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蠡堤是什麽類型的景點

蠡堤是什麽類型的景點

蠡堤屬於無錫人文景觀的著名景點。

“蠡堤”原為西蠡湖圍湖造田而築,退漁還湖時被保留下來。充分挖掘蠡湖地區豐厚歷史人文底蘊,精心打造成為壹條融人為積澱與自然風景與壹體的景觀長堤。

蠡堤東連漁父島,西接渤公島,全長1.2公裏,其形似壹彎新月,輕盈飄逸,以紀念範蠡在蠡湖撰寫《養魚經》而冠名。堤上亭臺軒榭,臨水而倚,花間隱榭,曲徑通幽,石橋臥波,步移景異。人行其上,或觀山於水,飽覽自然美景,賞心悅目;或品味人文歷史,更覺蠡湖文化之悠長豐厚。

千米“蠡堤”景觀,不僅與溝通漁父島和蠡湖之光的“西堤”遙相呼應,使範蠡和西施的愛情故事千年傳承;還將渤公島大堤與漁父島連成壹體,接近了兩者的時空距離。“蠡堤”更將“蠡湖十界”,寶界雙虹大橋,蠡園公園,蠡湖公園,蠡湖中央公園,蠡湖大橋,金石路沿湖景觀,長廣溪大橋,長廣溪濕地公園,黿頭渚景區等整個蠡湖沿湖風景區,形成開放式“五連環”結構的風景旅遊“走廊”。

蠡堤東西兩端均設立了“蠡堤碑記”。從長堤東端入園,首先迎客的是壹座五孔的“卓仁橋”。範蠡,字少伯,春秋楚國人,仕越國大夫,在越國輔助國君得天下,治下天,政績顯赫,功著卓越。尤其在“夫椒之戰”中,吳擊敗了越,他作為人質入吳二年。回越後為勾踐謀劃報仇雪恥,同心協力二十年,終於滅吳。橋面中央壹個碩大的“蠡”字,在內圈蝙蝠、外圈玉如意圖案紋邊的圍合下,格外引人註目,細品“蠡”字後面悠深的文化內涵。範蠡輔佐越王,滅吳建立霸業,辭官隱退。之後,離越至齊,被任為齊相,齊王向範蠡請教致富之道,範蠡則把養魚推崇為第壹位的治生之道。壹座古樸典雅的“治生亭”,重視這段千年傳承的歷史佳話。亭前白色卵石鋪成的小廣場上,用黑色卵石溝勒出幾條水紋線條,寓意千年流淌不息的蠡湖之水,水紋間點綴著幾條小魚,在競相撒歡。亭內石碑兩側分別用隸書和篆體刻有範蠡隱居蠡湖時撰寫的《養魚經》全文。沿著曲徑通幽的條石小徑,便來到了“歸舟亭”。勾踐為人猜疑心重,可與之同患難,難以同處安。越滅吳後,範蠡盛名之下難以久居,範蠡便偕西施浮於江湖,終日歸舟五裏湖,遨遊於太湖七十二峰,久久不忍離去,“歸舟亭”記載了範蠡與西施的這段軼事。壹條彎月形條石步道,從花木叢中將遊人引入“麗治軒”。明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記》中記載:“蠡滅吳之後,成名畏禍,而載麗治(時稱西施為麗治)以適他邦。”

範蠡偕西施來到風光旖旎的五裏河畔,泛舟唱晚之余,專註於養魚、愛魚、戀魚,潛心研究養魚之法,在蠡湖畔總結並撰寫了堪稱中國乃至世界第壹部傳授養魚知識的科技專著——《養魚經》,被民間稱之為“漁父”,現《養魚經》已翻譯成日、英、俄、法、西等多國文字,聲名遠播海內外。

遊人漫步錦帶形的八孔“戀魚橋”,可重溫範蠡當年編撰《養魚經》的歷史。範蠡助越滅吳後,功不可沒,被越王王擢升為上將軍。八柱木廊橋——“將軍橋”下,壹條清澈的小河蜿蜒伸展,波光粼粼,溝通內外蠡湖水系。人工半島岸線逶迤,岸邊垂柳依依,半島上壹枝枝挺拔的秀木在水中留下美麗的倒影,半島之上是垂釣、避暑、休閑的好去處。

“初日浮高樹,晴鷗散淺沙,掛帆湖水上,聞笛野魚家。”範蠡輕官忽祿,在五裏湖畔種植、養魚、經商,與西施過著平靜清閑的生活。跨過將軍橋,依照當年範蠡與西施生活情景,臨水築有“幽居”與野塑軒“。幽居樓內花窗回廊,屋前幾座原木搭建的木棧橋,溝通轉圍居環流的小河道,好壹派清新幽靜的田園風光和遠離鬧市塵囂的野趣味生活意境,真實再現了三千年前範蠡西施蠡湖畔隱居的生活情景。

七孔圓拱形“善賈橋”上,金山石鋪築的橋面坡道、平緩的石階兩側,橋欄桿和地面鋪裝上雕刻有不同造型,形體優美的燙金魚形圖案,篆體“蠡”字和“漁”字,凸顯這位被民間尊稱為“漁父”、“陶朱公”、“商界鼻祖”的範蠡,與無錫這座江南魚米之鄉悠深的歷史文化淵源,以及無錫這顆“太湖明珠”山水湖濱城市的鮮明地方特色。

登上“善賈橋”,隔湖水北望,便是無錫最大生態公園——渤公島水利環保生態主題公園。半月形條木親水觀景平臺和圓型大理石小廣場構築的水上“承露臺”中央,新建壹尊“張渤治水”大型石雕,讓遊客們緬懷張渤這位神話傳奇人物,體現太湖兒女世世代代不忘漢代朝臣張渤根治五進而湖水患善舉的濃濃情懷。

自東至西,遊完千米長堤,駐足“善賈橋”頭,極目東眺,只見步道寬闊、林木幽幽、堤岸彎彎、石橋起伏,蠡堤景觀為遊客盡情觀賞蠡湖旖旎風光,深情品味孕育了燦爛吳越文化的蠡湖水景,增添了視覺空間感、景色層次感和景觀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