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意思是:即使是天長地久,也總會有盡頭,但這生死遺恨,卻永遠沒有盡期。
出自白居易的《長恨歌》,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任盩厔縣尉。壹日,與友人陳鴻、王質夫到馬嵬驛附近的仙遊寺遊覽,談及李隆基與楊貴妃事。王質夫鼓勵白居易:“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何如?”於是,白居易寫下了這首長詩。
《長恨歌》就是歌“長恨”,“長恨”是詩歌的主題,故事的焦點,詩歌的末尾,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結筆,點明題旨,回應開頭,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給讀者以聯想、回味的余地。
擴展資料:
《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壹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其藝術表現上的突出特點是抒情因素的強化。
全篇分為三部分:開篇至“驚破霓裳羽衣曲”是第壹部分,詩人用三十二句的篇幅來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生活,並講述了由此帶來的荒政亂國的情形及安史之亂的爆發;第二部分從“九重城闕煙塵生”到“魂魄不曾來入夢”,***四十二句,寫楊貴妃在馬嵬驛兵變中被殺,以及此後唐玄宗對她的思念; “臨邛道士鴻都客”至結尾,是全詩的最後壹部分,講道士幫唐玄宗到仙山尋找楊貴妃。
作品的抒情性還表現在以精選的意象來營造恰當的氛圍、烘托詩歌的意境上,如“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等類詩句。
百度百科-長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