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故事並不復雜,陳柏霖飾演的強子,和他的三個哥們兒,因好心救起壹個名叫智妍的女人而無意中卷入了犯罪事件。為了活命,強子等人只好聽命於智妍,壹邊躲避追殺,壹邊找尋保險櫃裏物件。最終的結局也絲毫不出意外,看似兇神惡煞的智妍是個好人,而真正的反派卻在戲謔的氛圍裏被車撞死了。可能是故事核太過中規中矩,而孫導又不甘處女作流於中庸的緣故,他特意選取了多線敘事的手法將故事拆解成並行的三條線索,分別是強子與智妍的逃亡奪寶線,冷面殺手的追殺復仇線,以及三兒等人的逗比跑路線。這樣,影片就把犯罪、公路、愛情、喜劇等多種元素囊括其中,好不熱鬧。但遺憾的是,由於這三條線索均沒能在故事中交織得當,使得影片風格時常跳脫於驚悚陰暗、搞笑張揚的頻道之間。試想壹下,當前壹秒仍處在生死關頭的強子還在緊張地用鑰匙切割智妍綁在手上的繩索,而下壹秒基友三兒就抱著黑豬玩偶在公路上溜達起來了,這兩個段落的拼接雖形成了壹定的戲劇反差,營造了些微的喜劇效果,可主角的緊張感、危機感卻驟減了不少。而這對於壹部犯罪類型片來說,無疑是致命傷。
本片敘事上的另壹個大問題,則與“聚焦”有關。何為聚焦呢?簡單來說就是看事物的角度,它在敘事學中分為三種:零聚焦(全知視角,猶如上帝對所有的壹切無所不知)、外聚焦(敘述者比角色知道得少)、內聚焦(敘述者與角色知道的壹樣多)。舉個例子,電影開篇,我們跟隨強子等人救起智妍,並看到她開槍打死了壹個警官,此時我們不知道智妍是誰,她又為什麽敢開槍殺警察,我們能感受到的,就是同強子壹樣的震驚。此時,我們便處於內聚焦敘事當中,我們知道的與主角壹樣多。很快,我們又被賦予了更高的“權限”:看到殺手把醫生凍在冰箱裏,並躲過了警察的搜捕。雖然此時我們已經比主角了解的內容更多了,但相對於殺手而言,我們卻是無知的,我們不清楚他為什麽要追殺智妍,又把醫生關在冰箱裏。於是,這裏又構成了外聚焦敘事。壹部影片,在零、外、內聚焦間不停切換,是極為常見的做法。但本片的問題就在於,故事前期有大部分時間處於外聚焦之中,即僅展現人物行為,卻不交代人物動機,這樣的做法只會讓觀眾因了解的信息過少,而徒生壹頭霧水之感。很多時候,當我們看到智妍神經兮兮地翻著壹堆物件,或是在電話中對著某個陌生男子咆哮,只覺得她有些莫名其妙,卻無法感同身受。對角色認同感的缺失壹旦顯現,便很難彌合。所以,即便故事後期通過智妍之口講述了她的同事、侄女的悲慘遭遇,觀眾也無法百分之百信任她的說辭,他們能做的,頂多也就是為那些聳人聽聞的兇案與綁架驚訝壹會兒罷了。
技術層面之外的缺憾,可能更多地集中在演員身上。此次演出中,幾位韓國配角演員的表現可圈可點,特別是飾演殺手的申賢俊,冷血兇殘又有幾分蠢萌,影片結尾時對於“主會愛世人”的壹句疑問更讓這個人物有幾分悲情色彩。中韓兩位主演中,孫藝珍算是合格地完成了表演,但礙於該角色設定上的漏洞太多,人物說服力也就打了折扣。而男主角陳柏霖又壹次復刻了他在以往眾多影片中的形象:溫柔、可愛、富有正義感。雖然壹口流利的韓語加分不少,但對於強子這個角色,他仍顯得有些水土不服。的確,角色被廣為人知是壹種肯定,但也是走向標簽化的開始,比如“張士豪”、“李大仁”。在近期的訪談中,陳柏霖說過這樣壹句頗有些心酸的話:“20歲的時候我就想,長大不要做花瓶。”或許,已過而立之年的他真的需要壹個不太壹樣的角色來打場翻身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