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秦,魏,趙,燕,楚,齊,韓地圖

秦,魏,趙,燕,楚,齊,韓地圖

1、秦國

春秋時期,秦國的都城壹直在雍城(今陜西鳳翔東),在雍城有秦孝公所建的醴泉宮。1986年,考古學家在雍東北部發現了規模巨大的城墻遺址,證實了雍城曾長期作為秦國都城。根據多種史料記載,即使遷都以後,歷任秦王仍要回雍城舉行加冠儀式。

秦靈公時,遷都涇陽(今陜西涇陽);公元前383年,秦獻公遷都櫟陽(今陜西富平);商鞅變法時,秦孝公再次遷都鹹陽(今陜西鹹陽東北),從此固定下來。

在《史記》的《秦始皇本紀》,以及商鞅、呂不韋等人的列傳都有記載,另《三輔黃圖》有詳細的記載。

2、楚國

楚國從建國開始就不斷遷都,初期大多在江漢平原壹帶,後來楚文王遷都至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便穩定下來,長期作為楚國的都城。

楚頃襄王二十壹年,秦將白起發動鄢郢之戰,占領了楚國核心地區江漢平原大部,楚國被迫遷都到陳縣(今河南省淮陽市境內)。大約在頃襄王之子考烈王時期,楚國又曾短暫遷都到巨陽(大約在今安徽阜陽),最後遷徙到壽春(今安徽壽縣)。

由於對故都郢的懷念,楚人將陳、巨陽、壽春都叫做郢都。

3、燕國

燕國的都城在薊(今北京西南),子之之亂後,燕昭王增設下都武陽(今河北易縣東南)。1958年,考古學家發現了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並發掘了大量宮殿和城郭遺址,出土了文物蛙頭型陶水道等。

4、韓國

韓國的國都原來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北);韓武子時遷都到宜陽(今河南宜陽西);韓景侯時又曾遷都到陽翟(今河南禹縣),見於《呂氏春秋·任數篇》中高誘註;韓哀侯時,韓滅鄭,隨即遷都到鄭國的都城新鄭(今河南新鄭)。

鄭韓都城新鄭,也發現了宮城、城門、鑄幣等多處遺址,可以為證。

5、趙國

趙國都城原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趙獻子在公元前424年遷都中牟(今河南鶴壁西);趙敬侯於公元前386年遷都邯鄲(今河北邯鄲)。

在河北邯鄲,考古學家發現了巨大的宮殿建築遺址,後經勘查證實,是趙都邯鄲的趙王城遺址。

6、魏國

魏國都城原來在河西地區的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村);公元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

根據史料記載,大梁曾被水淹而毀滅,後又多次重建,因此暫時未曾發現大梁遺址。

7、齊國

齊國建國時,太公都營丘,後遷都臨淄(今山東淄博西臨淄北),壹說營丘就是臨淄。

1972年第五期《文物》中發表了壹篇《臨淄齊國故城勘探紀要》,詳細記載了在淄河西岸發掘的巨大的宮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