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倪方六

倪方六

元至正丙午年是公元幾年

朱元璋在當皇帝的

本文 倪方六

這篇“梧桐樹下戲鳳凰”號,來說說朱元璋在當皇帝的故事。

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號“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在應天府即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應天府即六朝古都金陵,今江蘇省省會。

朱元璋畫像

朱元璋在當了31年皇帝,於洪武三十壹年(公元1398年)病逝,享年71歲,葬都城東紫金山(鐘山)南麓的孝陵。

朱元璋在當皇帝的31年,應天府成為繁華大都市,帝都子民歡樂祥和,日子過得很舒服,對朱皇帝敬贊有加,稱道不絕,有關他當皇帝時的段子,人能說很多,傳得神乎其神。

我在寫作《風水三千年》壹書時曾采訪到不少逸聞,比如劉基“填,建龍宮”的。

城墻

定都後,和其他朝代壹樣,朱元璋開始大興土木,營建都城。為此成立了壹個“帝都建設會”,成員有禮部、欽天監、工部等重要部門的大員。這些中,不少是風水,戰爭年代的軍師劉基是少不了,他文地理,知後事,能掐會算,無所不知。

李善長、宋濂、李思迪、王祎等朱元璋信任的大員,會中也是少不了的。

應天府的中心在今府、大行宮壹帶,六朝都城都這邊。按常理,朱元璋的皇宮應該建於此地。

但是朱元璋覺得這裏“王氣已收”,格局不張,並不滿意。

劉基是“帝都建設會”主任,見當今皇帝悶悶不樂,知道他為皇宮選址煩惱。劉基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說他尋到壹塊寶地。

劉基選的這個地方就是今天明故宮所在,此地離“龍尾坡”不遠,東傍紫金山,富貴山前。

清顧炎武《肇域誌》壹書中提到了此事,稱,“洪武丙午(應為元至正26年,公元1366年)八月,(朱元璋)拓金陵,命劉基蔔新宮於鐘山陽。”

富貴山段明城墻

龍尾坡是城內的小山富貴山之余脈,富貴山是鐘山之余脈,由東向西而去,壹直到江邊。但富貴山北有玄武湖,南有燕雀湖,壹片湖水,這種地方怎麽建皇宮?

朱元璋表示懷疑,但劉基能言善辯,壹句稱“填湖護,水上造龍宮”,令朱元璋龍顏大悅。

填此壹片大湖,工程量可不是壹般的大。

即使在擁有推土機、挖掘機這類大型機械的現代,填壹個大湖也不是小事,其難度可想而知。但朱元璋是皇帝,他從外地調來大量民工,靠著肩扛擔挑,才把燕雀湖填了起來。

老說的“遷三山,填燕雀”,就是這麽回事。

明城墻外的玄武湖

現古發現“填燕雀”壹說不虛。在當年的湖底發現了很多木樁,就是填湖時打下去的。

開始填時並不順利,俗話說水來土擋,但湖水漲得比土還快。

有壹天朱元璋微服出訪,來到湖邊,見到壹個老人在這邊釣魚,便問老人家尊姓大名。

老人說免尊姓“田”,賤名“德滿”。“田德滿”,不是“填得滿”嘛,朱元璋脫口而出,這不是老天給他派來的嗎。

朱元璋覺得真是天意,告訴老人家他是當今皇帝,當即封他為湖神。

明故宮遺址

田德滿以為自己撞上大運,沒想到的是,朱元璋是要他去填湖——派人將他投進湖中墊底。

田德滿也沒有白死,據傳他的後人得到官府照顧,當上了官差,吃上了皇糧。

湖是填起來了,皇宮也造了起來。但搞建築的人都知道,不管怎麽填,將來地面多少都會發生沈降現象。果然,沒過兩年宮墻出現裂縫,地面前高後低,出現了現代工程學所謂的“不均勻沈降”現象。

發生這況,在中國古代歷朝皇宮也算奇葩了。

《·度地篇》稱,“ 之處國者,必於不傾之地。”

皇宮選址不好,遂成了朱元璋的壹塊心病,也成了他日後想的重要原因之壹。

故宮

清人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卷十三)透露了壹個秘密,與劉基皇宮選址不當有直接關系。

朱元璋當年是這樣說的:“朕經營天下數十年,事事按古有緒,唯宮城前昂後窪,形勢不稱。本欲,今朕老矣,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勞民,且廢興有數,只得聽天。唯願鑒朕此心,福其子孫。”

因為皇宮出問題,朱元璋忌恨起了劉基,但表面對劉基仍誇獎有加,不露聲色。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劉基為“誠意伯”。但被賜封的劉基並不敢高興,劉基看透古今君臣可“***苦”不可“同甘”的現象。現在大明王朝穩定了,,當年出生入死的老臣便沒用了。

為避免兔死狗烹,精明的劉基在獲封次年,即向朱元璋提出歸隱願望,要“告老還鄉”。

朱元璋壹番假惺惺挽留後,便將劉基放歸浙田老家了。

朱元璋因為宮城“前昂後窪,形勢不稱”欲,但他到死也沒有遷成。

朱元璋,說是“天意”。

原來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到關中考察都城選址回來的太子朱標感染風寒,雖經禦醫全力救治,但最後還是病死了。白發人送黑發人,儲君意外死去,朱元璋說這是命,從此不再提的事。

劉基當年也說過“天意”——才是天意。

明故宮午朝門

劉基為何這麽說?原來朱元璋背著他,挪動了宮城的基樁——動了根基。

此事不見於正史,但很廣。明人徐渭《英烈傳》演繹了這個說法, 借朱元璋的高級顧問、待制王祎之口,證實上這事:

“前年鼎建宮關,劉基原蔔築前湖為正殿基址,已曾立椿水中,彼時主上嫌其逼窄,將椿移立後邊。劉基奏說:‘如此亦好,但後來不免有之舉。’今日萌此念,或亦天數使然。”

朱元璋為什麽要動劉基定好的基樁?據說是因為馬皇後。

馬皇後畫像

據明人張瀚《松窗夢語?堪輿紀》,劉基選定宮址,並度地置樁,朱元璋回去後把情況告訴了馬皇後。

馬皇後聽罷對朱元璋說:“天下由汝自定,營建殿廷何取決於劉也!”

朱元璋聽了覺得有道理,乘夜黑把劉基劃好的樁基全都更換了位置。第二天又召劉基去看現場,劉基發現基樁被人動過。

除了朱元璋,誰敢動皇宮基樁?劉基馬上明白了,只好按朱元璋動的樁位開挖地基。

隨便改動基樁不吉利,所以劉基對朱元璋說,“如此固好,但後世不免耳!”

果然,劉基壹語成讖——巧了!

明成祖朱棣畫像

朱元璋死後不久,燕王朱棣發動“靖難”, 於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攻破,建文帝於宮中,朱棣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

(公元1420年),朱棣下詔,正式。改金陵應天府為“”,改北平順天府為“京師”。

現在劉基選址建成的明皇宮,已在清後期太平天國的戰火徹底被毀,如今只剩下“明故宮”遺址。

地圖上顯示,東路從明故宮中超中部穿過

時,靈柩從移葬,為了方便下葬陵,專門開辟了壹條大道,穿越明故宮遺址出城,這就是現在城中主幹道“東路”。

東路將明故宮的格局嚴重了,現在想恢復都難。估計,能掐會算的劉基當年沒有想到這壹點!

1980年代東路,以梧桐樹聞名全國,可惜以明故宮遺址為代價

以上就是與元至正丙午年是公元幾年相關內容,是關於朱元璋的分享。看完元至元五年是公元哪壹年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