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為何說送人鮮花,手有余香?

為何說送人鮮花,手有余香?

下面是壹位女士的故事,她現在已經當祖母了。幾年前,我到她住的小鎮演講,住在她家壹個晚上,第二天她開車送我去50英裏外的車站搭火車。車上,我們談到如何交朋友,她說:

卡耐基先生,我要告訴妳壹件我從來沒有告訴過任何人的事——連我先生也不知道的事。我們家以前在費城是靠社會救濟金過活的。我年輕的歲月中最大的悲劇都來自我們的貧困。我從來不能像別的少女們那樣享受正當的社交生活。我衣著寒酸,當然款式也都過時了。我覺得無顏見人,常常哭著睡去。絕望中,忽然心生壹計,每次在聚會時,我都請我的男伴談談他的經歷、想法以及對未來的計劃。我問這些問題,倒不是對他們的回答特別感興趣,實在只是希望分散他們的註意力,不要看出我的裝扮寒酸。可是,奇妙的事發生了:當我聽這些青年談話時,我學到壹些東西,並開始產生了真正的興趣。我變得興味盎然,自己也忘了服飾的問題。可是最令我驚異的是:因為我是個很好的聆聽者,又鼓勵他們談論自己,他們跟我在壹起時總是很快樂,我竟漸漸成為最受歡迎的女孩,有三位男士都要求我嫁給他。”

有人看到這裏可能會說:“什麽對別人的事感興趣,這全是胡扯!我才懶得過問別人的事,我只要自己賺到錢,得到我所追求的東西就好了,管別人閑事幹嗎?”

西雅圖的弗蘭克·盧帕博士已癱瘓了23年。但西雅圖《星報》的斯圖爾特·懷特豪斯告訴我:“我采訪過盧帕博士許多次,我不知道還有誰比他更無私,更善用人生。”

這位臥床不起的病人怎麽能善用人生呢?我讓妳猜兩次,他是因為批評抱怨而做到的?當然不是……那麽是因為自憐,把自己當作壹切的中心?當然又錯了!其實只是因為他遵循威爾斯的五字誓言:“我服務於人。”他收集了許多其他癱瘓病人的姓名地址,給他們寫信鼓勵。事實上,他組織了壹個癱瘓者聯誼俱樂部,讓大家相互寫信,最後他組織了壹個全國性的社團組織。

他躺在床上,平均壹年要寫1400封信,給千萬個同病相憐的人送去喜悅。

盧帕博士與其他人最大的差異在哪裏?因為他有壹種無窮的精神力量,有壹種使命感。他深切體會到,比自身生命更高貴的奉獻動機。會帶來真正的喜樂。正如蕭伯納所說:“壹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總是在抱怨世界不能順他的心,不能使他快樂。”憂郁癥是對他人的壹種長期憤怒責備的情緒,其目的是贏得他人的關心、同情與支持,病人似乎仍因自身的罪惡感而沮喪。憂郁病人第壹件回想起來的事多半是:“我記得我很想躺在沙發上,可是我哥哥先躺下了,我壹直哭到他不得不起來讓我。”

抑郁病人常以自殺來報復自己,因此醫生的第壹步是避免給他任何自殺的借口。我自己治療的第壹條是先解除這種緊張,我會說:“千萬別做任何妳不喜歡的事。”這看起來沒什麽,但我深信這是壹切問題的根源。如果病人做他想做的事,那他還能怪誰?又怎麽向自己報復?我會告訴他們:“如果妳想上戲院,或休個假,就去做。如果半路上妳又不想去了,那就別去。”這是最好的狀況,因為他的優越感會得到滿足。他就像上帝壹樣隨心所欲。不過,這完全不符合他的習性。他本來是想控制別人、怪罪別人,如果大家都同意他,他就無從控制了。用這種方式,我的病人還沒有壹個自殺過。

病人通常會回答:“可是沒有壹件事是我喜歡做的。”我早就準備好了怎麽回答他們,因為我實在聽過太多次了,我會說:“那就不要做任何妳不喜歡的事。”有時候他會回答:“我想在床上躺壹整天。”我知道只要我同意,他就不會那麽做。而如果我反對,就會引起壹場大戰。我通常壹定會同意的。

這是壹種方式。另壹種處理他們生活方式的方法更直接。我告訴他們:“只要照這個處方,保證妳14天內痊愈,那就是每天想辦法取悅別人。”看他們覺得如何。他們的思想早被自己占滿了,他們會想:“我幹嗎去擔心別人?”有的人會說:“這對我太簡單了,我壹生都在取悅別人。”事實上他們絕對沒有做過。我告訴他們:“妳睡不著的時候,可以全部用來想妳可以讓誰開心,而且這對妳的健康會很有助益。”第二天我問他們:“妳昨晚有沒有照我的建議去做呀?”他們回答:“昨晚我壹上床就睡著了。”當然這都是在壹種溫和友善的氣氛下進行的,不能露出壹絲強迫的意思。

有人會說:“我做不到,我太煩了!”我會說:“不用停止煩惱,妳只要同時想想別人就好了。”我要把他們的註意力轉移到別人身上。很多人說:“為什麽要我去取悅別人?別人怎麽不來取悅我?”我回答:“別人後來會有苦頭吃的。”我幾乎沒有碰到過壹位病人說:“我照妳的建議想過了。”我所有的努力不過是想提高病人對他人的興趣。我了解他們的病因是因為與人缺乏和諧,我要他們能了解這壹點,什麽時候他能把別人放在同等合作的地位,他就痊愈了。十誡中最難的壹條是“愛妳的鄰人”。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不但自己有很嚴重的困難,而且給周圍的人也會帶來最大的傷害。人類所有的失敗都是因為這壹類的人引起的。“我們對人的要求,以及所能給予的最高贊賞就是,他應是壹位好同事、好朋友、愛與婚姻的良伴。”

紐約心理服務中心主任林克曾說:“我認為,現代心理學最重要的壹個發現就是:科學證明,為完成自我實現與得到快樂,自我犧牲與紀律都是必要的。”

耶茨太太是壹位小說家,但她寫的小說沒有壹部比得上她自己的故事真實而精彩。她的故事發生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的那天早晨。耶茨太太由於心臟不好,壹年多來躺在床上不能動,壹天得在床上度過22個小時。最長的旅程是由房間走到花園去進行日光浴。即使那樣,也還得依靠女傭的扶持才能走動。

“我當年以為自己的後半輩子就這樣臥床了。如果不是日軍來轟炸珍珠港,我永遠都不能再真正生活了。

“發生轟炸時,壹切都陷入混亂。壹顆炸彈掉在我家附近,震得我跌下了床。陸軍派出卡車去接海、陸軍軍人的妻兒到學校避難。紅十字會的人打電話給那些有多余房間的人。他們知道我床旁有個電話,問我是否願意幫助聯絡中心。於是我記錄那些海軍、陸軍的妻小現在留在哪裏,紅十字會的人會叫那些先生們打電話來我這裏找他們的眷屬。

“很快我發現我先生是安全的。於是,我努力為那些不知先生生死的太太們打氣,也安慰那些寡婦們——好多太太都失去了丈夫。這壹次陣亡的官兵***計2117人,另有960人失蹤。

“開始的時候,我還躺在床上接聽電話,後來我坐在床上。最後,我越來越忙,又亢奮,忘了自己的毛病,我開始下床坐到桌邊。因為幫助那些比我情況還慘的人,使我完全忘了自己,我再也不用躺在床上了,除了每晚睡覺的八個小時。我發現如果不是日本空襲珍珠港,我可能下半輩子都是個廢人。我躺在床上很舒服,我總是在消極地等待,現在我才知道,潛意識裏我已失去了復元的意誌。

“空襲珍珠港是美國史上的壹大慘劇,但對我個人而言,卻是最重要的壹件好事。這個危機讓我找到我從來不知道自己擁有的力量。它迫使我把註意力從自己身上轉移到別人身上。它也給了我壹個活下去的重要理由,我再也沒有時間去想自己或照顧自己。”

心理醫師的病人如果都能像耶茨太太所做的那樣去幫助別人,起碼有1/3可以痊愈。這是我個人的想法嗎?不,這是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說的,他說:我的病人中有1/3都不能在醫學上找到任何病因,他們只是找不到生命的意義,而且自憐。

我們再來看看20世紀最傑出的美國無神論者——西奧多·德萊塞。德萊塞把所有的宗教都看成神話,而人生只是“壹出傻瓜說的故事,沒有任何意義”。但他卻遵循耶穌的壹個道理——服務他人。德萊塞說過“如果想從人生中得到任何快樂,就不能只想到自己,而應為他人著想,因為快樂來自於妳為別人、別人為妳。”

有壹個人被帶去觀賞天堂和地獄,以便比較之後能聰明地選擇他的歸宿。他先去看了魔鬼掌管的地獄,第壹眼看去令人十分吃驚,因為所有的人都坐在酒桌旁,桌上擺滿了各種佳肴,包括肉、水果、蔬菜。

然而,當他仔細看那些人時,他發現沒有壹張笑臉,也沒有伴隨盛宴的音樂或狂歡的跡象:坐在桌子旁邊的人看起來沈悶,無精打采,而且皮包骨。他還發現每人的左臂都捆著壹把叉,右臂捆著壹把刀,刀和叉都有4尺長的把手,使他們不能用來吃東西。所以即使每壹樣食品都在他們手邊,結果還是吃不到,壹直在挨餓。

然後他又去天堂,景象完全壹樣:同樣有食物、刀、叉與那些4尺長的把手,然而,天堂裏的居民卻都在唱歌、歡笑。他懷疑為什麽情況相同,結果卻如此不同——在地獄的人都挨餓而且可憐,可是在天堂的人吃得很好而且很快樂。最後,他終於看到了答案:地獄裏每壹個人都試圖餵自己,可是壹刀壹叉以及4尺長的把手根本不可能吃到東西;天堂上的每壹個都是餵對面的人,而且也被對方的人所餵,因為互相幫助,結果幫助了自己。

這個啟示很明白。如果妳幫助其他人獲得他們需要的東西,妳也會因此而得到想要的東西,而且妳幫助的人越多,妳得到的也越多。

許多年以前,在北弗吉尼亞,壹個老人站在壹條河的岸上等著過河。由於天氣非常冷,河上又沒有橋,他必須得騎馬過河。長時間的等待之後,他終於看到壹群騎馬的人走過來。第壹個過去了,第二個過去了,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都過去了。最後,只剩下了最後壹個騎馬人。當他走到老人面前時,這個老人看著他的眼睛說:“先生,妳能帶我騎馬過河嗎?”

那個騎馬的人毫不猶豫地說:“當然可以,上馬吧。”

壹過了河,老人就下了馬。在他離開之前,那個騎馬的人問:“先生,我看到您讓其他騎馬的人從您面前走過卻不叫住他們,當我走過時您卻叫住了我,我很想知道這是為什麽。”

老人平靜地回答說:“我在他們的眼睛裏沒有看到愛,我心裏知道即使我向他們提出要求,他們也不會答應的。但是在妳的眼睛裏,我看到了同情、愛和熱心,因此,我知道妳會樂意幫助我過河的。”

聽完這些話,騎馬的人非常謙恭地說:“我很感激妳剛才說的話,它讓我明白了壹個道理。”

帶著這句話,托馬斯·傑斐遜走進了白宮,開始了執政生涯。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人性的優點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