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雙韻體是壹種英國古典詩體,由十音節雙韻詩體演化而來,每行五個音步,每個音步有兩個音節,第壹個是輕音,第二個是重音。句式均衡、整齊、準確、簡潔、考究。
英雄雙韻體由第壹位桂冠詩人約翰 德萊頓首創並命名,並領導了英國17-18世紀的詩風。有很多相關資料認為,最早廣泛使用英雄雙韻體的作家是喬叟,因此英雄雙韻體是喬叟創造的,這壹回答並不全面,且有失偏頗。英雄雙韻體不是簡單的韻律概念,還是個風格與格式概念。
喬叟確實寫過雙行體,卻從來沒有寫過英雄雙行體的詩。當時流行十音步雙行體decasyllbic couplet,在喬叟的詩中,經常能看到這種雙句押尾韻的形式,但這還不是英雄雙行體,只是十音步雙行體的句子而已。
英雄雙韻體的發展和形成經歷了很長時間,到德萊頓時基本定型,文學評論界對英雄雙韻體的界定是有嚴格定義的。壹般來說需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五音步抑揚格
2、押尾韻對偶句
3、韻尾為AA BB CC DD......不重復。
4、風格簡潔。當壹首詩中僅有幾個滿足以上條件的對偶句,其余大部分詩句都無法滿足上述條件時,這首詩就不能稱之為英雄雙韻體。正如李白寫的長詩中碰巧有兩句七言詩,妳不能說整首長詩就是七言絕句,也從沒有人會把《將進酒》之類的長詩稱作絕句。
簡單來說,德萊頓之前的詩句,不應該稱之為英雄雙行體,因為他是第壹個創作這種體裁詩作的作家。德萊頓之前的詩句,包括喬叟所創作的詩句在內,應稱之雙行體,與英雄雙行體形式和風格相近的詩句,應稱為十音步雙行體。
事實上,雙行體是英國詩歌的主要表現形式,各種韻律格式都有,喬叟時代屬於百花齊放時代,喬叟不僅寫過十音步雙行體,還寫過其他音步的雙行體,但喬叟並沒有將十音步雙行體當做壹種體裁來寫,而是作為詩中的元素穿插其間。不管是喬叟,還是莎士比亞,都沒有聽說過英雄雙行體這個名詞,也意識不到這會是未來壹種統治詩壇的文學體裁的萌芽。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魯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