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祖庭柏林禪寺自東漢末年(公元 220 年頃)肇基以來,滄桑幾度,興廢 不壹,寺院規模及殿堂配置,難考其詳。此次因緣際會,得以中興,三寶護念,人天***慶。從公元壹九八八年五月正式批準開放,壹九九二年新建普光明殿落成,至今歷時十五年,殿堂樓閣、寮舍齋廚、庵院塔廊,次第落成,修學、弘法、生活所需設施,規模大體完備。而今而後,堅持信戒學修並重,內修外化並重,覺悟人生、奉獻人生並重,光揚祖庭,興隆三寶 , 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本寺地處平原,前無案山,後無依倚,且寺後系壹大片低窪地,形成前高後低之劣勢,不祖庭長期穩定發展。有鑒於此,乃於壹九九五年冬購進寺後窪地四十余畝。經多方籌劃,廣咨博詢,取舍再四,最後決定在窪地建造萬佛樓壹座,兩側配以文殊閣、普賢閣,以實祖庭建置坎位之空虛,冀續福田勝緣於永久。此即本寺新建萬佛樓之初衷也。此樓於壹九九九年 農歷八月初十日 破土奠基,計日施工,至二○○三年 農歷八月初十 日落成開光,前後五年,善緣勝業,眾力匡扶,進展順利,諸佛生歡喜,龍天隆吉祥,豈人力所能致哉!萬佛樓通高 三十七米 ,上下兩層,面積達 五千平方米 。崇樓高立雲端,聖像光騰法界。佛恩國恩大眾恩,凝成莊嚴樓閣;祖德師德檀信德,成就無上福田。實為祖庭千秋盛事,法門壹代嘉猷也。樓中供奉萬佛,乃取眾生即佛、諸佛無量之意,俾人心向善向上目標知所取法也。萬佛制作法式則依華嚴海印三昧及總持教五智五佛思想,精心設計,如法鑄造。壹層為菩提場,中央供奉五尊銅佛像,每尊通高四· 八米 ,系五方五佛。中央毗盧遮那佛,由法界體性智流出;東方阿閦佛,由大圓鏡智流出;南方寶生佛,由妙觀察智流出;西方阿彌陀佛,由平等性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所作智流出。小銅佛像***計壹萬零四十八尊,其制作法式亦據五智五方五佛教義安排。其中壹樓北墻兩側***二千零壹十六尊為中央毗盧遮那佛;二樓東墻二千零十尊為東方阿閦佛;南墻二
千零二尊為南方寶生佛;西墻二千零十尊為西方阿彌陀佛;北墻二千零 十尊為北方不空成就佛。從別相而言,雖五方五智各有壹佛以表法,顯示諸佛之差別殊勝義;若就總相而言,不但五方五佛各具五智,且壹切佛皆具五智,顯示諸佛之平等殊勝義。此即華嚴大教壹多互具、重重無盡之海印三昧也。 大眾認同、大眾參與、大眾成就、大眾分享,乃本寺中興以來從事弘法利生事業之壹貫宗旨。聚沙成塔,積土成山,五年中為萬佛樓施財施力之各界人士,可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中外,超越國家種族之界限,突破思想信仰之藩籬,篤意輸誠,唯善是舉,參與人數逾萬,籌集善款近三千萬元,建成跨世紀之人天法窟,實屬希有。人人皆具向善向佛之本源天賦,信不虛也;萬人同建萬佛樓,豈飾語哉!在此規模宏大之萬佛樓修建中,得到本寺大功德主 楊釗 居士、 楊勛 居士、 楊洪 居士、 魏茂鑫 居士、 薛慶生居士、 胡振海 居士、 胡振奇 居士、 胡振達 居士、 胡振芳 居士、 張鐵軍 居士、 李嘉誠先生、 潘宗光 居士、 黃振生居士、 盧卓昂居士、 林月娥 居士、 曾海潮居士、 魏合想 居士、 李守先 居士、 胡慧雄 居士、 謝紅 居士、 薛誌美 居士、夏澤紅 居士、 曾京怡居士、 盧曉民居士、 宋和平 居士、 門曼華居士、 姜華純 居士等,以及上海玉佛寺、無錫祥符寺等大力鼎助。特別是 楊釗 居士 和楊勛 居士捐助建樓凈資壹半以上,萬佛樓能如期順利落成,楊氏昆仲功居第壹。 萬佛樓修建工程功德圓滿,佛像開光法會舉行在即,謹將眾位護法居士功德芳名公布於此(限千元以上者),祈求三寶證明,龍天護佑,所有功德施主福慧圓滿,善緣成就,身心清凈,萬事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