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之初的企業性質首先,海爾集團是集體所有制企業,壹般是鎮辦或村辦企業。集體企業與國有企業的不同之處在於,股東是村集體所有,而不是國家所有。這是海爾集團股權所有權的原始形式。當然,只有集體所有制企業才能獲得的社會資源和管理水平,未必能讓我們看到今天的海爾。海爾集體所有制的大股東逐漸演變為青島二輕工業局。
海爾的前身青島電機廠是上世紀50年代組建的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起初,幾個人湊錢創辦了它。後來國家有了贖回政策,用合作社的利潤把股份還給他們。這個企業變成了集體所有制。從根本上說,用企業的利潤退股是不對的,應該是股東的分紅。但合作社之上還有第二輕的集體企業協會,即手工業協會,協會收取的管理費反向給股東,即使退出,也無異於回購。
歷史上,海爾壹直隸屬於青島二輕協會,“從娘胎裏就開始了。”在青島海爾1993的上市報告中,明確寫明了其初始資本。張瑞敏親自看到了50年代股東持股的原始證據。有人出錢,有人用生產資料估價,從幾百元到幾十元不等。最初是由幾個人組成的股份制企業。國家贖買後,企業為集體所有,主導產品為家用電動葫蘆(電吹風),虧損654.38+0.47萬元,瀕臨破產。直到張瑞敏進入並轉行做冰箱,二輕協會才在此時用自己積累的利潤投資了200多萬元,並在上市時將這筆投資作為法人股權。
官方對“海爾”身份的界定青島海爾上市後,青島市國資部門給海爾集團開了個證明,就是經過驗資,海爾的資產中沒有國有資產。張瑞敏說:“海爾不存在。就像有媒體說的,以前是國企,現在變成集體企業了。這根本不存在。這些人根本不了解中國的企業性質。以前集體企業想盡辦法變成國企,但是不行,國家也不讓妳。這是不可逾越的鴻溝。”
集體企業和國企有什麽區別?政府不幹預集體企業的經營,同時也不提供財政資助。企業運營所需資金需要通過銀行貸款自行準備。國有企業的利潤上繳國家,集體企業的利潤可以留作進壹步發展和再投資。
當然,海爾在發展過程中,享受過很多“國企福利”,比如以劃撥的形式兼並國企,獲得技術改造的優惠政策等。不可否認,海爾對國企的“曝光”給其發展帶來了好處。比如,本著引導優秀資產、優勢資源向優秀經營者聚集的思路,青島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將紅星洗衣機、德貝冷櫃、清控空調劃撥給海爾,為張瑞敏搭建了更大的舞臺,將海爾推上了壹個新臺階。
“海爾”與青島國資的關系在青島國資委監管的27家市直企業名單中,海爾集團赫然在列。顯然,問題在於SASAC。青島SASAC相關人士曾表示:“青島SASAC剛剛成立,總資產2億元以上、凈資產5000萬元的國有(集體)企業全部納入第壹批監管名單。”其實這個括號是後來加上的,青島SASAC在輿論上質疑其監管越位後,再次確認海爾只是壹個集體企業。
政府根本不是海爾的出資人,集體企業的性質也決定了政府不能隨意分配集體經濟的生產資料、勞動力、產品和資金。
所以海爾集團(這裏強調的是整個海爾集團,不是a股上市的青島海爾)是壹個集體所有制的股份制企業。
海爾集團的經濟性質是舊體制下的二輕集體。城市二輕系統的工商企業和農村人民公社雖然也屬於兩種所有制形式,但國家並沒有出資,而是通過政治運動把他們變成了“兩個人”。在所有制結構上,產權清晰的手工業合作社被改造成了“兩個國有企業”,民營經濟受到了限制,實際上是取消了。這樣壹來,單壹的公有制形式已經偏離了我國多層次生產力發展的要求。
海爾的前身青島電機廠是上世紀50年代組建的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起初,幾個人湊錢創辦了它。後來國家有了贖回政策,用合作社的利潤把股份還給他們。這個企業變成了集體所有制。從根本上說,用企業的利潤退股是不對的,應該是股東的分紅。但合作社之上還有第二輕的集體企業協會,即手工業協會,協會收取的管理費反向給股東,即使退出,也無異於回購。
歷史上,海爾壹直隸屬於青島二輕協會,“從娘胎裏就開始了。”在青島海爾1993的上市報告中,明確寫明了其初始資本。張瑞敏親自看到了50年代股東持股的原始證據。有人出錢,有人用生產資料估價,從幾百元到幾十元不等。最初是由幾個人組成的股份制企業。國家贖買後,企業為集體所有,主導產品為家用電動葫蘆(電吹風),虧損654.38+0.47萬元,瀕臨破產。直到張瑞敏進入並轉行做冰箱,二輕協會才在此時用自己積累的利潤投資了200多萬元,並在上市時將這筆投資作為法人股權。
張瑞敏去冰箱的時候投了17萬多,都是從銀行借的。其實二輕協給的200萬不是項目的錢,是技術開發之類的,而且不是壹次性領取,是壹點壹點分配的。200萬夠幹什麽?只是買了壹些測試儀器,做了幾個樣機,沒有形成實質性的成果。當時,沒有人把它當回事,但上市後,青兒聯合發現其股票越來越值錢。不僅每年從海爾拿到分紅,現在賣的話還能發大財。5438年6月+2004年2月,海爾在20周年大會上推出新logo,二輕工業協會理事也作為上市公司股東代表上臺。
青島海爾上市後,青島國資部門給海爾集團開了個證明,就是經過驗資,海爾的資產中沒有國有資產。張瑞敏說:“海爾不存在。就像有媒體說的,以前是國企,現在變成集體企業了。這根本不存在。這些人根本不了解中國的企業性質。以前集體企業想盡辦法變成國企,但是不行,國家也不讓妳。這是不可逾越的鴻溝。”
集體企業和國企有什麽區別?政府不幹預集體企業的經營,同時也不提供財政資助。企業運營所需資金需要通過銀行貸款自行準備。國有企業的利潤上繳國家,集體企業的利潤可以留作進壹步發展和再投資。
海爾1984創業的時候,員工都很羨慕國企。國企很多優惠政策海爾沒有,很多員工說不讓我們“天氣”;工廠是在平整壹塊墓地的基礎上建起來的,離火葬場很近。那時候員工上班不上班。有員工看著火葬場的大煙囪說:我們廠是火葬場第八車間。言下之意,這個廠遲早要死,每年都會虧損,不允許“地域化”;1984上半年工廠員工800多人。下半年員工剩下不到700人,100多人寫了壹封要求調走的信,令人心煩意亂,無法“和諧”。天時、地利、人和壹切都是空的,很多員工對企業失去信心。
上世紀80年代,海爾的企業裏只有三名TVU畢業生。當時所有的大學畢業生都想去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國企工作,但是集體所有制的企業壹個都招不到。事實上,就連張瑞敏也是被迫走上崗位的,因為換了三任廠長的企業也不見起色。作為青島家電公司的副經理,張責無旁貸。楊綿綿,壹個家電公司的普通幹部,壹起創業,原因很簡單,她與眾不同。當同齡人在上班買菜、織毛衣、洗衣服的時候,她在努力學習。這是海爾最初的出發點。中國壹流的跨國公司誕生於壹個搖搖欲墜的集體所有制小企業。
海爾後來發展很大,人們自然把它當成大型國企。海爾受邀參加國企改革成果展。海爾說他不符合標準。有關部門會說,這個妳不用太在意。不是因為妳是國企就允許妳參與。如果長大後不參與,會顯得很醜。有時候地方統計國企也會包括海爾,因為沒有這壹塊太小了。這種情況可能導致海爾這個集體企業的政府色彩非常濃厚。說到這裏,張瑞敏說,“海爾的本質再清楚不過了。整個故事是清楚的。所以我們沒有對爭論給出任何答案。也許有些人只是別有用心。他們很清楚這段歷史,故意這麽說。然後妳們再爭論,就變成炒作了。所以就讓他們說吧。”
當然,海爾在發展過程中,享受過很多“國企福利”,比如以劃撥的形式兼並國企,獲得技術改造的優惠政策等。不可否認,海爾對國企的“曝光”給其發展帶來了好處。比如,本著引導優秀資產、優勢資源向優秀經營者聚集的思路,青島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將紅星洗衣機、德貝冷櫃、清控空調劃撥給海爾,為張瑞敏搭建了更大的舞臺,將海爾推上了壹個新臺階。但是政府把很多國有資產並入海爾。難道只是海爾在搭政府的便車,沒有政府搭海爾便車的嫌疑嗎?而且,正如經濟學家夏所說,“垂死之子已被他人救活,不要戀戀不舍”,所以海爾的身份不能模糊。
海爾是從街頭工廠起家的。現在是大型集體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