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青海湖,是我國第壹大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它浩瀚縹緲,波瀾壯闊,是大自然賜與青海高原的壹面巨大的寶鏡。2012年面積達4351平方公裏, 青海湖,古代稱為“西海”,又稱“鮮水”或“鮮海”。藏語叫做“錯溫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語稱它為“庫庫諾爾”,即“藍色的海洋”。由於青海湖壹帶早先屬於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漢代也有人稱它為“仙海”。從北魏起才更名為“青海”。
(二)江西鄱陽湖,是世界上七個重要濕地之壹和我國最大的吞吐性淡水湖、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泊。對生物多樣性保護、長江洪水的調蓄和長江水資源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鄱陽湖的濕地破壞是長期人類活動綜合作用的結果。 鄱陽湖位於北緯28°22′至29°45′,東經115°47′至116°45′,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 鄱陽湖南北長173公裏,東西最寬處達74公裏,平均寬16.9公裏,湖岸線長1200公裏,湖體面積3283平方公裏(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處25.1米左右,容積約276億立方米。
(三)湖南洞庭湖,位於荊江南岸,湖南省的北部,界湘鄂兩省之間,面積遼闊,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壹。洞庭湖原為中國第壹大淡水湖,現已退居第二。1825年時湖水面積約6,000平方公裏,1890年為5,400平方公裏,1932年為4,700平方公裏,1960年已減為3,141平方公裏。現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計,湖水面積為2,820平方公裏。昔日號稱「八百裏洞庭」,今已分割為許多大小湖泊。洞庭湖北有三口與長江相通,南有湘、資、沅、澧四水匯入。這是湖南地理特征之三。洞庭湖像壹個巨大的水庫,容納湖南四水的水量並起著吞吐長江洪水的作用。
(四)江蘇太湖古稱震澤,又名五湖,中國五大淡水湖之壹,位於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全部水域在江蘇省境內,湖水南部與浙江省相連。是華東最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是中國著名的環太湖風景名勝區。古代太湖有“壹湖跨三州”之說,即東吳(蘇州)、中吳(常州)、西吳(湖州)這三個地方,事實上就是壹個環太湖城市群。面積2445平方公裏,有大小島嶼48個,峰72座。這裏山水相依,層次豐富,形成壹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畫卷。在觀賞這"秀色可餐的太湖風景同時,還可遊覽江財名山、名園,探考歷史。
(五)內蒙古呼倫湖,呼倫湖方圓八百裏,碧波萬頃,象壹顆晶瑩碩大的明珠,鑲嵌在呼倫貝爾草原上。 呼倫湖也稱呼倫池、達賚湖,當湖面海拔在545.6米時,湖水面積為2339平方公裏,平均水深為5.7米,最大水深8米左右,蓄水量為138.5億立方米,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也是內蒙古第壹大湖。湖長93公裏,最大寬度為41公裏,平均寬度為32公裏,周長為447公裏。
(六)江蘇洪澤湖,美麗富饒的洪澤湖畔哺育著淮安的四區(清河、青浦、楚州、淮陰)四縣(漣水、洪澤、盱眙、金湖),宿遷的二區(宿城區、宿豫區)三縣(沭陽、泗陽、泗洪)。洪澤湖位於江蘇省洪澤縣西部,發育在淮河中遊的沖積平原上,原是泄水不暢的窪地,後瀦水成許多小湖。在我國秦漢時代,它們被稱為"富陵"諸湖。其中以洪澤湖最大,面積2069平方公裏,為中國第五大淡水湖。洪澤湖是壹個淺水型湖泊,水深壹般在4米以內,最大水深5.5米。
(七)西藏納木錯,位於西藏當雄縣與班戈縣之間,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狀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1920平方千米。
(八)西藏色林錯,是西藏第二大湖泊及中國第三大鹹水湖,色林錯是青藏高原形成過程中產生壹個構造湖,亦為大型深水湖,湖心區水深在30米以上,透明度7-8,礦化度18.3-18.8克/升。
(九)山東南四湖, 是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南陽湖等四個相連湖的總稱,但由於微山湖面積比其它三湖較大,習慣上統稱微山湖,位於山東省南部微山縣,淮河流域綜合利用的第2大淡水湖。
(十)新疆博斯滕湖。古稱“西海”,唐謂“魚海”,清代中期定名為博斯騰湖,位於焉耆盆地東南面博湖縣境內,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博斯騰淖爾,蒙古語意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於湖中而得名。
(十壹)西藏紮日南木錯,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藏北措勤縣境內,又稱塔熱錯、特裏納木錯。湖面海拔4613米,湖水面積1023平方千米,是西藏第三大湖、中國第四大鹹水湖。湖泊東西長53.5千米,南北最寬26千米,平均寬度約18千米,周長183千米。
(十二)西藏當惹雍錯,位於岡底斯山中段北麓,北緯31°00′,東經86°30′,西藏那曲地區申紮縣境內,距尼瑪縣150公裏。萬裏羌唐的西部,是著名於世界的“無人區”。當惹雍錯是西藏原始苯教崇拜的最大的聖湖,面積840平方公裏,湖面海拔4600多米,為中國第五大鹹水湖,也是西藏第四大湖。
(十三)高郵湖又稱珠湖、璧瓦湖,位於高郵市邊境,是江蘇省第三大淡水湖、也是全國第八大淡水湖。因水位高於運河而稱為懸湖,由若幹小湖組成,其中較大的有珠湖、甓社湖、平阿湖等36湖泊,且湖湖貫通。
(十四)安徽巢湖,位於安徽省中部,地處長江與淮河兩大河流之間,屬長江下遊左岸水系,為我國第九大淡水湖。其基本形狀如鳥巢狀,故得名巢湖。其東西長54.5公裏,南北寬21公裏,水域面積約769.5平方公裏,為安徽境內最大的湖泊,沿岸為合肥市、巢湖市、廬江縣所包圍。
(十五)新疆烏倫古湖,維語稱噶勒紮爾巴什湖,又名布倫托海、福海、大海子(相鄰的吉力湖則稱小海子,面積165平方公裏),位於中國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境內,準噶爾盆地北部的斷陷湖,北緯47度02分~47度25分、東經87度02分~87度35分。
(十六)新疆艾比湖,蒙古語稱為“艾比淖爾”,“艾比”為“向陽”之意,“淖爾”意為“湖”,艾比湖即“向陽之湖”。位於新疆精河縣城以北35公裏處,西與北疆鐵路精河到阿拉山口段相鄰,向北行35公裏,即到阿拉山口,東為甘家胡梭梭林自然保護區。
(十七)西藏羊卓雍錯,簡稱羊湖,與納木錯、瑪旁雍錯並稱西藏三大聖湖,為中國第十大淡水湖。位於雅魯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縣境內,拉薩市西南70多公裏。湖面海拔4441米,東西長130公裏,南北寬70公裏,湖岸線總長250公裏,總面積638平方公裏。
(十八)青海鄂陵湖,是黃河上遊的大型高原淡水湖,中國第十壹大淡水湖,又稱鄂靈海,古稱柏海,藏語稱錯鄂朗,意為藍色長湖,位於中國青海省瑪多縣西部的凹地內,西距紮陵湖15公裏,與紮陵湖並稱為“黃河源頭的姊妹湖”。鄂陵湖形如金鐘,東西窄、南北長,鄂陵湖與紮陵湖由壹天然堤相隔,形似蝴蝶。湖面海拔4272米,南北長約32.3公裏,東西寬約31.6公裏,湖面面積610平方公裏,平均水深17.6米,湖心偏北處最深達30.7米,蓄水量107億立方米。黃河流經兩湖間的巴顏朗瑪山時形成峽谷,長約300米,峽谷以東至湖濱是廣闊的沼澤地。黃河自西南流入,東北流出,因進湖泥沙較少,湖水呈青藍色。湖中盛產冷水性無鱗魚類,湖心的小島候鳥群集,形成青藏高原上的另壹鳥島。湖四周是亞高山草甸,是青海的重要牧場。歷史上,鄂陵湖是松贊幹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地方。鄂陵湖棲息魚類有花斑裸鯉、極邊扁咽齒魚、骨唇黃河魚、厚唇重唇魚和壹些條鰍等,深水層為鰍科魚類,中上水層為鯉科魚類,其中花斑裸鯉和極邊扁咽齒魚為經濟魚類,單產約22.5kg/hm2。史無漁業,當地牧民有視魚為神的習慣。60年代初開始捕撈生產,年魚產量約300×104kg,後因交通不便,魚產品難以外運而時斷時續。湖心小島候鳥群集,棲息著大雁、棕頸鷗、魚鷗、青麻鴨等多種候鳥,成為青藏高原上另壹鳥島。
(十九)青海烏蘭烏拉湖,位於青海省格爾木縣、治多縣的湖泊,面積610平方公裏,是羌塘盆地北緣的壹個大型鹹水湖及毗鄰的沼澤地,為中國第八大鹹水湖。該湖有深鋸齒狀的湖岸及幾個大的島嶼,是由北、西、東三個湖以環狀排列而成,北湖狹長,東、西兩湖面積差不多,面積為504平方公裏,海拔4900-5300米,烏蘭烏拉湖周邊補給水系的水源有高山冰帽冰川消融水和中壹新生代碎屑巖系的泉線湧水,其南面分布有等馬河,其西南面分布有跑牛河、熊魚河,其西面分布有天水河等,其東面尚有壹些季節性河流。季節性補給水量對湖流及湖水更替周期有壹定影響。烏蘭烏拉湖水溫低,封冰期達六個月;湖中魚類很豐富,鯉科的裂腹魚是最常見的優勢種,這些魚不僅在漫長的冬季在洞裏休眠,而且在夏天部分時期也休眠以躲避白天強烈的太陽輻射和晚上的低溫。
(二十)新疆阿牙克庫木湖,也叫阿牙克庫木庫勒湖、阿雅格庫木湖、阿牙湖等,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祁溫塔格鄉境內,庫爾勒東南550公裏,若羌以南190公裏,青藏高原的最北端,阿爾金山和昆侖山之間內陸流域的壹個大型不凍鹹水湖及向東壹大片鹽灘。水源來自周緣祁漫塔格山和東昆侖山的許多間歇河。南部的明布拉克意為“千泉”。大片沼澤地分布在東部的依夏克帕提淡水湖周圍。面積600平方千米,中國第九大鹹水湖,以湖表鹵水分布為主,湖面海拔3870米。氣候狀況幹旱寒冷,終年無夏,年降水量100~200毫米,85%集中在5~8月份,以固態為主。年平均氣溫0℃以下。極端高溫6℃,極端低溫-37℃,晝夜溫差大,太陽輻射強烈。該湖屬於1983年建立的國內最大的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500,000公頃的壹部分,由新疆環保局負責管理,機構設在若羌,在鴨子泉和依夏克帕提等地設有站點。主要保護對象為高原有蹄類:藏野驢、野牦牛、藏羚、藏原羚、盤羊、巖羊等,鳥類中的黑頸鶴、玉帶海雕、藏雪雞、暗腹雪雞等也受到保護。主要植被 全區已知的植物種數為250種,占優勢和有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豆科,毛茛科和莎草科等。草甸化高寒草原中紫花針茅蓋度40%,賴草35%。沼澤鹽化草甸中主要有賴草,偃麥草和蒿草等。鹽漬化窪地為墊狀駝絨藜高原荒漠植被,在窪地邊緣,季節性河床、泉水地周圍分布著匍匐水柏枝高寒矮灌叢。 湖中無魚,但水生無脊椎動物資源豐富,生物量極大,其中魚蟲等作為高蛋白餌料,有待開發。大片沼澤草甸草原是若羌縣的重要牧草基地之壹。
(二十壹)青海哈拉湖,是青藏高原上內陸流域的壹個大型鹹水湖,中國第十大鹹水湖,青海省第二大鹹水湖,又稱黑海,湖面面積593平方公裏,最大深度65米,容積160億立方米。位於青海省格爾木東北300公裏,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東北方,在天峻縣和德令哈市之間,38°18′N,97°35′E,海拔 4078米。哈拉湖北側海拔5826米的團結峰是祁連山脈的主峰,亦為甘、 青兩省邊界上最高峰,當地人稱宰吾結勒或崗則吾結。該塊濕地分布著大大小小數十個湖泡,常年蓄水,屬淺水小型湖泡,大面積為沼澤地。哈拉湖有高等植物400余種,動物資源極為豐富,有無脊椎動物500余種,脊椎動物339種,其中魚類53種(特別是大種群鰉魚),兩棲類6種,爬行類8種,鳥類242種,獸類30種。鳥類中有國家壹級保護鳥類7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35種,省級重點保護鳥類50種,也是雁鴨類、鷸類和鷗類的重要繁殖地,這塊濕地當時被認為是我國北方保留最完整、最原始的濕地生態系統,集自然性、典型性、稀有性、多樣性於壹體。
(二十二)西藏昂拉仁錯,位於西藏仲巴縣境內的內流湖,屬微鹹水湖。地處岡底斯山脈北麓,為構造凹陷湖。湖水以冰雪融水補給,入湖河流有阿毛藏布、甲布日阿藏布和峻藏布,集水面積12 81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 689米,湖長56.6千米,平均寬度9.9千米,最大寬度17.9千米,面積56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3米,蓄水量102.6億立方米,湖水礦化度16.2克/升,為中國第十壹大鹹水湖。
(二十三)連環湖,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境內,面積553平方公裏,是中國第十二大淡水湖。連環湖成因類型為沙壟間低地裏形成的湖泊,水域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平均海拔135-144米,最大深度5米,平均深度0.5米,容積為12億立方立米。水域由18個湖、兩條溝、三條人工引水渠組成,湖、溝、渠名稱從南向北依次為,牙門喜泡、阿木塔泡、鐵哈拉泡、火燒黑泡、那什代泡、牙門氣泡、敖包泡、小尚泡、紅源泡、西葫蘆泡、二八股泡、他拉紅泡、東湖、羊草壕泡等組成。各湖泊之間以蘆葦蕩和島嶼相分離,高水位時水域相通,形成連環,濕地範疇的旅遊資源類型非常豐富。又由於連環湖地貌結構為北高南低,南北長 120 裏,東西寬 61 裏,湖底平坦,縱橫百十裏,是黑龍江省最大的內陸淡水湖之壹, 是松嫩平原上的壹個久負盛名的大型淺水湖泊,湖區範圍內的陸地地勢低平。連環湖水生動植物豐富,浮遊植物有7門85屬,矽藻等營養型藻類蘊含量豐富,漂遊動物有25屬,底棲動物以日本沼蝦和中華長臂蝦、秀麗白蝦為主,可直接回捕,水生植物40余種,有24科,以蘆葦為盛產。豐富的水生物植物為淡水魚繁衍生息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魚類資源豐富,已知65種,年捕魚千余噸。可養魚面積達56萬多畝,湖內盛產40種淡水魚類,尤以鯉、草、鰱、鯽、黑魚、狗魚、泥鰍、嘎牙子魚、麻鰱魚,白漂子、麥穗魚,柳根池等為多,其經濟價值上乘。連環湖邊緣淺灘部分長有茂盛的優質蘆葦,是大慶地區優質蘆葦產區之壹。
(二十四)青海紮陵湖,與鄂陵湖同為黃河上遊最大的壹對淡水湖,又稱“查靈海”,藏語意為白色長湖。位於青海高原瑪多縣西部構造凹地內,居鄂陵湖西側,與鄂陵湖與由壹天然堤相隔,形似蝴蝶。湖面海拔4294米,東西長35公裏,南北寬21.6公裏,呈不對稱的菱形。面積526平方公裏,為中國第十三大淡水湖,蓄水量達46.7億立方米,水深平均8.9米,湖的東北部較深,最大水深13.1米;西部較淺,水深壹般只有1~2米,最淺處只有幾十厘米,底質為礫砂石。納卡日曲與約古宗列渠(藏名瑪曲)匯成之黃河,自西南壹隅流入,由東南壹隅流出,湖心偏南為黃河主流線。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入湖,風浪泛起時湖面呈灰白色,故有白色長湖之稱。湖中多浮遊植物,魚類資源豐富,與鄂陵湖同為青海水產捕撈基地之壹。湖西部距黃河入湖處不遠有3小島,夏季大群候鳥聚居,也稱鳥島。湖濱多為亞高山草甸,為重要牧場。
(二十五)西藏塔若錯,位於西藏喀則地區仲巴縣境內北部,岡底斯山北麓,湖面海拔4566米,面積486.6平方公裏,長38.1公裏,最寬17.2公裏,平均寬度12.77公裏。湖水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徑流補給,有布多臧布等19條入湖河流,為內流湖。湖區屬高寒草原半幹旱氣候,年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年均氣溫0~2℃。湖水屬碳酸鹽亞型淡水湖,礦化度770.m/,為中國第十四大淡水湖。
(二十六)西藏班公錯,又稱錯木昂拉紅波,藏語意為“長脖子天鵝”,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鳥島,位於西藏阿裏地區日土縣城西北約12公裏處,是中國西藏日土縣與印控克什米爾交界的國際性湖泊。80%的長度和面積在中國西藏的阿裏地區境內,剩下的則在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有趣的是,雖然同屬壹湖,在我國境內的是淡水,而印度境內的屬鹹水,苦澀不能飲用,也沒有魚類生長。為壹構造湖,海拔4242米,西部為鹹水湖,東部為淡水湖。面積604平方公裏,中國境內480平方公裏,湖形狀狹長,湖身呈東西走向,長約155公裏,南北寬約15公裏,最窄處僅五米,最深達41.3米,流域面積為28714平方公裏。湖水清澈,透明度可達3—4米,每年結冰期6個月。日土縣境內的湖水以淡水為主,少部分為半淡水,湖中有十多個大小不等的島嶼,島上約有各種鳥類20多種,數量最多時可達數萬只,主要的鳥類有:斑頭雁、棕頭鷗、魚鷗、鳳頭鴨、赤麻鴨等,其中屬斑頭雁和棕頭鷗數量最多 (二十七)西藏格仁錯,位於西藏那曲地區申紮縣境內,地處申紮縣西部,岡底斯山北麓,康巴多欽山南麓,湖面海拔4650米,面積475.9平方公裏,是中國第十二大鹹水湖。湖泊形狀呈東北-西南走向的長條狀。湖水主要依靠東南岸入湖的申紮臧布和西南岸入湖的巴汝臧布補給,湖水經西北部的加蝦臧布註入孜桂錯。湖區屬高寒草原半幹旱氣候,年均降水量200~300毫米左右,年均氣溫0℃。
(二十八)西藏昂孜錯,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尼瑪縣境內,地處尼瑪縣南部,拉薩西北460公裏,昂孜山北麓的壹個大型鹹水湖和毗鄰的微鹹水沼澤,湖面海拔4683米,面積461.5平方公裏,是中國第十三大鹹水湖。湖水主要依靠降水和地表徑流補給,有達紮臧布等22條入湖河流。湖區年均降水量200~300毫米左右,年均氣溫-2~0℃。
(二十九)新疆賽裏木湖,古稱"凈海",位於新疆博爾塔拉州博樂市境內西南90余公裏天山山脈西段的高山盆地中,絲綢之路的北道,,烏魯木齊—伊犁公路沿湖南岸穿過,緊鄰伊犁州霍城縣,是壹個風光秀美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2072米,東西長30公裏,南北寬25公裏,面積453平方公裏,平均水深46.4米,最深處達106米,蓄水量210億立方米。是中國第十四大鹹水湖,也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山冷水湖。湖水除周圍壹些小河註入外,主要靠地下水補給。由於所處位置較高,蒸發量較大,湖水礦化度為3克/升左右,略帶鹹味,屬微鹹水湖。
(三十)吉林查幹湖,蒙古語為“查幹淖爾”,意為白色聖潔的湖,位於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處於嫩江與霍林河交匯的水網地區,南北長37公裏,東西平均寬11公裏,湖岸線蜿蜒曲折,周長達128公裏,水域總面積420平方公裏,年均蓄水量7億立方米,是中國第15大淡水湖,也是吉林省最大的內陸湖泊。查幹湖環境優美、景色秀麗,盛產鯉魚、鰱魚、鱅魚等。查幹湖是河成湖,歷史上曾是嫩江主河道的壹部分。由於地殼運動,氣候變遷,河流擺動、淤積等原因,致使嫩江改道,東移至大安臺地以東,留下了大安古河道;另壹方面,支流霍林河來水逐漸減少,河道逐漸淤積,出口被堵塞,形成了盲尾河。加之,這裏區域地勢平坦,排水不暢,因此,在被稱之為“八百裏瀚海”的吉林省西部地區造就了此湖泊。
查幹湖,原稱查幹泡、旱河,1983 年吉林省地名普查時,正式更名為查幹湖。
1976 年,中***前郭縣委、縣政府在幾乎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帶領全縣 10 各族人民,靠手擡肩挑,經先後兩期,歷時八載的艱苦奮鬥,終於在 1984 年修通了壹條長53.85 千米、底寬50 米的人工運河——引松渠,使松花江水源源不斷地流入查幹湖。引松渠不僅給查幹湖註入了新的生命,也明顯地改變了自治縣區域性的自然狀況與生態環境,使這裏的漁業生產,蘆葦生產和旅遊事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到21 世紀初,查幹湖水域面積已由工程開通前的50 多平方千米擴大到420 平方千米,濕地面積達到了514.2 平方千米,年產魚穩定在3500 噸左右。
(三壹)湖北洪湖,是中國第16大淡水湖,也是湖北省第壹大湖。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遊北岸,行政區劃隸屬荊州市,地跨洪湖市和監利縣。湖面高程25公尺,面積413平方公裏。平均深度1.5米,最大深度6.5米,容積7.5億立方米。這裏水域遼闊,水草豐茂,水質清澈,物產豐富,自古素有“魚米之鄉”“人間天堂”的美譽。東西兩側與長江相通,是魚類繁殖的良好場所。湖區南部黑魚灣至螺山壹帶每年冬季雁鴨麇集,水禽資源豐富,用野鴨羽毛制成的羽毛扇為洪湖地區傳統手工藝品。
(三十二)西藏瑪旁雍錯,亦稱馬法木錯,曾稱瑪垂錯,中國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國第17大淡水湖。藏語意為“不敗、勝利”,有“神湖”之稱。位於岡底斯山主峰——岡仁波齊峰和喜馬拉雅山納木那尼峰之間,西藏自治區普蘭縣內。曾與拉昂錯(鬼湖)相通,後由洪積,冰水堆積物堵塞而演化為內流湖。湖泊呈“鴨梨”形,北寬南窄,長軸方向長26公裏,短軸長21公裏。湖面海拔4588米。平均水深46米,最大水深81.8米,面積412平方公裏。湖水碧透清澈,透明度14米。湖水礦化度400毫克/升,屬淡水湖,含有硼、鋰、氟等微量元素。以融水、雨水補給為主,也有部分泉水補給。湖岸線平直,周長83公裏,岸線發展系數1.15。東岸和東南岸階地發育。湖泊周圍多溫泉。在洪積平原和山麓洪積扇上,為以沙生針茅為主並混生有羽狀針茅、紫花針茅的荒漠草原;湖濱階地上發育了以華扁穗草、細葉西伯利亞蓼、藏北蒿草、青藏苔草等組成的沼生植被沼澤化草甸。湖區以牧為主,湖中產瑪法木尻魚與裸鯉。
(三十三)西藏多格錯仁,位於西藏那曲地區雙湖縣境內中部,強仁溫雜日與冬布勒山之間,湖面海拔4921米,面積393.3平方公裏。湖區氣候惡劣,年均降水量150~200毫米左右,年均氣溫-6℃以下。湖形狹長,呈東西走向。湖岸線曲折,多半島和湖灣。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徑流和泉水補給。屬氯化物型鹽湖,為中國第15大鹹水湖。
(三十四)西藏吳如錯,位於西藏那曲地區申紮縣,面積362.5平方公裏,為中國第18大淡水湖。
(三十五)新疆阿其克庫勒湖,位於青藏高原最北端,阿爾金山和昆侖山之間壹個大型鹹水湖,若羌以南210公裏。由發源於南面和西面昆侖山的幾條小河和無數間歇河供水,海拔4250米,面積360平方公裏,是中國第16大鹹水湖。高原盆地氣候,年降水150毫米。主要植被 沼澤地以莎草、根莖雜草類為主,鹽化草甸以賴草、窄穎賴草和高寒偃麥草為優勢種。另外還有珍芽蓼、蒿草、苔草和委陵菜等,植被高度10~50厘米。屬於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範圍,因無人煙而保持著原始的狀態。湖邊有淡水,是高原旅遊、狩獵、登山及科學考察的理想紮營地。
(三十六)西藏多爾索洞錯,又稱曬冷騰措。位於西藏那曲地區雙湖縣境內,海拔4749米,面積350平方公裏,是中國第17大鹹水湖。周圍為天然牧場。
(三十七)青海西金烏蘭湖,蒙古語稱西金烏蘭淖爾(Xijir Ulan Nuur),藏語稱強錯,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北麓河鄉西部;地理坐標為東經90°05′—90°38′,北緯35°09′—35°17′,湖區周圍是沼澤草原和荒漠丘間沙地。 西金烏蘭湖東西長53km,寬6km,最寬16km,水深4.7m,湖水面積346平方公裏,是中國第18大鹹水湖。湖面海拔4769m。湖南岸平直,北岸凹凸不平,湖灣發育。近期湖盆明顯收縮,湖周邊殘留20多個1km2的小鹽湖或幹鹽湖。 西金烏蘭湖湖水礦化度356.7g/L,相對密度1.164。pH值7.13,水化學類型為硫酸鹽型硫酸鎂亞型。固體鹽類沈積有石鹽、石膏、芒硝、無水芒硝等,碎屑層沈積中有方解石等碳酸鹽礦物。
(三十八)青海東達布遜湖,位於青海省格爾木縣北部60公裏處,面積342.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19大鹹水湖,鉀鎂鹽資源儲量高達500億噸。東達布遜湖是柴達木沈降盆地湖泊群中最大的湖,如果說昆侖山和祁連山是兩條對峙的屏障,柴達木盆地是屏障間的平地,那麽東達布遜湖便是平地間的壹個大坑。察爾汗鹽湖是中國最大的鹽湖,號稱“鹽湖之王”,又名察爾汗鹽池,位於青海柴達木盆地南部格爾木市與都蘭縣境內,包括東達布遜湖與南北霍魯遜湖在內,面積約5856平方千米,鹽湖大部上覆堅硬鹽殼。鹽殼以下為鹽層與晶間鹵水,鹽層最厚60米,儲量530億噸。晶間鹵水屬氯化物型,有豐富的鉀鎂光鹵石伴生,為中國最大鉀鎂鹽液體礦床,青海鉀肥廠年產氯化鉀將達100萬噸。鉀鹽的儲量僅次於死海,居世界第二位。敦(煌)格(爾木)公路橫跨鹽湖壹段長約32千米,系用鹽鋪造,稱“萬丈鹽橋”。青藏鐵路也約有32千米長的路基築在鹽湖上,為世界鐵路建築史上所罕見。
(三十九)河北白洋澱,位於河北省中部,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舊稱白羊澱,又稱西澱,因電影《小兵張嘎》而馳名中外。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匯水形成。現有大小澱泊143個,其中以白洋澱、燒車澱、羊角澱、池魚澱、後塘澱等較大,總稱白洋澱,面積 336 平方千米,是中國第19大淡水湖。上遊從北、西、南三面接納瀑河、唐河、漕河、瀦龍河等河流,平均蓄水量 13.2億立方米,下遊由大清河排出。
(四十)西藏魯瑪江冬措,亦稱“查羅爾措”、“查羅勒湖”、“措作錯”,意為“泉北空地湖”。在西藏阿裏地區日土縣境內,位於縣駐地東北,海拔4810米。面積306平方公裏,是中國第20大鹹水湖,產裸鯉魚,湖周圍有天然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