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花都區的歷史文化:
1、灰塑
灰塑,俗稱“灰批”,是嶺南建築的傳統裝飾,是中國民間工藝的瑰寶。根據《宋高僧傳》卷十八的有關記載,灰塑在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就已經存在。以後,灰塑在明清兩代最為盛行,尤以祠堂、廟宇、寺觀和豪門大宅用之最多。
2、盤古王誕
盤古王誕是花都區傳統的民間活動。每年農歷八月十二日為誕日,誕期活動從農歷八月十二日到八月十五日,盤古神壇為固定的活動場所。
清朝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讀書人邱毛松在獅嶺爐山(現盤古王山)半山腰發現壹塊石碑,上刻書“初開天地盤古大王聖帝神位”。傳說這塊石碑原立於梯面盤古廟內,梯面瑤人逃亡時遺落在此。
邱毛松將拾到石碑的農歷八月十二日定為盤古王誕日,並修建了盤古神壇,引人前來慶賀。此後,盤古王誕逐漸發展成為影響珠江三角洲和粵北壹帶、內容豐富、場面熱鬧的傳統民間活動。附近各鄉都組織舞獅隊到盤古神壇前匯演,還有唱大戲、鬧花燈、搶花炮等民俗活動。
3、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頭創作文學,富有濃郁的地方語言特色,屬於民歌體裁的壹種。它繼承了《詩經》中《十五國風》的風格,常用“賦、比、興”的傳統手法,又以雙關、重疊等手法見長。
除情歌以外,客家山歌還有勞動歌、勸世歌、行業歌、耍歌、逞歌、虛玄歌和猜調、小調、竹板歌等。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聯唱、戲曲小品等。客家山歌旋律優美,意境含蓄,被寓為《詩經》遺風的天籟之音。
其通俗易懂,生動形象,押韻上口,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流傳。自唐代開始,客家山歌在民間常盛不衰,至今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
4、中彩琺瑯制作技藝
琺瑯,又稱“佛郎”、“法藍”,1979年至1981年間,花縣琺瑯廠進行技術革新,組織楊誌鋒、賴明、楊誌金、黃鑒恒、黃翠芳等7人多次前往北京琺瑯廠學習“景泰藍”的掐絲技藝。
1983年,楊誌鋒等人在“廣州琺瑯”工藝的基礎上將“景泰藍”工藝有機地結合於壹體,創新發明了壹種新的工藝,命名為“中彩琺瑯”。該工藝了不僅繼承“景泰藍”金碧輝煌的花紋圖案,又能襯托出“廣州琺瑯”的淡雅、古樸、細致、生動的大幅彩畫和書法。
使產品的觀賞價值大為提高。“中彩琺瑯”制品有花瓶、點心盒、盤、罐、碟、碗、座鐘、電話機、座燈、鈕扣等。
曾先後參加國家輕工部及省市有關部門舉辦的展覽,並多次獲得榮譽及獎項。2009年3月18日,花都區政府公布中彩琺瑯制作技藝入選第壹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5、花都元宵燈會
元宵節遊燈,是流傳於嶺南地區的民間傳統習俗,也是人們新年祈福的壹種形式。遊燈的起源最遠可推至漢代。隨著歷史的發展,遊燈活動不斷延續和豐富,到清代其形式和規模最大。
舊時,花縣的元宵節遊燈活動十分盛行,正月十五晚上大多數鄉村都舉行遊燈活動,場面非常熱鬧。遊行結束後,人們開始進行投燈,祈求光宗耀祖,虔誠孝順,新年順利,五谷豐登等新年願望。
新中國成立後,遊燈習俗停止。20世紀90年代初,花都部分鄉村(如炭步鎮水口、石湖、塱頭、華嶺等村)逐復遊燈習俗。1996年,炭步鎮水口村重修康公廟後,由旅港鄉人任廣榮發起成立“花燈會”,恢復遊燈和投燈活動,至今已經舉辦了十二屆。
6、南獅
南獅,亦稱“醒獅”,流行於廣東、廣西以港澳、東南亞僑鄉,是地道的廣東民間獅舞。南獅是花都傳統的民間藝術,是人們喜愛的體育活動。它不僅融合了武術、舞蹈、音樂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
由於舞獅的跳、蹲、馬步、箭步、弓步等均為武術動作,因此舞獅必須同時練習武術,掌握壹定的武術步法。民國時期,花都很多鄉村都設有武館,聘請武師教授子弟習武和舞獅。新中國成立後,武術和南獅表演更加普及,逢年過節和開張慶典,各村獅隊便上街采青、巡演。
7、粵劇
粵劇是融會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昆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如木魚、龍舟、南音、粵謳、廣東音樂、小調、小曲等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壹大劇種,又稱廣東大戲、廣府戲等。
是壹種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才把演唱語言改為廣州方言。
8、瑞玲盆景
瑞嶺盆景主要源於赤坭鎮瑞嶺村,該鎮豐群、田心、竹洞、上連珠、下連珠等村,以及炭步、獅嶺等地均有人栽培盆景。赤坭鎮瑞嶺村地處花都區西部地區,地域廣闊、資源豐富、交通方便,種植盆景花卉等特色農業擁有100多年的悠久歷史。
瑞嶺村位於三坑水庫和矮嶺山塘的下方,灌溉方便,土壤、氣候十分適宜盆景種植。赤坭鎮瑞嶺村以生產經營樹樁盆景和盆栽盆景為主,是嶺南盆景的重要組成部分。瑞嶺村栽培的樹木種類繁多,其中以九裏香、羅漢松的造型方面更具造詣。
九裏香盆景是瑞嶺盆景的代表作,制作技法精湛,造型方面具極高的造詣,獨樹壹格。2009年3月18日,花都區政府公布瑞嶺盆景入選第壹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