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讀的書是弗格森的《基辛格》。在上壹講,我們談到基辛格壹家在納粹發動消滅猶太人政策之前移民到了紐約,從中產階級倒退回社會底層。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參戰經歷改變了基辛格。我們講到,二戰結束之後,基辛格進入哈佛大學讀書。
1.在大學裏最需要做的五件事
(1) 認真讀書
第壹件事當然是要好好讀書了。基辛格是個特別愛讀書的學生。他的同學回憶,基辛格非常嚴肅,坐在壹張又厚又軟的椅子上,從早學到晚,壹邊學壹邊咬指甲,指甲咬掉了就咬下面的肉,後來都咬出血了。妳可以自己腦補壹下這個畫面。到寫本科論文的時候,基辛格來勁了,他的本科論文題目叫:《歷史的真義》。
要說這篇論文寫得有多好,那倒也真不壹定,但這是有史以來哈佛大學本科生寫的最長的論文,全文有388頁,這還是刪除了壹大段講黑格爾等哲學家的章節之後的篇幅。基辛格在這篇論文中把他讀過的書如數家珍,都抖摟了壹遍,搞得哈佛大學不得不專門出臺了壹個規定,也就是所謂的“基辛格規則”。“基辛格規則”規定,以後哈佛本科生的畢業論文不能超過35000字,或是140頁。
(2) 盡早認清自己的興趣
弗格森講到,人們感到很困惑的是,為什麽基辛格對歷史感興趣,但卻沒有去讀歷史,而是去讀了行政學。行政學聽起來可沒有歷史學更高貴。這說明基辛格是個非常實用主義的人,他並不想壹輩子枯坐書齋,他還是想幹點實際的事情。他博士畢業之後,明明拿到了芝加哥大學的聘書,但死活不肯過去,也是因為自己考慮得很清楚,雖然芝加哥大學的學術地位很高,但通向華盛頓的道路是要經過哈佛的,到了芝加哥大學,再想進入政界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3) 找到適合自己的導師
這也是人們感到很好奇的壹點。基辛格是德國人,對德國問題感興趣,但他卻沒有選卡爾·弗裏德裏希做自己的導師。弗裏德裏希是研究現代德國的首席權威,而基辛格的導師威廉·揚德爾·艾略特卻是個典型的美國南方人。他在壹戰的時候當過炮兵部隊的中尉,在巴黎大學、範德堡大學和牛津大學都讀過書。吸引基辛格的可能不僅僅是艾略特的思想觀念,而是他從政的熱情。艾略特參與過羅斯福的新政,也給艾森豪威爾當過顧問,他很早就主張美國要做好準備,抵抗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這壹觀點讓當時主張不幹涉主義的哈佛學生非常生氣。事後卻證明,艾略特教授說的還是對的。
基辛格第壹次去拜訪艾略特的時候,艾略特對他並沒有興趣,只是說自己太忙,他跟基辛格說,妳先回去把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看完再回去找他。基辛格從來沒有受過哲學訓練,他花了半個學期才完成壹篇論文,但是當艾略特讀到這篇論文,壹下子發現了基辛格的才華,他指導基辛格讀了各種各樣的經典著作。基辛格到大學四年級的時候,艾略特教授就已經讓他給自己的手稿提意見了。
(4) 盡快適應學術圈的生存法則
基辛格壹直跟著艾略特教授,很早就開始混學術圈。學術也是壹個江湖,有很多生存法則。基辛格對有些規則掌握得很好,而另壹些就沒有太關註,所以他壹直是個有爭議的人物。基辛格本科畢業之後就幫助艾略特教授主辦暑期國際問題研討會,每個假期邀請世界各地的三四十名青年領袖到哈佛進修。這些學生裏後來出了很多政要。基辛格還辦過壹份雜誌,叫《合流》,邀請了很多名流寫稿。事實證明,這些實踐不僅鍛煉了他的才幹,而且幫助他很快建立了自己的社交網絡。
(5) 對時代的變化保持敏感
基辛格本科畢業那壹年,朝鮮戰爭爆發了。之後,雖然基辛格忙著在學校裏讀博士,但始終沒有忘記關註時事。他曾經為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做過壹個關於核武器的專題研究,後來出了壹本書,叫《核武器與對外政策》。這本書反響很好,年輕的基辛格博士很快成了美國最重要的核戰略專家,就連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都盛贊這本書。為什麽這本書如此流行呢?壹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選題選得好。
2.在大學裏不需要做的五件事
(1) 沒有必要在大學裏廣交朋友
很多人覺得到了大學裏就要廣交朋友,尤其是到了像哈佛、北大這樣的名校,以後就靠校友資源了。
這是壹種誤解。很多年輕人確實是在大學期間交到他們最好的朋友,但基辛格沒有。新聞記者曾經找到他的哈佛同窗采訪,發現他大學期間並沒有特別要好的朋友,還有人說他壹點兒也不招人喜歡。這可能是因為基辛格是壹位年紀較大的退伍軍人,而且是寒門子弟,跟哈佛的貴族氣質格格不入,他更喜歡去找自己在部隊裏的戰友。但這也告訴我們,沒有必要在學校裏花費過多的精力交朋友。
(2) 沒有必要在大學裏考第壹名
雖然基辛格很用功,成績也很優秀,但並不是最拔尖的,他在哈佛大學絕對不是萬眾矚目的明星。雖然有導師推薦,但基辛格直到大學四年級才被選進學術精英團體,即美國大學優等生榮譽學會哈佛分會。這說明,最容易成功的人不是每次考試都考第壹的,而是那些比較輕松地考到班上前十名左右的學生。
(3) 沒有必要太在意自己的論文選題
基辛格的本科論文是寫歷史哲學的,尤其是想討論著名歷史學家斯賓格勒和湯因比為什麽不對,康德為什麽是對的。他想討論的主題是:如何看待人類社會中歷史決定論和我們作為具有自由意誌的個人的意誌之間的矛盾。基辛格的博士論文主要寫德國首相梅特涅。很多人說這是因為基辛格很推崇梅特涅,這是壹種誤解。事實上,如果不是基辛格以後成了名人,他寫梅特涅的這本書根本就沒有人看。
(4) 沒有必要緊跟潮流
我接著基辛格的論文選題來講,從這兩篇論文選題,我們能夠學到,寫論文最重要的是對自己思維能力的鍛煉,沒有必要在寫論文的時候緊跟潮流,因為潮流是會漲潮,也會落潮的,但妳磨練出來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卻能在未來應對各種問題的時候無往不勝。
(5) 沒有必要壹條學術道路走到黑
從基辛格的經歷來看,我們沒有必要早早地把自己壹生的道路都規劃好。如果真是要做學問,基辛格要做得很簡單,無非是發論文、評職稱,壹步步升遷。但就算是他順利地升到哈佛大學教授職務,又怎麽樣呢?假如基辛格選擇學術道路,壹條路走到黑,那他絕對不會有以後那些激動人心的經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