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由蘇美爾人所創,是已知最古老的拼音文字。
公元前3400年左右,楔形文字雛形產生,多為圖像。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系統成熟,字形簡化抽象化。文字數目由青銅時代早期的約1000個,減至青銅時代後期約400個。
已被發現的楔形文字多寫於泥板上,少數寫於石頭、金屬或蠟板上。書吏使用削尖的蘆葦桿或木棒在軟泥板上刻寫,軟泥板經過曬或烤後變得堅硬,不易變形。由於多在泥板上刻畫,所以線條筆直形同楔形。
楔形文字被許多古代文明用來書寫其語言,但這些語言之間並不壹定屬於相同關聯的語系,例如赫梯人和波斯帝國同樣采用楔形文字,但這兩個語言是與蘇美爾語無關的印歐語系。
另外阿卡德人雖然也采用楔形文字做為書寫工具,但阿卡德語和蘇美爾語差異相當多。字形也隨著文明演變,逐漸由多變的象形文字統壹固定為音節符號。
2、古埃及象形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現了象形文字,即埃及文字,埃及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由法老王那默爾的鎧甲關節板上的最早期象形刻記起(公元前3,100年),到現在用在教堂內的古埃及文字。
後來被歐洲人稱作Hiérpglyphe——這是希臘語“神聖”與“銘刻”組成的復合詞,意思是“神的文字”,即‘’神碑體‘’。通常書寫在壹種稱作‘’紙草‘’(papyrus)的紙張上。
古埃及人認為他們的文字是月神、計算與學問之神圖特(Thoth)造的。古埃及語屬於閃-含語系埃及-科普特語族。這個語族最早的語言是古埃及語,就是我們見到的象形文字所記載的語言,到大約4世紀,它演變為科普特語。現在,科普特語還用在宗教儀式上。
3、瑪雅文字
瑪雅文字是美洲瑪雅民族在公元前後創造的象形文字,盛行於5世紀中葉。瑪雅人是美洲唯壹留下文字記錄的民族,瑪雅人也是瑪雅文明的創造者。
瑪雅文字是少數迄今為止尚未被全部破譯的古代文字之壹。瑪雅文字非常奇妙,它既有象形,也有會意,也有形聲,是壹種兼有意形和意音功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和聲音的聯合體,瑪雅雕刻文字既代表壹個整體概念,又有各自獨特的發音。
4、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國的壹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蔔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商朝時期壹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
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從字體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擴展資料:
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發現:
1798年,拿破侖將軍遠征埃及,這場對尼羅河谷的出征可謂損兵折將,然而,卻使世人得以重見歌珊地湮沒2000年的珍寶。法國遠征軍先在開羅的壹處神廟附近發現了後來被稱作“埃及艷後之針”(Cleopatra’sNeedle)的方尖碑。
隨後在1799年,法國遠征軍官布夏爾在埃及羅塞塔地區附近,發現壹塊非同尋常的黑色玄武石碑,碑體為磨光玄武巖,上面刻著三段文字,分別由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通俗體文字、希臘文組成。
學者們大膽假設:這是同壹篇文獻的三種文字版本。而其中希臘文為所人們認識,在正確地譯出那段希臘文以後,再設法找到希臘文字和那些象形文字之間的關系,由此,揭開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謎便拉開了它的序幕。
百度百科-楔形文字
百度百科-埃及象形文字
百度百科-瑪雅文字
百度百科-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