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民的解釋

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民的解釋

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民的解釋:人活在世上卻無家可別,這老百姓可怎麽當呢?

出自《無家別》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新題樂府組詩“三吏三別”之壹。“蒸黎”是將“蒸民”與“黎民”二詞合用,是“人民”的代詞,這裏指百姓。

原文:

無家別

作者:杜甫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裏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淒,?但對狐與貍,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壹二老寡妻。 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

近行止壹身,遠去終轉迷,?家鄉既蕩盡,遠近理亦齊。?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 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

譯文:

天寶以後,農村寂寞荒涼,家園裏只剩下蒿草蒺藜。我的鄉裏百余戶人家,因世道亂離都各奔東西。活著的沒有消息,死了的已化為塵土。因為鄴城兵敗,我回來尋找家鄉的舊路。

在村裏走了很久只見空巷,日色無光,壹片蕭條淒慘的景象。只能面對著壹只只豎起毛來向我怒號的野鼠狐貍。四鄰還剩些什麽人呢?只有壹兩個老寡婦。

宿鳥總是留戀著本枝,我也同樣依戀故土,哪能辭鄉而去,且在此地棲宿。正當春季,我扛起鋤頭下田,到了天晚還忙著澆田。縣吏知道我回來了,又征召我去練習軍中的騎鼓。

雖然在本州島服役,家裏也沒什麽可帶。近處去,我只有空身壹人;遠處去終究也會迷失。家鄉既已壹片空蕩,遠近對我來說都是壹樣。

永遠傷痛我長年生病的母親,死了五年也沒有好好埋葬。她生了我,卻得不到我的服侍,母子二人終身忍受辛酸。人活在世上卻無家可別,這老百姓可怎麽當?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乾元二年三月,唐朝六十萬大軍敗於鄴城,國家局勢十分危急。為了迅速補充兵力,統治者實行了無限制、無章法、慘無人道的拉夫政策。

杜甫親眼目睹了這些現象,懷著矛盾、痛苦的心情。寫成“三吏三別”六首詩作。這次戰爭,與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的窮兵黷武有所不同,它是壹種救亡圖存的努力。所以,杜甫壹面深刻揭露兵役的黑暗。

批判“天地終無情”,壹面又不得不擁護這種兵役。他既同情人民的痛苦,又不得不含淚安慰、勸勉那些未成丁的“中男”走上前線。這首《無家別》是“三別”的第三篇。

賞析:

題雲《無家別》,猶雲無家可別。詩起八句追述無家的根由。“天寶後”,指安史之亂發生以後。句前冠以“寂寞”——此二字含空廓荒涼和冷清無聲意。“園廬”,田園與廬舍。“蒿”,草名; “藜”,植物名,二者泛指雜草、野草。“但”,僅也。

詩首二句寫戰爭以來無處不空廓淒冷,壹派喪亂景象,什麽都沒有,僅有野草了。接四句寫“我裏百余家”的慘狀後,引入自身:“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裏”,舊時縣以下的基層單位。但歷代其制不壹。《管子·度地》: “百家為裏”。“賤子”,謙稱自己。

“蹊”,小路,亦泛指道路。“舊蹊”而要“尋”,可見景物全非,戰爭破壞嚴重,給百姓造成多麽大的苦難!接六句述其回鄉後之所見: “久行見空巷”,既見巷之“空”,也見巷之“長” (“百余家”),言外有極其頹敗荒寒意。日本無肥瘦,說,“日瘦”,用字尖新。

“瘦”,含細削、窄小、單薄等義。這裏指日光微弱黯淡。再說其“氣慘淒”,是加倍形容,但景中含情,實是此中人的感受。這時觸目所見是:“但對狐與貍,豎毛怒我啼。”豎毛、怒我、啼叫,三個動作,三種形態。其所以如此猖狂,蓋久不見人,足見裏巷的荒涼。

他走遍周圍的地方,最後才發現: “壹二老寡妻。”由此,故裏荒涼之狀尤可見。敘述過歸來後所見,接四句寫此刻的心態: “本枝”,指原來棲息的枝條,比喻本土、家鄉。故鄉雖壹片荒涼,又怎會嫌棄?下面緊承“且窮棲”而想象仍和過去壹樣荷鋤灌畦(種菜)。

但這裏用了壹個“獨”字,暗應題目的“無家”。不想事情突然生變:“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鼙”。“鼓鼙”,古代軍中常用的樂器。指大鼓和小鼓。“習鼓鼙”,指再次應征。最後,再寫應征的感慨。“本州役”,在本州服役。這似可稍覺寬慰。

但即轉入傷情:“內顧”,回顧家裏。“攜”,當為,離心,有二心。已無家室可戀,故說也不會有二心了。接“近行”,應“本州役”,言在近地服役,勝於遠行不知何往為好。又似稍覺寬慰,但實為下二句鋪墊: “家鄉既蕩盡,遠近理亦齊”。“齊”,同,壹樣。

詩謂已無家可歸,近行遠行反正都壹樣。沈痛之情,昭然可見。《杜詩鏡銓》曰: “然總是無家,亦不論遠近矣。此處語意***有三層轉折,強作曠達而愈益悲痛。”這是翻進壹層的寫法。接四句哀痛母親死亡。此詩作於乾元二年,上距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叛亂,整整五年。

“溝溪”,同溝壑。原義“溪谷”,引申指野死之處。至此,以憤懣詰問極其沈痛語結束全篇:人生已落到無家可別,黎民百姓還怎樣活下去呢? “蒸”,蒸民。“黎”,黎元、黎民。黃生註曰: “詩言內顧無妻也,永痛無母也,母亡妻去,曲盡無家之慘。” (引自《杜詩鏡銓》)

浦起龍雲: “末二,以點(題)作結。‘何以為蒸黎’,可作六篇(按,指“三吏”、“三別”)總結。反其言以相質,直可雲‘何以為民上’?” (《讀杜心解》)此六篇可作“詩史”看,它從各個方面反映了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的苦難。

《杜詩詳註》引盧元昌曰: “先王以六族安萬民,使民有室家之樂。今新安無丁,石壕遣嫗,新婚有怨曠之夫婦,垂老痛陣亡之子孫,至戰敗逃歸者,又復不免。河北生靈,幾於靡有孑遺矣。”杜甫的偉大處是與這些詩篇密不可分的。

作者介紹: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

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壹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幹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

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