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企業會計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1,企業管理層對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目前,相當多的企業管理層沒有認識到會計信息化是會計電算化發展的新階段,會計信息化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簡單地認為會計信息化就是會計電算化,只是利用計算機對會計數據進行簡單的處理,只是減輕會計人員工作量,提高勞動效率和質量的工具。所以企業雖然發展了,但其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原來的水平,管理手段和措施沒有太大變化。有些領導甚至認為企業實現會計電算化就夠了,沒有必要實現會計信息化,因此對企業會計信息化重視不夠,嚴重影響了企業會計信息化的進程。
2.企業缺乏復合型會計信息人才。
會計信息化是現代會計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極大地提高了相應會計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素質。它不僅要求他們具有較高的會計業務處理技能和管理能力,還要求他們精通計算機網絡知識、基本的計算機維護技能和解決實際工作中各種問題的能力。《中國人才供給調查報告》顯示,我國中低層次會計人才供給飽和甚至過剩,而將高科技信息技術與會計相結合的專業人才極度匱乏,供不應求。體現在會計領域,就是能完成手工記賬的人才很多,但真正能把現代信息技術引入會計領域,滿足會計信息化需求,推動會計信息化發展的人才卻少之又少。因此,會計信息化復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約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關鍵問題。
3.會計信息化和企業信息化沒有有機結合。
會計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實現財務、業務和生產的壹體化,實現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統壹,這就要求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的壹體化。但從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仍有部分企業由於管理意識不強、資金短缺、人員缺乏、業務鏈條脫節等原因,財務軟件大多只在財務部門使用,導致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無法共享。不僅橫向上無法與銀行、稅務等部門信息共享,縱向上無法與客戶、供應商及時溝通,而且與企業內部業務部門也沒有很好的銜接,無法實現財務與業務的融合,從而影響企業會計信息化的進程。
4.內部控制中的問題
(1)會計信息數據的安全控制問題
第壹,保密性差。在手工會計信息系統中,經濟業務都是記錄在紙上的,所有的數據都是以紙為載體的。如果修改了原論文的數據,就很容易識別出修改的線索和痕跡,從而在壹定程度上挽救非法修改。然而,在會計信息環境中,存儲在計算機磁盤上的數據很容易被修改,甚至不留痕跡。此外,在會計信息化的環境下,復制和竊取會計信息文件變得越來越容易和困難。同時,大部分會計軟件並沒有對數據庫中存儲的數據進行加密,通過簡單復制數據庫文件很容易獲取會計信息化文件。
二是安全性和穩定性差。現代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了計算機病毒的日益猖獗。會計信息文件以文件的形式存儲在計算機中。當前的計算機病毒不僅可以破壞數據和網絡通信功能,還可以從被感染的計算機獲得系統控制權,通過網絡直接向病毒所有者發送文件檔案或監控計算機硬件設備。而且隨著計算機硬件和網絡的發展,計算機病毒的感染率與日俱增,感染途徑也從以前的存儲介質發展到現在的網絡。與此同時,大量特殊病毒和間諜軟件的出現對會計信息數據的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2)企業授權方式的改變會使部分內控制度失效。
在人工會計信息系統中,每壹筆會計業務的每壹個環節都由具有相應管理權限的負責人簽字或蓋章,可以有效防止作弊。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系統授權方式主要是密碼授權。繞過財務軟件這壹關,就可以打開電腦財務數據庫,進入財務報表等系統。同時,業務人員的密碼也不是像印章壹樣由專人保管。密碼壹旦被窺視或竊取,會帶來極大的隱患。
(3)程序化內容控制增加了錯誤的可重復性和嚴重性。
在手工記賬系統中,數據處理環節分散在多個部門和員工中,往往壹個部門或人員的錯誤都能在下壹個環節被發現並糾正。所以壹般情況下,在壹定時間內反復出現錯誤的可能性不大。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數據處理程序化、自動化、集中化,使得處理結果壹旦出錯,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擴散,造成整個系統的各種數據文件、賬簿、會計數據的失真,並可能造成系統的反復出錯。
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單位,其信息化程度是國家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和關鍵。企業信息化是企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廣泛利用,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管理手段的網絡化、決策支持的智能化和業務運作的電子化,不斷提高生產、經營、管理和決策的效率和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過程。從早期的MRP,到目前不斷深化和拓展的ERP,再到新興的電子商務,構成了中國企業信息化發展的總歷程。現狀(1)內部資源比較豐富。企業信息化受到內部資源和外部基礎設施的雙重限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企業內部資源已經不是信息化的瓶頸,但是外部基礎設施明顯不足。從硬件資源來看,CCID調查顯示,中國企業臺式機和打印機的擁有率幾乎是100%,服務器的擁有率超過50%。近40%的大型企業擁有超過100臺電腦,預購率依然較高,這說明臺式機已經從耐用品逐漸演變為消耗品。。在網絡建設方面,目前近壹半的企業有局域網。對於那些暫時沒有局域網的企業,超過40%的企業將在未來三年內建立自己的局域網。外網建設方面,貿易企業外網擁有率較高(35.1%),其次是石油和電子企業,上述三個行業外網建設好於其他行業。在被調查的企業中,有33.8%的企業擁有自己的網站和獨立域名。在軟件資源方面,目前企業擁有的軟件資源主要集中在操作系統、系統維護軟件、辦公自動化軟件、財務軟件等基礎軟件。在軟件資源上,微軟的操作系統、Office、中間件,用友的ERP、CRM、財務管理軟件,惠普的網絡管理軟件,普及率都很高。但是,目前我國國際互聯網端口和帶寬不足,影響了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我國只有五個國際互聯網端口,帶寬只有351M,已經不能滿足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需要。(2)信息水平不平衡。企業信息化建設進入高級階段的標誌之壹是建設企業的核心業務管理和應用系統。CCID調查顯示,目前中國只有65,438+00%的企業實施了ERP和CRM方案,6%的企業實施了SCM方案。大多數企業的信息化水平還停留在辦公自動化和文字處理、財務管理等勞動人事管理階段,局域網的應用主要停留在信息共享層面,在生產控制方面的應用較少。同時,我國企業信息化水平極不平衡。首先是明顯的地區差異。沿海地區經濟發達,理念先進,對外交流順暢,企業信息化進程快,基礎設施建設、參與電子商務、企業意識明顯好於其他地區,其中南京、沈陽、上海、深圳、重慶、武漢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較好。其次,行業差異明顯。這種局面的形成與行業的特點以及目前和入世後將要面臨的激烈競爭有關。第三,大中小企業差異明顯。壹般來說,企業擁有的計算機數量、網絡建設、企業平均信息技術人員數量、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和未來參與的可能性都與企業規模成正比,大型企業的信息化進程明顯好於中小企業。(三)電子商務剛剛起步。CCID調查顯示,汽車行業、電子行業和貿易行業信息化建設水平遙遙領先,參與電子商務的企業比例分別為35.1%、32.3%和29.7%。未來壹年,25.0%的食品企業會考慮參與電商,45.0%的建材企業會長期維持現狀,不會考慮電商。(目前只有22.3%的企業參與電子商務,未來參與電子商務的積極性明顯不高。未來1年企業參與電子商務的可能性只有13.7%。在參與電子商務的企業中,網上查詢和網上信息發布的發生率較高,分別達到72.9%和765,438+0.4%,但其在供應鏈整合、網上支付和分銷渠道方面的應用並不普遍。其中,只有不到1/3的網站有網上支付功能,只有1/7的網站通過互聯網進行過團購。目前,我國企業對信息化的認識不足,信息系統在企業中的定位不明確。很多企業將其視為可有可無或者只是展示自己實力的東西,並不清楚信息化對自己企業的意義。壹些企業認為只要使用計算機,使用網絡就能帶來高效率,而不考慮管理、業務和技術的配套發展,他們只是將業務機械地應用於計算機系統。CCID調查顯示,大多數企業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僅停留在產品推廣和知名度提高等較低的層面,對電子商務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更新觀念,清醒認識迫在眉睫。事實上,企業信息化建設不僅僅是購買設備和建設網絡,還包括硬件建設和應用工程。硬件建設是基礎,應用是根本目的。借助企業信息化,企業可以形成相對穩定的組織結構和職能結構,信息流可以在企業內部順暢流動;通過整合市場供應鏈中的各種信息,提高企業在采購、生產、庫存、銷售、售後服務等環節的流水線作業能力,通過信息共享獲得大量新技術研發信息,及時確定自己的產品技術創新方向,從而提高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決策的效率和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中國電子商務的順利發展離不開物流基礎的進步和完善。但是,我們知道,物流業是工業化高級階段的產物。但是,我國工業化水平還比較低,物流業發展滯後,極大地制約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在積極倡導“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同時,還應積極發展物流業,加快企業信息化進程。(4)市場環境亟待培育。我國市場經濟尚不成熟,現貨市場和有形市場不完善,企業信用差,缺乏配套的信息系統、物流系統、支付系統和控制保障。在這種情況下,電子商務不可能對企業有很大的吸引力。CCID調查顯示,56.3%的企業認為政府應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規範行業,進行宏觀調控,加強監管,發展基礎設施,提高硬件水平,加快培育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市場環境。目前,我國對進口信息技術和產品的中文描述缺乏強制性措施,影響了企業的應用和管理。此外,壹些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盲目追求大而全,信息化建設中項目能力閑置、信息資源浪費等都是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CCID調查還顯示,32.8%的企業認為不成熟的社會環境是不參與電子商務的原因。其中,信用問題是企業信息化過程中的突出問題之壹。目前電子商務活動主要是在信譽好的企業之間進行,所以交易量非常有限。如何擴大電子商務的交易範圍,降低交易成本,是企業壹直關心的問題。大力發展信用中介組織,建立社會信用機制,將成為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