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陸九淵的詩句 1.關於陸九淵好問的名言
關於陸九淵好問的名言
陸九淵的名言
1.學能變化氣質。
2.不可自暴自棄自屈。
3.聞善而慕,知過而懼。
宋·陸九淵《陸象山集·語錄》。慕:仰慕.敬仰思幕。這兩句大意是:聽到別人有美德,就對他仰幕;知道自己有過錯,就感到害怕。仰慕別人的美德,就會向他學習;害怕自己有過錯,就會驚懼面悔改。這兩句是化用了《論語·裏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的句意。可引用以自勉或贊揚那些從善如流,知過而改的人。
《陸象山集·語錄》
4.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
宋·陸九淵《語錄》。這兩句大意是:治學最可擔憂的是提不出疑問,有了疑問就有了進步的基礎。這是壹條勸學格言。它警示學者應帶著懷疑的眼光治學,不能使學問停留在前人的水平上,而應該在懷疑中發現問題,解決同題,有所創新,有所前進。~指出,學習中“有疑”與“無疑”是衡量學者是否學會了治學,是否能有所成就的壹個標尺,這個主張很有見地。今天的學者仍可書於座右,奉為科律。
《語錄》
5.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6.人惟患無誌,有誌無有不成者。
7.精神不運則愈,血脈不運則病。
8.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
宋·陸九淵《讀書》。涵泳:深入體會,此指沈浸玩味於詩書之中.這兩句大意是:讀書壹定要杜絕忙忙,壹目十行的毛病,應該沈浸在書中,反復咀嚼、品味,這才能體會出無窮的興趣與意味來。此名句用壹正壹反的句法闡明道理,贊成什麽,反對什麽,壹目了然。這是屬於說理的詩句,但使人不覺得它在說理,其語言自然通俗,猶如與人談心,而詩味悠遠,耐人玩味。
《讀書》
2.誰知道南宋人生陸九淵的詩詞有什麽
陸九淵(1139年—1193年),字子靜,號象山,漢族,書齋名“存”,世人稱存齋先生,江西撫州市金溪縣陸坊青田村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1] 宋明兩代“心學” 的開山之祖。陸九思之弟。主要詩詞作品如下:
蟬
風露枯腸裏,宮商兩翼頭。壯號森木晚,清嘯茂林秋。
書劉定夫詩軸
人生不更涉,何由知險艱。觀君壹巨軸,奚啻百廬山。
初夏侍長上郊行分韻得偕字
講習豈無樂,鉆磨未有涯。書非貴口誦,學必到心齋。
酒可陶吾性,詩堪述所懷。誰言曾點誌,吾得與之偕。
疏山道中
村靜蛙聲幽,林芳鳥語警。山樊紛皓葩,隴麥搖青潁。
離懷付西江,歸心薄東嶺。忽念饑歉憂,翻令發深省。
贈化主
學佛居山林,往往儀狀野。道人翩然來,禮節何爾雅。
職事方惽惽,言論翻灑灑。安得冠其顛,公材豈雲寡。
應天山
我家應天山,山高數萬丈。上開園池美,林壑千萬狀。
山西有龍虎,煙霞耿相望。寒清漾微波,暖翠團層嶂。
天光入行舟,野色隨支枝。吾黨二三子,幽賞窮清曠。
引興谷雲邊,題名巖石上。碧桃吹曉笙,白鶴驚春漲。
送勾熙載赴浙西鹽
平分浙江流,東境浮海角。其民仰魚鹽,久已困征榷。
麥禾與桑麻,耕鋤到墝埆。往歲比不登,場圃幾濯濯。
荒政勞廟謀,賑廩開數數。饑羸不待飽,***感君澤渥。
仁哉覆育恩,所惡吏齷齪。教詔彌諄諄,聽受只藐藐。
何知國與民,足己肆貪濁。流離且未還,已復事椎剝。
按察殊未曾,聖主獨先覺。重貽宵旰憂,顧盼求草犖。
君固岷峨英,懷抱富荊璞。邇來奏對語,朝陽鳴鷟鸑。
鏘然歷帝聰,簡記諒已確。外臺適虛席,妙選出親擢。
此節豈輕受,委寄重山嶽。除音九天下,眾論靡瑕駁。
攬轡首越山,青萍方在握。送君無雜言,當不負所學。
挽石子重
古重百裏長,寄命謀托孤。今以京秩授,糜至無賢愚。
州家督版帳,殿最視所輸。況乃積弊久,宿負堆文符。
老奸乘倉皇。陰拱為師模。民窮斂愈急,吏飽官自臒。
天子為焦勞,宵旰思良圖。高選部使者,庶使德意敷。
石君在薦剡,聞者皆歡愉。不知何方民,雕瘵遲君蘇。
君丞固安日,歲旱當蠲租。縣白如故事,守怒牢睢盱。
賴君爭之力,意得所請俞。揭數授裏正,俾後不可渝。
又嘗宰尤溪,吏輩初闚{闚規換俞}。首以財匱告,欲辟侵民途。
君乃治稅籍,弊蠹窮根株。簡易以便民,上下交相孚。
民自不忍負,豈復煩催驅。關征且損數,孰謂儒術迂。
使家得此人,黃屋何憂虞。惜哉不及用,重使吾嗟籲。
鶯
巧囀風臺急管,清逾石澗回溪。好去枝枝驚夢,無人心到遼西。
子規
柳院竹齋茅店,雲蕪風樹煙溪。聽徹殘陽曉月,不論巴蜀東西。
簡朱幹叔諸友
利名風浪日相催,青眼難於世上開。何事諸君冒艱險,杖藜來入白雲堆。
3.有關陸九淵的名言,越多越好,要快
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萬物皆備於我
萬世之前,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萬世之後,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學茍知本,六經皆我註腳
發明本心
先發明人之本心然後使之博覽
墟墓興衰宗廟飲,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易簡功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沈。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辨只今
若乃後世之詩,則亦有當代之英,氣稟識趣,不同凡流。
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
切於日用
明父子君臣夫婦昆弟朋友之節,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以事父母,以和兄弟,以睦族黨,以交朋友
4.有關陸九淵的名言,越多越好,要快
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萬物皆備於我萬世之前,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萬世之後,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學茍知本,六經皆我註腳發明本心先發明人之本心然後使之博覽墟墓興衰宗廟飲,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
易簡功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沈。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辨只今若乃後世之詩,則亦有當代之英,氣稟識趣,不同凡流。
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切於日用明父子君臣夫婦昆弟朋友之節,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以事父母,以和兄弟,以睦族黨,以交朋友。
5.陸九淵的古詩詞《讀書》怎樣註音
《dú shū》
《 讀 書 》
lù jiǔ yuān
陸 九 淵
dú shū qiē jiè zài huāng máng,
讀 書 切 戒 在 慌 忙,
hán yǒng gōng fū xìng wèi zhǎng 。
涵 泳 工 夫 興 味 長。
wèi xiǎo bú fáng quán fàng guò ,
未 曉 不 妨 權 放 過,
qiē shēn xū yào jí sī liàng 。
切 身 須 要 急 思 量。
譯文:讀書要註意不能慌忙,慢慢地用功去讀,才會覺得意味深長。有不明白的地方不妨暫且放過去,與自己切身相關的需要認真思考。
擴展資料:
這首詩選自《陸象山語錄》,陸象山即陸九淵,是壹位宋儒理學的代表人物。他對讀書問題見解頗多,以上這首詩就表明了他的壹種讀書方法。關於自己的讀書方法,他還說過:“如今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
陸九淵的思想接近程顥,偏重在心性的修養,他認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過於“支離破碎”。陸九淵是“心學”的創始人,其主張“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見性”,“心即是理”,重視持敬的內省工夫。即是所謂的“尊德性”。
朱熹言“理”,側重於探討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陸九淵言“理”,則更偏重於人生倫理,明代王陽明贊賞陸九淵的學說,使得陸九淵的“心學”得以發揚,因此學界稱之為“陸王”學派,實際上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
陸九淵能詩。《陸九淵集》中錄存詩作壹卷二十三首。《鵝湖和教授兄韻》雲:“墟墓興衰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易簡功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沈。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辨只今”。
詩有壹定的學究氣。其論詩尚允當。如“若乃後世之詩,則亦有當代之英,氣稟識趣,不同凡流。……今若但以古詩為師,壹意於道,則後之作者又當左次矣。”同江西詩派末流的泥古傾向是不同的。有《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
陸九淵壹生不註重著書立說,其語錄和少量詩文由其子陸持之於開禧元年(1205)匯編成《象山先生集》,***計36卷,並由其學生於嘉定五年(1212)刊行。1980年1月中華書局整理為《陸九淵集》出版發行。
6.陸九淵的遊龍虎山記古詩翻譯
宋朝 遊龍虎山記[ 陸九淵 ]
木在龍氐,金先填於亢,著雍氵君灘,月望東壁。時雨新霽,西風增涼,閑雲未歸,悠然垂陰,黍粒登場,稻花盈疇,菽粟粲然,桑麻沃然。象山翁觀瀑半山,登舟水南,宿上清,信龍虎,次於新興,究仙巖之勝。石瀨積雪,澄潭漬藍,鷺翹鳧飛,恍若圖畫。疏松翠筱、蒼苔茂草之間,石諼呈黃,金燈舒紅,被巖緣坡,爛若錦繡。輕舟帆墻,嘯歌相聞,聚如魚鱗,列如雁行。至其尋幽探奇,更泊互進,叠為後先,有若偶然而相後。老者蒼顏皓髯,語高領深;少者整襟肅容,視微聽沖,莫不各適其適。余亦不知夫小大、粗精、剛柔、緩急不齊也。乃俾猶子謙之、槱之、子持之,分書同遊者七十有八人邑姓名字於左右。
題記:作者用富有詩意的筆觸、斑讕的色彩,描繪了龍虎山的如畫景色:山下良田沃野,五谷豐盛;山中朝霞灑紅,樹木披綠,石瀨雪白,澄潭湛藍。又抒發了暢遊其中的逸情雅興:鷺翹鳧飛,輕舟互逐,嘯歌相聞,老少鹹樂,怡然陶醉。本文語言精麗,有當句對、上下句對;有單句對、雙句對。這些對句與散句錯雜運用,使名式整齊和富於變化。
作者簡介:陸九淵(1139-1192):字子靜,江西金溪人。南宋理學家。少聞靖康事(即金擄徽欽二帝之事),即有誌於恢復大事。因上陳駁回而還鄉,居貴溪象山,號象山翁,人稱象山先生。承襲程顥的主觀唯心主義而予以發揮,主“尊德性”,曾與朱熹在江西鵝湖寺論辯;開創“理學”中“心學”壹派。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7.陸九淵①,字子靜
8.C ( 2 分) 9. (每小題 1 分,*** 2 分)( 1 )長大(到)( 2 )明白,醒悟 10. 到了童年時期,(他的)行為舉止(便)不同於壹般的小孩。
( 註意“及”“異”二字翻譯, 2 分 ) 11. 四個事例:①三、四歲時,曾向父親發問“天地何所無窮際”,父笑而不答,他為這個問題費盡思索而至廢寢忘食;②讀程頤書,發現其所說的話與孔子、孟子不相類似,甚或有矛盾之處;③初讀《論語》,就對有子之言表示懷疑;④讀古書到“宇宙”二字,見解者說,忽然大有省悟(原來“無窮”便是如此啊)。 ( *** 4 分,每壹點給 1 分 ) 12. 自幼好學、善於思考、大膽質疑(懷疑精神,甚至對常人視而不見的常識發出疑問,並鍥而不舍地思考,乃至於廢寢忘食;獨立思考精神,不盲從先賢,註重自我的心得。)
(意同即可,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