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潮州有哪些景點

潮州有哪些景點

1.潮州古城

潮州古城建於明代,其中東門樓也就是廣濟門(樓)最為宏偉,其建築風格與廣州越秀的鎮海樓相似,登上城樓向外可以俯看韓江廣濟橋,向內可見古城內建築群。

潮州古城套票提供的主要景點為:韓文公祠、廣濟橋、開元寺、許駙馬府 、西湖公園、北閣佛燈、中國瓷都陳列館等。這裏地理位置獨特,古城墻在此攬繞金山,亭臺樓閣高低錯落,曲徑幽深,東臨急轉直下的韓江流水,高覽低俯均是別致的景色,堪稱嶺南壹絕。凳臨北閣,北堤上“鱷渡秋風”,隔江相望的“韓詞橡木”,韓江下遊的“湘橋春漲”,“鳳凰時雨”諸多勝景歷歷在目,俯覽韓江,江流滔滔,白帆點點。

2.紫蓮森林度假村

紫蓮森林度假村位於潮州市區近郊的紫蓮山,這裏依山傍水,是壹處恬靜秀美的自然生態旅遊區,在這裏可享受純凈空氣,是休閑養生的度假勝地。度假村提供休閑度假、商務會務等服務,同時擁有宗教朝聖、旅遊觀光、自然養生、文化體驗、科普教育項目。

3.綠島旅遊山莊

綠島山莊占地面積約7000畝,林地覆蓋率達95%,萬樹,千竹,百果,湖泊濕地山環水繞,壹處生機怏然的原生態景區,猶如壹顆鑲嵌在粵東大地上的綠色明珠。現已建成綠島休閑度假區、青嵐地質公園、明清古寨鄉村旅遊區,是壹處集地質科普、文物民俗、休閑度假、遊樂購物於壹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勝地,假日休閑,唯有綠島,為您開啟壹段前所未有的五星級心靈度假旅程,令您心馳神往!

4.青嵐地質公園

分布於饒平縣樟溪鎮青嵐溪谷的形態各異的石頭,最近被中國地質學院教授勘查考證後確認是冰臼。冰臼是冰川的直接產物,是在二三百萬年前,在巨厚冰層覆蓋,處於“封閉”和“半封閉”狀態下,冰川融水沿著冰川裂隙向下流動,及在冰層中具有巨大壓力,並呈“圓柱體水鉆”方式,向下覆基巖及冰川漂礫,進行強烈沖擊,遊動和研磨的作用形成的深坑,這些坑極像南方春米的石臼,因此稱為“冰臼”。 青嵐溪谷的冰臼群,其分布面積之廣、形態之寄、規模之大、景觀之美,海拔高度不上100米,而保存又這麽完好和地處熱帶亞熱帶等特征來看,在國內外為首次發現,實屬罕見! 冰臼與冰臼有關的各種地貌景觀,不僅是壹處自然風光的遊覽勝地,又是壹處增長知識得冰臼地貌博物館。

5.龍湖古寨

龍湖古寨地處韓江中下遊西岸,始建於1000多年前的南宋年間。明、清為發展的盛期,是潮汕濱海的貿易重鎮,現在仍保存著100多座古建築,堪稱“潮汕古建築博覽”。

這些建築既體現了宋、元、明、清各歷史時期的不同建築風格,又薈萃了木雕、石雕、嵌瓷、彩繪、貝灰塑等典型的潮汕民間工藝精華。

古寨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舞龍、舞獅、英歌舞、潮樂、遊鯉魚、賽燈籠等民俗活動異彩紛呈。寨外“綠韓洲”川原盈綠,是典型的潮汕平原自然風景。

6.鳳翔峽原始生態旅遊區

鳳翔峽位於粵東第壹山——鳳凰山山脈東南翼,緊靠鳳凰山脈第三峰——番崠山(1036m),也是鳳凰山的南大門。雄麗多姿的鳳凰山脈逶迤起伏,峰回路轉到了大山地界,大山有壹個鳳湖村,背靠主峰1391米的高山,村前兩座林木疊翠的青山中間形成了壹條曲曲彎彎的峽谷,山谷險峻陡立,清泉如玉噴珠,這就是風景獨特的鳳翔峽。

7.筆架山宋窯遺址

筆架山宋窯位於湘橋,城東筆架山西麓。古遺址北起虎頭山,南至印子山,綿延2公裏,窯址鱗次櫛比,至今筆架山腳壹帶的群眾,仍稱該地為“百窯村”。

筆架山窯場始創於唐,極盛於宋。其產品遠銷國內外,成為中國陶瓷出口基地之壹,被譽為“廣東陶瓷之都”。產品種類繁多,主要有碗、盒、盞、燈、爐、杯、壺、盂、豆、釜、洗、枕頭、粉盒等日用器皿和瓶器、人物、玩具等工藝瓷,其胎質堅密,別具壹格。釉色以影青釉為主,兼有青、白、黃、醬褐釉等,釉質晶瑩潤澤、如銀似玉,多數不開片或只是極細的魚子紋片;飾紋以劃花力主,還有雕刻和鏤空的。

8.龍湫寶塔

龍湫寶塔是潮州八景之壹。原指潮州城北面韓江河面的小洲上,建於宋代的石塔。塔下有蔥郁繁茂的樹林,有雅致幽靜的寺院,與四周的景物相輝映,構成壹幅美妙綺麗的風景。初時名為“塔院維舟”,以遊艇常喜系纜於此命名。又因塔邊有“龍求湫泉”,因之又名“龍湫寶塔”。可惜寶塔於清代已經倒塌,寺院也荒蕪,殘存的塔基後來也被洪水沖走去。現在,代替此景是韓江東岸邊壹座古色古香的“鳳凰塔”的風光。鳳凰塔位於潮州市區東南約2公裏的涸溪村,臨韓江東溪、北溪分叉之東南岸上,聳立著壹座七層八面磚石結構的古塔,此塔俗稱涸溪塔,正名鳳凰塔。始建於明歷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年重修。

9.饒平土樓

饒平土樓有590多座,其中圓形土樓達570余座。分為樓房和平房兩種,造型有圓形、方形、八角形、背椅、蟹形等。縣境北部山區的上善、上饒、饒洋、新豐、建饒、九村、三饒、新塘;中部丘陵的湯溪、浮濱、坪溪、浮山、東山、漁村、新圩、樟溪、錢東、高堂、聯饒等19個鄉鎮,都建造有這種大小有分、高低有別、錯落有致、環形相接、造型多樣、結構精巧、規模宏偉的古堡式土樓。居住在這些土圓樓內的村民,多是客家人,據說其祖先來自中原黃河流域漢民族支系的後裔,於元代或明初先後由閩遷徙人饒定居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