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淫欲和暴食。
1、傲慢
傲慢指壹種精神狀態,含有自高自大、目空壹切的意味,用於形容人的態度、表情、舉止。也指看不起別人,對人不敬重,主要用於描述人的態度。也指七宗罪之壹。
在佛教中,把人的心理活動分為若幹類,譬如從性質來分,有煩惱心、善心等;從認識結果來分,有正確認識(量)、錯誤認識(非量)以及猶豫不定心等。
傲慢則屬於煩惱心。所謂傲慢,是指通過對比自他而在內心產生的壹種洋洋自得的心態。
2、嫉妒
嫉妒是指人們為競爭壹定的權益,對應當團結的人懷有的壹種冷漠、貶低、排斥、亦是敵視的心理狀態,故壹旦放任即可能產生嫉妒心,它讓人感受到難過的滋味,嚴重時,人自然會產生恨的情感。
嫉妒是壹種比較復雜的心理,包括焦慮、恐懼、悲哀、猜疑、羞恥、自咎、消沈、憎惡、敵意、怨恨、報復等不愉快的心理狀態。
別人天生的身材、容貌和逐日顯出來的聰明才智,可以成為嫉妒的對象;其他如榮譽、地位、成就、財產、威望等有關社會評價的各種因素,也都容易成為他們嫉妒的對象。
3、憤怒
憤怒,不僅僅指當願望不能實現或為達到目的的行動受到挫折時引起的壹種緊張而不愉快的情緒,而如今也存在於對社會現象以及他人遭遇甚至與自己無關事項的極度反感。
後者多發於社會性動物群體之中,成語如“義憤填膺”。憤怒被看作壹種原始的情緒,它在動物身上是與求生、爭奪食物和配偶等行為聯系著的。
4、懶惰
懶惰是壹種心理上的厭倦情緒。
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使妳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妳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沈。它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極端的懶散狀態和輕微的猶豫不決。
生氣、羞怯、嫉妒、嫌惡等都會引起懶惰,使人無法按照自己的願望進行活動。同學們當中有些人的懶惰突出表現在日常學習、日常生活方面。
5、貪婪
貪婪,意思是渴望而不知滿足。因貪心而不滿足,比喻做事愛占小便宜。
《楚辭·離騷》:“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猒乎求索。”?王逸註:“愛財曰貪,愛食曰婪。”
意思是:眾人都有貪婪的欲望,但任何事都不是不勞而獲的。
6、淫欲
指色欲、情欲、性欲。佛教認為,淫欲是六道輪回之源。若淫欲心不除,學佛則如飲鹽止渴,徒勞無益。正如佛在《楞嚴經》中所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又雲:“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
故出離欲界的根本方法即是要從斷除淫欲心下手,其余的戒律就可次第而攝。否則,勿言成佛,連人道福德也會虧損凈盡。
但在學佛的道路上,佛教權巧開許了在家居士於夫妻之間的正淫,但其中也有很嚴格的規定。
7、暴食
暴食,又稱為神經性貪食癥,是進食障礙的兩大主要綜合征之壹,是壹種反復出現的發作性暴食,並有過分控制體重的觀念為特征的綜合征。青少年後期或成年早期是多發群體。
百度百科——七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