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寧割席
管寧,華歆***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觀。
寧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世說新語·德行第壹》
翻譯
管寧和華歆壹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寧依舊揮鋤,把它看作瓦石壹樣,華歆卻揀起收了起來。倆人還曾坐在壹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過門前,管寧照樣讀書,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
管寧就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並對華歆說:“妳(已經)不是我的朋友了。”
2. 文言文解釋《管寧割席》中的“又嘗同席讀書”,中的“嘗”是什麽意嘗:曾經
補充:
又嘗同席讀書
翻譯:曾經,他們同坐在同壹張席子上讀書。
出自:《管寧割席》
原文:
管寧、華歆***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譯文:
管寧和華歆同在園中鋤草。看見地上有壹片金,管寧仍依舊揮動著鋤頭和看到瓦片石頭壹樣沒有區別,華歆高興地拾起金片而後又扔了它。曾經,他們同坐在同壹張席子上讀書,有個坐著有圍棚的車穿著禮服的人剛好從門前經過,管寧還像原來壹樣讀書,華歆卻放下書出去觀看。管寧就割斷席子和華歆分開坐,說:“妳不是我的朋友了。”
3. 6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點擊《管寧割席》答案管寧割席》是壹篇文言文,很多同學在學習的時候沒有把握其重點中心內容.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是“管寧割席閱讀答案”,同學們動手完成下.如果想快速提高語文閱讀能力,還需要在反復完成閱讀習題中積累和磨練哦. 《管寧割席》節選 管寧、華歆(xīn)***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觀.寧割席分坐,曰:“予非吾友也.” [註釋]席:坐具、坐墊.軒冕:軒,大馬車;冕,大禮帽. 管寧割席閱讀答案(壹) 1,給加點的字、詞註音. 華歆擲軒冕 2,解釋句中加點的字、詞. (1)管寧、華歆***園中鋤菜.__________ (2)管揮鋤與瓦石不異.____________ (3)又嘗同席讀書.____________ (4)有乘軒冕過門者._____________ 3,翻譯句子. (1)華捉而擲去之. (2)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 4,“管寧割席”可以看出管寧是怎樣壹個人? 管寧割席閱讀答案 2,(1)***同(2)沒有差別(3)曾經(4)······的人 3,(1)華歆拿起來又扔掉了金子. (2)管寧讀書和原來壹樣,華歆放下書出去觀看. 4,是壹個淡泊名利,不事權貴、非常清高的壹個人. 管寧割席閱讀答案(二)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A.又"嘗"同席:B.寧讀如"故": 2.用“/”給文中畫線文字斷句.(不要求加標點符號)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觀 3.翻譯“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壹句. 管寧割席閱讀答案 1、a:曾經 b:先前 2、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觀 3、管寧就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並對華歆說:" 妳已經不是我的朋友了." 以上是我整理的管寧割席閱讀答案,僅供各位同學參考和學習,旨在讓同學們更好的把握《管寧割席》這篇文章的重點內容,並有所啟發和收獲.。
4.管寧華歆***園中鋤菜① 管寧、華歆***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②,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③.寧割席分坐曰④:"子非吾友也."註釋①本篇通過管寧、華歆二人在鋤菜見金、見軒冕過門時的不同表現,顯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原屬《德行》第十壹則.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今山東臨朐縣東)人,傳為管仲之後.少恬靜,不慕榮利.華歆,字子魚,高唐(今屬山東)人,漢桓帝時任尚書令,曹魏時官至太尉. ②軒冕:軒車.復詞偏義.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華貴車輛. ③廢書:放下書. ④席:坐席.古人席地而坐.管寧和華歆壹起鋤菜園子,掘出了壹塊金子,管寧如同沒見到壹樣,照常幹活;華歆將金子拿到手裏看了看,然後扔掉了.管寧和華歆壹起同席讀書,門外邊有官員的儀仗喧嘩而來,管寧聽而不聞照樣念書,華歆則放下書跑出去看熱鬧去了.等華歆回來,管寧已經將坐席割開,表示誌趣不同,要和華歆分座.「管寧割席」的故事,載於《世說新語·德行》: 管寧、華歆***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寧之所以要與他的好友華歆「割席」絕交,不是因為有甚麽大的政治矛盾或觀點歧異,而僅僅是因為「恰同學少年」結伴讀書時的兩個細微末節引起的「分歧」.壹是在園中鋤地時,他倆同時發現「地有片金」,管寧看都不看,視為瓦石,而華歆卻拾起察看之後才甩掉.這被管寧視之為見利而動心,非君子之舉.二是門外有官員的轎輿前呼後擁而過,管寧讀書如故,華歆卻忍不住放下書本跑出去看了壹下熱鬧.這被管寧視之為「心慕官紳」,亦非君子之舉.於是,管寧毅然對華歆說:「看來妳不是我的朋友」,並割斷坐席,與之斷了交情. 故事被載入《世說新語》的「德行」篇,不言而喻是事關德行.事情很小,確實是人們容易忽略的細微末節,然正因其小,足見當時的士大夫讀書人品評他人與約束自己的尺度之嚴,見微而知著,因小而見大. 華歆拒金品德高尚 管、華二人「割席」之後如何呢?前述故事中「因小見大」的「大」,即日後二人的作為、抱負、成就等等究竟怎樣呢?這些問題之所以耐人尋味並吸引著人們亟欲窮根究底,實乃管、華二人日後的發展與「結局」,關涉到當初的「割席」是否確能「預見」未來?是否確能折射出二人終生的成敗得失? 《三國誌.卷十三》之《魏書十三》載有《華歆傳》.據此傳,此人後來成就為壹個了不起的棟梁之才,以至三國時期的大人物如袁術、孫策、孫權、曹操等,都曾先後相邀其出山為官,並委以重任.魏國建國以後,華歆又先後在魏文帝和魏明帝兩朝擔任要職,官至相國、司徒.然而,華歆雖身居宰輔高位,卻嚴於律己.他的廉潔清貧是世所公認的,史稱他「素清貧、家無擔石之儲」,以致魏文帝聽說後感動不已,下詔說,現在宮中的飲食是美味多樣的,而華歆官為司徒,卻以蔬菜下飯,這太說不過去了;特地賜給他禦衣,並且給他的妻子兒女全部做了衣服.傳記中還記載著壹則「華歆拒金」的著名故事.當初,華歆受天子之召,離開孫權去京城任職時,賓客好友前來相送者逾千人之眾,贈送給他幾百金的錢財.華歆當面都不予拒絕,卻暗地裏給各份禮金都寫上饋贈者的姓名,臨別時,他召集各位賓客,誠懇地說:「我本不想拒絕諸位的好意,然因單車遠行,所載禮物太多,會因財寶惹眼而招來意想不到的災禍,所以只好將所載禮物給各位留下了.」於是照單發還.此舉不僅清廉,而且「策略」得很有分寸.賓朋無不嘆服其道德人品. 寫到這裏,不由得想起《管寧割席》中華歆拾金「視之而擲」的細節.看來,管寧當年的小題大做,是很值得懷疑而站不住腳的了. 欲讓官管寧更顯襟懷 華歆不僅為官清廉,而且為政清明,頗有治國安邦的高策良謀.他曾上書天子,勸諫其「留心治道」而減少「征伐之事」;他聽說戰事征役頻繁「頗失農桑之業」,又上書懇請重視農業:「為國者以民為基,民以衣食為本.使中國無饑寒之患,百姓無離土之心,則天下幸甚.」這些強農固本、富國安民的政治見解,在今天讀來仍具有現實意義.故爾史書稱道他「為政清靜不煩,吏民感而愛之」. 尤其值得壹提的,是華歆「紅火」之後對待舊友管寧的態度.《華歆傳》寫華歆官至司徒時,將管寧當作品德高尚、卓爾不群的人才而向天子舉薦;華歆官至太尉時,又上書欲「讓位」於管寧.由此可見華歆對管寧當年「割席絕交」的過分之舉,非但沒有耿耿於懷,挾嫌泄私,而且以極其大度的胸懷,出以公心,舉賢薦能.華歆其人之德行高潔亦由此可見壹斑.順便提及,《三國誌》中《管寧傳》稱管「心懷道德,胸藏六藝,清靜謙虛,廉潔清白」,足見管寧也確是德才兼備的人才. 交友勿苛 「斷交」須慎 竊以為:《管寧割席》作為壹個獨立的故事,從細節入手,以「見微而知著」為著眼點,作為封建士大夫道德教化與行為規範的文本,仍是有壹定的認識價值和參考意義的.「見微而知著」雖有其可取的壹面,但僅以這兩件小事就斷定華歆對財富、官祿「心向往之」,未免以偏概全,片面武斷.管寧因朋友的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