人穿著老牌戶外服。
卡司
配圖有點大小不壹,不過夜後法國小姐姐真的好美好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