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高平的旅遊景點炎帝陵介紹 高平炎帝陵風景名勝區圖片

高平的旅遊景點炎帝陵介紹 高平炎帝陵風景名勝區圖片

炎帝陵景區在哪裏,炎帝陵在哪個省,炎帝陵屬於哪個市

炎帝的族人最初的活動地域在今陜西的南部,後來沿黃河向東發展,與黃帝發生沖突。在阪泉之戰中,炎帝被黃帝戰敗,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合並,組成華夏族。炎帝的活動範圍很廣,北邊的黃河流域,南邊的長江流域,都有其蹤跡。這樣廣泛的活動足跡,也決定了炎帝陵的南北紛爭。炎帝陵有四處,黃河流域的有三處:第壹處位於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差門鄉(神農鄉)(簡稱寶雞炎帝陵);第二處位於山西省高平市故關村(簡稱高平炎帝陵);第三處是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的朱襄陵(簡稱朱襄陵)。長江流域有壹處,即湖南省炎陵縣(簡稱炎陵炎帝陵)。

1.湖南省炎陵縣炎帝陵

炎帝陵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炎陵縣城西19公裏的鹿原陂,陵區面積5平方公裏。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史載漢代以前有帝陵,唐代奉祀以昌,宋乾德五年(967年),“立廟陵前,肖像而祀”,同時詔禁樵采,置守陵戶。北宋以降,歷代不輟祭祀,不失修葺。有歷史記載的修葺有:宋代壹次,明代三次,清代九次,民國四次。1954年進行壹次修復。1986年8月開始再次整修,1988年10月陵殿修復竣工。

2.陜西省寶雞市炎帝陵

寶雞市區渭河南有浴聖九龍泉,泉上有唐建神龍祠。祠南蒙峪口的常羊山上,就有炎帝陵。近年來眾多海內外同胞多次成批來寶雞姜水流域尋根祭組,但已祠陵損毀失修。於是,當地在神農炎帝的出生、創業與喪葬之處重修神龍祠和炎帝陵,又在市中心建炎帝園,為炎黃子孫拜祖謁陵祭奠炎帝提供了場所。

3.山西省高平市炎帝陵

炎帝陵位於山西晉城高平市東北17公裏處的莊裏村,俗稱“皇墳”。陵後的五谷廟原來建築規模龐大,現僅存正殿五間,東西廂房十幾間,為元代所建,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高平炎帝陵內有目前發現最早的炎帝陵石碑,該碑刻於“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孟夏吉旦”,落款為“生員申道統立”。

4.河南省商丘市炎帝陵

墓地原有土丘壹座,前有石碑,上刻:“朱襄氏之墓”。解放初由於保護不善,人們積肥挖土,陵墓逐步被削小;墓前寺院也在解放初被毀,其房料用作建小學。現存三間大殿原為小學校舍,其房頂所用均為寺院的建築材料,古式跺梁上雕梁畫棟,工筆精致;大磚小瓦,古色古香。小學搬遷後,這裏只剩下壹座高約1米的土丘、三間大殿和院內壹棵皂角樹。2001年,柘城縣人民政府為發展旅遊業,撥款30萬元,將陵墓加高至10.9米,四周修上高1.5米的青石圍墻,周長158米,直徑50米。陵墓四周用青石砌成高50米的臺階,意為“天圓地方”。陵前有“炎帝朱襄陵”碑刻壹通,香池壹個,碑樓4座。2003年,該遺址被商丘市人民政府批準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又撥款修復了山門,為寺院建上圍墻,樹立了保護標誌,劃定了保護範圍。

炎帝陵旅遊景點介紹

炎帝陵旅遊景點介紹:

炎帝陵,位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鎮鹿原陂,西瀕斜獺水,炎帝陵自宋乾德五年(967年)建廟之後,已有千余年歷史,隨著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炎帝廟也歷盡滄桑,屢毀屢建。炎帝陵核心景區面積5平方千米,總規劃面積102.5平方千米。

炎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息地,享有“神州第壹陵”之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湖南省十大文化遺產並入選《中國國家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

“炎帝陵祭典”系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成功入選“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根親文化盛事”。炎帝陵由祭祀區、拜謁區、緬懷區等三大功能區,由炎帝陵殿、神農大殿、神農園、闕門、華夏廣場、福林、聖德林、皇山碑林、炎帝陵牌坊等80多處自然和人文景觀組成。

炎帝陵地區簡介:

炎陵縣,原名酃縣,隸屬於湖南省株洲市,地處湘東南邊陲、井岡山西麓,因“邑有聖陵”——炎帝陵,1994年更名為炎陵縣。炎陵縣總面積2030平方公裏平方公裏,轄5鎮5鄉120個行政村。

炎陵縣古屬荊地,漢代屬長沙郡茶陵縣,史稱“長沙茶鄉之尾”,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寢福地。炎帝陵被譽為“神州第壹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景區。炎陵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衡炎高速、炎睦高速、炎汝高速、吉衡鐵路貫穿炎陵。

怎樣介紹炎帝陵範文

炎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息地,享有“神州第壹陵”之譽。現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 教育 示範基地、中華全國歸國華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首批非物質 文化 遺產、湖南十大文化遺產、新瀟湘人文八景、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湖南省最佳景區。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5篇介紹湖南炎帝陵的 導遊詞 範文 ,歡迎借鑒參考。

5篇介紹湖南炎帝陵的導遊詞範文(壹)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瞻仰炎帝陵。

炎帝陵為舉世聞名的始祖三陵之壹,它位於湖南省炎陵縣城西鹿原陂,陵區面積5平方千米,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祭祖朝聖、旅遊觀光的勝地。

炎帝神農氏是中華農耕文化的創始者,為中華民族的始興和繁衍作出了開創性的偉大貢獻。炎帝生於湖北的隋州,長於寶雞姜水,名叫姜石年。晚年巡視南方,體察民情,為民宣醫療疾,因誤食斷腸草而“崩葬於長沙茶鄉之尾”的炎陵縣鹿原陂。史載漢代以前有帝陵,唐代奉祀以昌,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宋太祖登基夜夢炎帝,遂於鹿原陂找到帝陵,“立廟陵前,肖像而祀”,至清朝末年,歷代帝王祭祀炎帝陵200多次。炎帝陵歷經壹千零三十幾年,經過20多次大的修葺,1954年 春節 因香客失火,主殿、行禮亭全被焚毀。

現在的炎帝陵大殿就是1986年整修的,1996年被列為全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炎帝陵大殿***分五進,第壹進mdash;mdash;午門,看到午門各位也許要問,北京有個午門,怎麽炎帝陵也有個午門呢?因為清朝的陵殿是仿清皇宮建築風格,整修時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保持了午門,所以就有午門。穿過午門可以看到迎面豎立壹塊高大漢白玉石碑,上面刻著“炎帝陵”三個大字,這是____1993年9月鬥日為炎帝陵題的詞。在石碑的左邊臥著壹只美麗溫馴的鹿,右邊立著壹只展翅欲飛的鷹,原來炎帝的母親叫女登,當她生下幼小的炎帝石年就到山上去找野果子去了。石年醒來餓得哇哇大器,哭聲被天上九玄女王聽到了,於是她命仙鹿給炎帝餵奶,作為他的奶娘,神鷹給他遮陰,作為他的養母,這就是 傳說 炎帝的另外兩位母親。

第二進mdash;mdash;行禮亭。行禮亭也就是宰牲祭陵、燒香祭祖禮拜的地方,中間壹張石祭臺,行禮亭上方懸掛的那塊“民族始祖,光照人間”的橫匾,是全圉政協副主席周培源所手書;再看兩旁是碑坊,裏面放置8塊清朝原始禦祭碑和民國原刻的記事碑。

穿過行禮亭,後面這棟建築就是主殿。主殿是炎帝陵最高大的建築,門前回廊的兩根大石柱上懸掛壹幅楹聯:“制耒耜奠農工基礎,嘗百草開醫藥先河”,概括了炎帝壹生中最重要的三大功績;大殿門額上懸掛壹塊橫匾:“炎黃子孫,不忘始祖”,這是陳雲同誌83歲高齡時題寫的。主殿是炎帝金身塑像所在地。老祖宗端坐在金碧輝煌的聖壇上,慈眉善眼,滿臉微笑,左手持壹束稻穗,右手拿兩朵靈芝,兩腿之間放著壹只竹筐,裏面裝滿他親手采回的藥草。這正是炎帝奠農、工基礎,開醫藥先河的三大功績的體現。

5篇介紹湖南炎帝陵的導遊詞範文(二)

各位遊客:

妳們好,歡迎妳們來到株洲旅遊,我是妳們的導遊--。

炎帝陵在湖南炎陵縣城西南15公裏處的唐田鄉鹿原坡,又稱“天子墳”。炎帝陵即神農氏,是傳說中遠古時代的部族領袖,姓姜。史稱他教民播種五谷,收獲糧食,故被稱為“神農”。他又嘗百草,發明醫藥,故又是“醫藥神”。不僅如此,還傳說他利用火為人類造福,制造樂器,倡導物質交換hellip;hellip;總之,炎帝神農氏在歷史傳說中是與農、工、商、醫、文等各領域的發明創造分不開的壹位神祉,因而壹直受到歷朝歷代的炎黃子孫的無比敬仰和祭祀。最後因他品嘗劇毒的斷腸草,無藥可解而死去。晉皇甫謐著《帝王世紀》載,其死後葬於長沙。宋羅泌《路史》載:“崩葬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炎陵縣在南宋時由茶陵分置)炎帝陵的四周古木掩翳,水環繞其間。陵側有壹“洗藥池”,傳說是炎帝洗涮草藥的處所,還有明清兩代的禦祭石碑數座。

炎帝陵景區包括炎帝陵、炎陵廟、奉聖寺、崇德坊、胡真官寺、鹿原亭、聖火臺等人文景觀,還有鹿原洞、龍堖石、龍爪石、洗花池等自然景觀,均是引人入勝的去處。

炎帝陵陵區古稱”皇山”,面積2.4平方公裏,陵區山巒叠翠,碧水環流,古樹參天,具有民族建築風格的陵殿流光溢彩,面積3000平方米,公元960年,宋太祖登基,遍訪天下古陵,在“白鹿原覓見炎帝陵”,於乾德五年(967)建廟奉祀。公元壹--0年,炎帝陵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壹--四年因香客失火,主殿被燒毀。壹九八六年六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並撥款正式重修炎帝陵主殿。重修後的陵殿***分五進:第壹進為午門,門內有丹墀、左右兩廊為碑房,豎歷代告祭文碑;第二進為行禮亭,這是壹座八角形石基支柱亭,8根石柱支撐梁枋,亭上懸匾橫題"民族始祖光照人間",下有聯曰"德照千秋光盛業;功垂萬世展宏猷",亭中擺香爐,供人行禮;第三進為正殿,24根石柱支撐殿頂,殿內懸匾題"炎黃子孫不忘始祖",兩邊聯曰"制耒耜奠農工基礎;嘗百草開醫藥先河",殿內神龕內供奉炎帝神農氏像,炎帝像為金身,左手拿稻穗,右手拿靈芝,像前有壹裝有五谷和藥材的竹簍。神龕上懸"齊天鼻祖"橫額,兩邊有聯為"名垂宇宙;恩澤神州",整個殿內雄偉壯觀,氛圍肅穆;第四進為墓碑亭,豎有石刻墓碑:“炎帝神農氏之墓”;第五進為炎帝陵寢。炎帝神農氏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之壹,因而從古至今對炎帝陵的祭祀都極為莊重、盛大。據史載,在唐朝時開始祭祀炎帝陵,宋朝自宋太祖建廟後定例為三年壹大祭,清朝進行的祭典更加頻繁,僅大祭就多達41次。

環繞陵殿,築有壹丈多高的紅色圍墻。四周配建規模宏大的奉聖寺、胡真官祠、天使行臺、崇德坊、宰牲亭、時祭公館、詠豐臺等古建築群,業有鹿原洞、霞橋、池(又名洗藥池)、黃楊山、龍爪石等勝跡。還有那令人憧憬的炎陵十景。即:花草叢生、氣味芬芳的味草凝芳(又稱味草亭);岸畔偃伏,狀若龍首,噴薄宛如鼓髻欲飛的石龍鼓髻;雲煙縹緲、慘淡若秋雨的雲秋雨霽;時有煙嵐施繞其間,若隱若現,乍密乍疏的曉閣煙嵐;春來細草匝地,野花成叢,黃白紛披,紅紫爛漫,宛如錦茵在目的芳洲春錦;山問禽鹿隱見無常,間若寂然無聲,每逢祭祀,飛走和鳴,有笙簧叠奏的禽鹿和音(又名白鹿原):大樟橫亙,中空若洞,任人攜幾席坐觴詠其中的空樟洞明;鹿原古樹千本,詭異離奇,陵前壹杉,雙幹中分,大十余圍,不枝不葉,經數百年潤澤若生,有蛟虬淩空之勢,人稱虬張靈木;陵北,潭深面清,遊鱗百種,每於波平日暖,水光相映,夜則水月交融,清瑩可鑒,美名龍潭魚躍;京使致祭,壹葉飛墜,滿殿皆香,其葉文理黝色,若縷繪之物,中藏異像,因建亭刻碑:異樹飛香(又名飛香亭)。

莊嚴肅穆的炎帝陵宮殿,古香古色的巨大建築群,同這裏的自然風光相交融,更添炎陵十大名景相配襯,使整個炎帝陵區幽靜秀麗,蔚為壯觀。歷代帝王都視此為聖地,每年祭祀,舉行大典,欽派特使前來朝拜。時逢春秋仲月,各地會員禮生前來致祭者甚多。群民宰牲燒香恭拜者,則壹年四季絡繹不絕。至於逢年過節,可見數以千計的朝拜者列隊整齊,擺滿祭品,香火鐐繞,堪為奇景。

5篇介紹湖南炎帝陵的導遊詞範文(三)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前來瞻仰炎帝陵。

炎帝陵是舉世聞名的始祖三陵之壹,也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祭祖朝聖、旅遊觀光的勝地。

炎帝神農氏是中華農耕文化的創始者,他為中華民族的始興和繁衍作出了開創性的偉大貢獻。

各位遊客,我們大家現在來到的是祭祀廣場,壹般祭祖都是在這裏舉行。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主體建築mdash;mdash;神農大殿,神農大殿是仿清古建築,重檐歇山頂,看上去和北京故宮的建築特色非常相似。

好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炎帝神農氏的八大功績圖,神農氏的第壹大功績:“治麻為布,制作衣裳”,這使人類社會向文明發展邁出了重大的壹步;現在看到的是第二大功績:“日中為市,首辟市場”,神農氏提倡交易,互通有無,以滿足人民生活和生產需要。“弦木為弧,剡木為矢”,這是指神農氏創造的弓箭,改進了狩獵工具,提高了生產力;第四大功績是“始作耒耜,教民耕種”,為了方便 種植 ,提高效率,神農氏發明了早期農具,並教大家耕種,從而解決了“民以食為天” 的大事;“遍嘗百草,發明醫學”是他的第五大功績,後人為了記住神農氏的這壹大功績,將我國醫藥史上的第壹部醫藥書稱為《神農本草經》;這是“作陶為器,冶制斤斧”,他制造了最早的陶器,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這裏看到的是第七大功績“削桐為琴,連絲為弦”,先民的物質生活提高以後,對精神生活產生了強烈的追求,在勞動實踐中發明了五弦琴又稱為神農琴;最後壹大功績是“建屋造房,臺榭而居”,明堂的建造源於鳥兒窩,鳥兒白天飛出去覓食,晚上又能飛回窩裏憩息,神農氏想:如果人們也有這麽壹個固定的“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再是鉆洞穴,那多好呀。從這八大功績圖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炎帝的創造發明跟我們的生活都息息相關。

好了,我們現在的看到的炎帝陵大殿***分五進,第壹進是午門,穿過午門可以看到迎面豎立的這壹塊高大漢白玉石碑,上面刻著“炎帝陵”三個大字,這是1993年9月4日為炎帝陵題的詞。在石碑的左邊臥著壹只美麗溫馴的鹿,右邊則立著壹只展翅欲飛的鷹,這就是傳說炎帝的另外兩位母親。第二進是行禮亭。行禮亭上方懸掛的那塊“民族始祖,光照人間”的橫匾,是全國政協副主席周培源所手書的。我們現在到達的是主殿。主殿是炎帝陵最高大的建築,這兩根大石柱上懸掛著壹幅楹聯:“制耒耜奠農工基礎,嘗百草開醫藥先河”,這幅 對聯 概括了炎帝壹生中最重要的三大功績;大殿的門額上還懸掛著壹塊橫匾:“炎黃子孫,不忘始祖”,這是陳雲同誌83歲高齡時題寫的。主殿是炎帝金身塑像所在地。妳們看,老祖宗端坐在金碧輝煌的聖壇上,慈眉善眼,滿臉微笑,左手持壹束稻穗,右手拿兩朵靈芝,兩腿之間放著壹只竹筐,裏面裝著的是他親手采回的藥草。這正是炎帝奠農、工基礎,開醫藥先河的三大功績的體現。現在我們到了第四進mdash;mdash;墓碑亭。在這漢白玉石碑上面刻著“炎帝神農氏之墓”七個大字。各位也許會問:炎帝為什麽又稱神農氏呢?因為炎帝始制耒耜,耒耜是壹種原始農具,他教民播種五谷而食之,所以稱之謂神農氏,他是我國農耕文化的開創者,被列人我國古代三皇五帝,稱為農皇,幾千年來中國都是以農業立國。這塊碑是當時任中國***產黨中央--的胡耀邦於1985年5月15日為炎帝神農氏題寫的。這後面是是炎帝神農氏的陵墓,我們的老祖宗炎帝神農氏就壹直安息在這裏,幾千年來這裏壹直香火不斷。好,接下來我們去看看禦碑園,歷代皇帝每次祭祖完畢就會刻壹塊禦碑以作紀念。好了,今天我們的參觀就到這兒了,炎帝這種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立足點,經過無數先輩的繼承和發揚,已經發展成為今天的中華民族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謝謝大家!

5篇介紹湖南炎帝陵的導遊詞範文(四)

炎帝陵殿:始修於公元967年,1654年毀於香火,1986年6月從頭建復。炎帝陵殿分為五入,第壹入為午門;第兩入為行禮亭,亭前矗立著“炎帝陵”漢利劍玉碑;第三入為主殿,殿堂正中厝放香樟木雕塑的炎帝神農氏金身祀像;第四入為墓碑亭,中口豎漢利劍玉墓碑;第五入為陵墓,封土高4.58米,嚴6.47米。殿外有詠歉臺、天使館、鹿本亭等隸屬修建。整個修建占地面積3836仄方米,金碧光輝,重檐翹角,氣勢恢宏,富有民族傳統作風。

禦碑園:落在炎帝陵殿中軸線之南,占地面積640仄方米,修建面積280仄方米,由碑廊、九鼎臺、《神農今跡圖》等構成。園中珍匿了自南宋以去,歷代皇帝每次祭祀完畢所刻的禦碑,數量多,規模大。

炎帝陵位於株洲市炎陵縣鄉西17千米的鹿本鎮炎陵山上,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寢陵。陵山方圓1千米,山上今木蔭蔽,山下lambda;環流。炎帝陵殿金瓦紅墻,莊寬肅穆,壯麗堂皇。陵殿附近依山傍水,修有聖寺,天使館、詠歉臺、聖火臺、鹿本亭等修建群落。

炎帝做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之壹,自今以去便得到上起帝王、下至公民的尊崇以及祭奠。對炎帝的祭祀,民間始於夏,官方見於周,帝王起於唐而興於宋。之後歷代皇帝便“三歲壹舉,率覺得常”,每次祭祀完畢即將禦碑以做紀念。

修國以去對炎帝陵的修設以及祭祀行為,也得到了黨以及國家領導人及地方政府領導的重視,入行了多次規模盛大的公祭行為。

5篇介紹湖南炎帝陵的導遊詞範文(五)

破曉,我們從長沙出收去到了炎帝陵。壹路上,我放眼飽覽窗外的美景,只見那裏四面環山,青山綠水,光景劣美。壹座座山峰緊緊相連著,天空上的利劍雲好象就要以及山峰連在壹塊女了。那巍巍羅霄山下,迷水河畔,綠蔭掩映叢中,等於中華民族的始祖-mdash;mdash;炎帝神農氏長眠安息之地。

到了炎帝陵,我們購了門票走入午門,江澤民題寫的“炎帝陵”漢利劍玉石碑,便映進眼簾。碑前側右左,分立石雕神鹿、神鷹。走入大殿,壹眼看見大殿門上寫著“炎黃子孫沒有忘始祖”,殿中擺放著炎帝聖像,他額蓄滄桑,面蘊慈愛,目匿睿智,左手捧著稻穗,右手拿著靈芝,赤足之間的竹筐裏滿放著藥草,儼然還散收出清香。像是剛從原野歸去,在這裏稍事歇息。然後我們去到墓碑亭,這是“炎帝神農氏墓”,墓後修有“禦碑園”, 陜西導遊詞 ,碑廊之間有九只鼎,九只鼎象征國家同壹,壹統世界。

園南面是弧形照壁,鑲石刻壁畫《神農今跡圖》他為我們人類作出了八大貢獻。第壹;創農耕,奠農副業基礎,第兩;造耕具,孕手財產之萌芽,第三;嘗百草,合我國醫藥之先河,第五;立市場,首辟市場倒退生意,第六;收明弓箭,始有手工軍用火器,第七;造做手工娛樂器具,第八;織絲麻,為衣帛,穿之文亮伊始。由於炎帝神農氏對人類文亮的倒退作出了雲雲偉大的貢獻,他被人們尊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遊完炎帝陵,我深深地為他的合拓奉獻精神所激動,它鼓舞著我們為祖國的同壹以及修設偶跡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我古後必定要加倍戮力學習,為祖國的修設貢獻自己的壹份力量。

高平市景點

高平市景點有高平炎帝陵、丹朱嶺工業旅遊區、大糧山景區、長平古戰場遺址、高平定林寺等。

1、高平炎帝陵:炎帝陵位於高平市城東北17公裏處的莊裏村,這裏山川秀麗,風景優美,陵區周圍東、西、南三面溝壑縱橫,北面丘陵起伏,青山映翠。莊裏村炎帝陵,俗稱“皇墳”。陵後有廟,謂之五谷廟。五谷廟創建年代不詳,最遲在宋代時早已有之。

2、丹朱嶺工業旅遊區:為公司對鄰近礦區的釜山水庫進行改造,新修了湖彎、財彎、清彎等,十八彎美景;利用廢棄的礦井,建成井下遊覽區和集安全培訓、災難模擬為壹體的煤礦安全教育培訓基地。

3、大糧山景區:位於高平市米山鎮,北倚七佛山,東接定林寺,南臨曲坪線,西望高速路,距市區1公裏。長平之戰時,這裏曾是趙軍的指揮中心、_望臺、糧倉等所在地。

4、長平古戰場遺址:高平春秋時稱泫氏,戰國時改為長平。這裏是中華民族原始文明的發祥地。

5、高平定林寺:據寺內現存金大定二年(1162年)碑載,該寺至遲在後唐長興年間(930——933年)就已存在,又據寺內雷音殿脊剎題記“泰和四年十壹月造”,金元兩代曾興工重建,以後明清屢有修葺。現存建築除雷音殿為元代遺構外,其余大多為明、清建築。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