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瀾橋是我國的五大古橋之壹,全長500米。索橋在四川西部地區起源較早。安瀾索橋修建具體年代已不從所考,但據《華陽國誌.蜀誌》記載李冰“能笮”。《水經註.江水》載“涪江有笮橋”,證明至少安瀾橋的修建,不會晚於修築都江堰的年代。“笮”意為竹索,這是川西古代索橋的主要建築材料,故安瀾索橋又被稱為竹橋、繩橋、竹藤橋等。到了宋代,改稱 "評事橋",明朝末年毀於戰火。
清嘉慶八年 (1803),塾師何先德夫婦為修復安瀾橋,四處募資,但橋款為地方官吏吞沒。何先德怒斥其弊,竟遭殺害。民憤民怨如滾滾江水,不可遏制,壹致推舉其妻續修,索橋乃成,以木板為橋面,旁設扶欄,兩岸行人可安渡狂瀾,故更名"安瀾橋";民間為紀念何氏夫婦,又稱之為"夫妻橋"。
安瀾橋是勾通內、外江兩岸的交通要道。安瀾橋的原址本來在魚嘴處,1974年因興建外江水閘,經國務院批準,將索橋下移了100多米,改用鋼索建造。索橋是我國古代人民為征服高山峽谷,急流險灘,利用本地竹木資源創建的懸空過渡橋梁形式之壹,是世界索橋建築的典範。
安瀾橋遠看如飛虹掛空,又像漁人曬網,形式十分別致。漫步橋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來,東望灌渠縱橫,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壹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