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原文和翻譯
第壹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
可以說出來的道,就不是永恒不變的“道”。可以叫得出來的名,就不是永恒不變的“名”。“無”,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創生萬物的根源。所以應該從經常不見其形之處體察“道”的奧妙,應該從經常顯露其形之處體察萬物的歸宿。“有名”和“無名”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各異,它們都可以說是幽微深遠。再往上推,幽微深遠到極點,就正是所有的道理及壹切變化的根本了。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醜的觀念就跟著產生;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也就產生了。沒有“有”就沒有“無”,沒有“難”就沒有&ldquo
《老子》原文和翻譯
第壹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
可以說出來的道,就不是永恒不變的“道”。可以叫得出來的名,就不是永恒不變的“名”。“無”,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創生萬物的根源。所以應該從經常不見其形之處體察“道”的奧妙,應該從經常顯露其形之處體察萬物的歸宿。“有名”和“無名”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各異,它們都可以說是幽微深遠。再往上推,幽微深遠到極點,就正是所有的道理及壹切變化的根本了。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醜的觀念就跟著產生;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也就產生了。沒有“有”就沒有“無”,沒有“難”就沒有“易”,沒有“長”就沒有“短”,沒有“高”就沒有“下”,沒有“音”就沒有“聲”,沒有“前”就沒有“後”,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因此聖人做事,能體合天道,順應自然,崇尚無為,實行不言的教誨。任萬物自然生長,而因應無為,不加幹預;生長萬物,並不據為已有,化育萬事,並不自恃其能;成就萬物,亦不自居其功。就因為不自居其功,所以他的功績反而永遠不會被泯滅。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為。
譯文
不標榜賢名,使人民不起爭心;不珍貴難得的財貨,使人民不起盜心;不顯現名利的可貪,使人民的思想不致受到惑亂。因此,聖人為政,要凈化人民的心思,沒有什麽自作聰明的主張;滿足人民的溫飽,就不會有更大的貪求;減損人民的心誌,便沒有剛愎自是的行為;增強人民的體魄,就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裏還會與人相爭呢?若使人民常保有這樣無知無欲的天真狀態,沒有偽詐的心智,沒有爭勝的欲望,縱然有詭計多端的陰謀家,也不敢妄施伎倆。在這樣的情況下,以“無為”的態度來治理國家,哪裏還有治理不好的事呢?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譯文
“道”本是虛空的,然而作用卻不窮盡。它是那麽深厚博大,好像是萬物的祖先。它不露鋒芒,它以簡馭繁,在光明的地方,它就和其光,在塵垢的地方,它就同其塵。不要以為它是幽隱不明的,在幽隱中,卻還儼然存在。像這樣的道體,我不知它是從何而來,似乎在有天帝之前就有了它。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簽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譯文
天地無所偏愛,任萬物自然生長,既不有所作為,也不刻意創造,因此它對於萬物的生生死死,好比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壹樣,用完以後,隨便拋棄,並不愛惜。同樣的道理,聖人效法天地之道,把百姓看作芻狗,讓百姓隨其本性發展,使他們自相為治。天地之間,就像壹具風箱,沒有人拉它,它便虛靜無為,壹旦拉動起來,那風就汩汩湧出了。天地的靜或動也是這個道理。我們常以自己的小聰明,妄作主張,固執已見不肯相讓,殊不知,言論愈多,離道愈遠,反而招致敗亡,倒不如守著虛靜無為的道體呢!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譯文
虛無而神妙的道(“谷神”),變化是永不窮盡的。它能產生天地萬物,所以叫做“玄牝”。這玄妙的母性之門,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它連綿不斷地永存著,而它的作用,愈動愈出,無窮無盡,自開天辟地,直到永遠。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譯文
自古及今,天還是這個天,地還是這個地。天地所以能永存的原因,是由於它不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長久生存。聖人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常把自己的事放在腦後,但是他的收獲卻遠超出他的本意。這還不是因為他遇事無私,故而才能成就他的大私嗎?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
合乎道體的人,好比水。水善於使萬物得到利益而不與之相爭,它處於眾人厭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他樂與卑下的人相處,心境十分沈靜,交友真誠相愛,言語信實可靠,為政國泰民安,行事必能盡其所長,行動必能適其時,這是因為他不爭,所以才無錯失。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捶而棁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譯文
自滿自誇,不如適時而止,因為水滿則溢,過於自滿的人,必會跌倒。鋒芒畢露,這種銳勢總不能長久保住,因為過於剛強則易折,慣於逼人,必易遭打擊。金玉滿堂的人雖然富有,但卻不能永久守住他的財富;那恃富而驕的人,最後必自取其禍。只有功成身退,才合乎自然之道。
第十章
載營魄抱壹,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譯文
妳能攝持軀體,專壹心誌,使精神和形體合壹,永不分離嗎?妳能保全本性,持守天真,集氣到最柔和的心境,像嬰兒壹樣的純真嗎?妳能洗浄塵垢、邪惡,使心靈回復光明澄澈而毫無瑕疵嗎?妳愛民治國,能自然無為嗎?妳運用感官、動靜、語言之間,能致虛守靜嗎?妳能大徹大悟、智無不照,不用心機嗎?這些事如果都能做到的話,便能任萬物之性而化生,因萬物之性而長養。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已有,興作萬物而不自恃已能,長養萬物而不視已為主宰,這就是最深的“德”了。
第十壹章
三十輻***壹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譯文
三十根車輻匯集安裝到壹個轂上,在轂中有空處,這才有車的作用。揉合陶土制成器皿,在器皿中有空處,這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屋室,在屋室中有空處,這才有屋室的作用。如果明白這種道理,就知道“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真正有用的所在,還是在於虛空的“無”。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譯文
過分追求色彩的享受,終致視覺遲鈍;過分追求聲音的享受,終致聽覺不靈敏;過分追求味道的享受,終致味覺功能退化;過分縱情於騎馬打獵,追逐鳥獸,終致心神不寧,放蕩不安;過分追求金銀財寶,終致道德淪喪,身敗名裂。所以聖人的生活,只求飽腹,不求享受,寧取質樸寧靜,而不取奢侈浮華。主張摒棄壹切外物的誘惑,以確保固有的天真。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譯文
世人重視外來的寵辱,沒有本心的修養,所以得寵受辱,都免不了因而心驚,又因不能把生死置之度外,畏懼大的禍患而心驚。為什麽得寵和受辱都要心驚呢?因世人認為寵上辱下,寵尊辱卑。得到光榮就覺得尊貴,受到恥辱就覺得丟人,因此得之也驚,失之也驚。為什麽畏懼大的禍患也心驚呢?因為我們常想到自己,如果我們忘了自己,那還有什麽禍患呢?所以說,能夠以貴身的態度治理天下,才可把天下托付他;以愛身的態度治理天下,才可把天下交給他。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壹。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譯文
看不見的叫做“夷”;聽不到的叫做“希”;摸不著的叫做“微”。道既然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又何必去窮究它的形象呢?因為它是混沌壹體的。這個混沌壹體的道,在高並不顯得光亮;在低也不顯得昏暗。只不過是那樣的幽微深厚而又不可名狀,到最後還是歸於無物。這叫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物體的“形象”,也可稱它為恍惚不定的狀態。妳迎著它,卻看不到它;隨著它,也望不見它。秉執著這亙古就已存在的道,就可以駕馭萬事萬物。能夠了解這亙古存在的道,就知道“道”的規律了。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譯文
古時有道之士真是不可思議,他胸中的智慧深不可測。因為他深不可測,所以要描述他的話,也只能勉強形容而已。他小心謹慎的樣子好像冬天涉足於河川;警惕的樣子好像提防四鄰窺伺;拘謹嚴肅好像身為賓客;融和可親好像春風中冰的解凍;淳厚樸質好像未經雕琢的素材;心胸開闊好像空曠的山谷;渾樸淳和好像混濁的大水。試問誰能在動蕩中安靜下來慢慢地澄清?誰能在安定中生動起來而慢慢地活潑?惟獨得道的人,才有這種能力了。因為得道的人不自滿,所以才能做到吐故納新的效果。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譯文
若是致虛、寧靜的工夫達到極致,做到去知去欲。那麽萬物的生長、活動,我們都不難看出他們是由無到有,再由有到無,往復循環的規律。雖然萬物復雜眾多,到頭來還是要各返根源。回返根源叫做“靜”,也叫“復命”。這是萬物變化的常規,所以“復命”叫做“常”。了解這個常道可稱為明智。不了解這個常道而輕舉妄動,就要產生禍害了。了解常道的人無事不通,無所不包;無事不通,無所不包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做到無不周遍,無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於“道”,體道而行才能永垂不朽。如此,終生也就可免於危難了。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譯文
最上等的國君治理天下,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人民各順其性,各安其生,所以人民只知有國君的存在;次壹等的國君,以德教化民,以仁義治民,施恩於民,人民更親近他、稱頌他;再次壹等的國君,以政教治民,以刑法威民,所以人民畏懼他;最差的國君,以權術愚弄人民,以詭詐欺騙人民,法令不行,人民輕侮他。這是什麽緣故呢?因為這種國君本身誠信不足,人民當然不相信他。最上等的國君是悠閑無為的,他不輕易發號施令,然而人民都能各安其生,得到最大的益處。等到事情辦好,大功告成,人民卻不曉得這是國君的功勞,反而都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呀。”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譯文
大道廢棄以後,才有仁義;隨著智巧的出現以後,才產生詐偽;家庭不睦以後,才顯出孝慈;國家昏亂以後,才產生忠臣。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譯文
聰明和智巧傷害自然,所以棄絕它人民反而得到百倍的益處;仁和義束縛天性,所以棄絕它人民反而能恢復孝慈的天性;機巧和貨利,能使人產生盜心,所以棄絕了它,盜賊自然就絕跡。這三者都是巧飾的,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棄絕它們,而使人心有所歸屬。這便是外在要表現純真,內在保持質樸,減少私心,降低欲望。
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淡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譯文
知識是壹切憂愁煩惱的根源,棄絕壹切知識,就不會再有憂愁煩惱。恭敬地應聲“是”,和憤怒地應聲“哼”,相差究竟有多少?世人所說的“善”,和大家公認的“惡”,究竟相差在那裏?這沒有壹定的準則,我也不能獨斷專行,顯露鋒芒,遭人嫉妒。應該存著別人害怕,我也害怕的心理。因為宇宙的道理本是廣大無邊的,很難完全顯示給別人知道,最好的方法就是與人和光同塵,以減少自己的過錯。我的存心和世人大不相同。比方說:世人快快樂樂的樣子,好像參加豐盛的筵席,又像在春天登臺遠眺。唯獨我淡泊名利,就像不知嬉笑的嬰孩,又好像無家可歸的遊子似的。眾人自得自滿,似乎有用不盡的才智和能力;唯有我好像匱乏不足的樣子。我真是愚人的心腸啊,是那樣的混沌!世人都光耀自炫,唯獨我昏昏昧昧的樣子;世人都清楚精明,唯獨我無所識別的樣子。我恬淡寧靜,好像大海壹樣的寂寥廣闊,我無系無縶,好像大風壹樣,沒有目的,沒有歸宿。世人好像皆有所用,皆有所為,唯獨我愚鈍而且鄙陋。世人都競逐浮華,崇尚文飾,唯有我與眾不同,見素抱樸。為什麽我會這樣呢?實在是因為我太看重內心的生活,抱住人生的本源,壹心以得道為貴啊!
第二十壹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譯文
大德之人,他的壹切言談舉止都隨著道而轉移。道是什麽樣子呢?道這樣東西,是恍恍惚惚的,說無又有,說實又虛,既看不清又摸不到。可是,在這恍惚之中,它又具備宇宙的形象;在這恍惚之中,它又涵蓋了天地萬物。它是那麽深遠而幽微,可是其中卻具有壹切生命物質的原理與原質。這原理與原質是非常地真實可信的。從古迄今,道壹直存在,它的名字永遠不能消去,依據它才能認識萬物的本始,因它壹直在從事創造萬物的活動,我就是從“道”才認識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的。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壹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譯文
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彎曲反而能夠伸直,低下反而可以充盈得益,破舊反而可以迎新,少取反而可以多得,若是貪多反而弄得迷惑。所以聖人緊守著“道”。不自我表揚,反而顯得突出;不自以為是,反而能夠彰顯;不自己誇耀,反而能夠見功;不自我矜持,反而能夠長久。這都是不和人爭反而能顯現自己的結果。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全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爭,這樣反而成全了他的偉大。古人所說的“曲就是全”等語,難道還會虛假?能夠做到這些,道亦會歸向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