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包含了什麽系統哲理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包含了什麽系統哲理

這首詩講了壹個彈琴的道理:

壹支樂曲的產生單琴不行,單靠指頭也不行,還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術的熟練。琴不難掌握,指頭人人有,但由於人的思想感情和彈琴技術的差異很大,演奏出來的樂曲是否悅耳可就大不壹樣了。詩裏用了兩個提問,讓讀者去思考。其實這是壹個復雜的美學問題:產生藝術美的主客觀關系。

琴詩

——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賞析

唐朝的韋應物寫了壹首《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鑿巖泄奔湍,稱古神禹跡。夜喧山門店,獨宿不安席。水性自雲靜,石中本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貽之道門舊,了此物我情。”這位作家對水石之間關系的疑惑與領悟,亦同於蘇軾之於琴指。這其實是個高深的哲學問題,因為在佛教看來,壹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事物與事物之間只是由於發生了聯系,才得以存在。

即如所謂“四大”,《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五說:“譬如機關由業轉,地火水風***成身。隨彼因緣招異果,壹在壹處相違害,如四毒蛇具壹篋。”《圓覺經》說:“恒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楞嚴經》曾對什麽是“濁”有壹段闡發:“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於凈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汩然,名之為濁。”也就是說,“濁”是塵土和清水發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壹段論述說得更為明確:“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蘇軾的詩簡直就是這段話的形象化。

詩詞註解

從字面上看是說,如果說琴可以自己發聲,那麽為什麽把它放在盒子裏就沒了樂聲?如果說聲音是由手指頭發出的,那麽為什麽不能湊過耳朵靠近指頭直接聽到樂聲呢?

蘇軾在這首詩中思考是:琴是如何發出聲音的?其實,琴之所以能演奏出優美的音樂,這不光需要靠琴,還要靠人的指頭彈動,只有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奏出優美的音樂。

該詩哲理性很強,富有禪機。佛教視有為無,視生為滅,追求無聲無形不生不減,音樂的真實即虛無,所以音樂無所謂真實與否,要以“諧無聲之樂,以自得為和”、“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通過內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禪道。《題沈君琴》否定了琴、指兩者和音樂之聲的關系,其思想和《楞言經》“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兩圓離,是則常真實”相通。

值得註意的是,《題沈君琴》壹詩中所說的琴與聲的關系,也是琴樂中象和意的問題,隱含有“得意忘言”的意思,和陶淵明的“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有異曲同工之義。“意”是傳統古琴美學中最為強調的美學範疇之壹。琴樂中“意”的提出初見於《韓詩外傳》卷五:

孔子學鼓琴於師襄子而不進,師襄子曰:“夫子可以進矣。”

孔子曰:“丘已得其曲矣,未得其數也。”

有間,曰:“夫子可以進矣。”

曰:“丘已得其數矣,未得其意也。”

有間,復曰:“夫子可以進矣。”

曰:“丘已得其意矣,未得其人也。”

有間,復曰:“夫子可以進矣。”

曰:“丘已得其人矣,未得其類也。”

有間,曰:“邈然遠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樂也!黯然而黑,幾然而長,以王天下,以朝諸侯者,其惟文王乎!”

師襄子避席再拜,曰:“善!師以為文王之操也。”故孔子持文王之聲知文王之為人。

文中記載了孔子學習《文王操》的過程,從得其曲(曲調)到得其數(結構),再得其意(意蘊)、得其人(為人),最終達到得其類(體貌)。此處最早將 “意”的美學範疇用於古琴音樂,並把獲得音樂的內在意蘊作為審美的壹個重要的階段。之後,“意”作為美學範疇始終貫穿於以後的琴論中,對傳統古琴美學產生了重大影響。宋成玉磵《琴論》中有精彩的論述,提出了“彈人不可苦意思”美學命題,認為“操琴之法大都以得意為主,雖寢食不忘,故操弄不過壹、二曲,則其奧窮。” 宋沈括贊琴僧義海琴藝高超,也有“海之藝不在於聲,其意韻蕭然,得於聲外,此眾人所不及也”(《夢溪筆談·補筆談》)之言。

陶淵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之命題也同樣認為音樂的真意不在聲音本身,而在於聲音之外,表示了他對弦外之意的追求,對“無弦”之美的肯定。古琴美學由此重視象、意之間的關系,並逐漸在古琴審美上形成了重意輕象的定式,以追求弦外之意為古琴演奏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