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似花還似非花作者

似花還似非花作者

現代漢語拼音註音:

《shuǐ lóng yín ·cì yùn zhāng zhì fū yáng huā cí 》sòng dài :sū shì?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宋代:蘇軾

sì huā huán sì fēi huā , yě wú rén xī cóng jiāo zhuì 。pāo jiā bàng lù , sī liáng què shì , wú qíng yǒu sì 。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yíng sǔn róu cháng , kùn hān jiāo yǎn , yù kāi huán bì 。mèng suí fēng wàn lǐ , xún láng qù chù , yòu huán bèi 、 yīng hū qǐ 。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裏,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bù hèn cǐ huā fēi jìn , hèn xī yuán 、 luò hóng nán zhuì 。xiǎo lái yǔ guò , yí zōng hé zài ? yī chí píng suì 。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壹池萍碎。

chūn sè sān fēn , èr fēn chén tǔ , yī fēn liú shuǐ 。xì kàn lái , bù shì yáng huā , diǎn diǎn shì lí rén lèi 。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壹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釋義:

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無人憐惜任憑衰零墜地。楊花離枝墜地,看似無情,卻自有它的愁思。嬌柔的柳枝,就像思婦受盡離愁折磨的柔腸,那嫩綠的柳葉,猶如思婦的嬌眼,春困未消,欲開還閉。正像那思婦夢中行萬裏,本想尋夫去處,卻又被黃鶯啼聲驚喚起。

不恨楊花飄飛落盡,只是憤恨西園滿地落紅枯萎難再重綴。早晨壹陣風雨,又去哪裏尋找落紅的蹤跡?早化作壹池翠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塵土,壹份墜入流水了無蹤影。細看來那全不是楊花啊,是那離人苦愁的眼淚。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首詠物詞約作於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時為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謫居黃州的第二年。章楶,是蘇軾的同僚和好友。蘇軾的這壹首是次韻之作。依照別人詞的原韻,作詞答和,連次序也相同的叫“次韻”或“步韻”。

有人認為這首詞作於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時蘇軾與章楶同在京城,交往頻繁。但信中提到章質夫“正柳花飛時”出任巡按,則與元豐四年(1081年)四月章出為荊湖北路提點刑獄的經歷及季節特征相吻合。故定為元豐四年更為妥當。

賞析:

作者從楊花寫到柳樹,又以柳樹的風姿隱喻思婦的神態,可謂想象奇特,詠物而不滯於物。

“夢隨風萬裏,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釋義:像那思婦夢中行萬裏,本想尋夫去處,卻又被黃鶯啼聲驚喚起)”,這幾句既攝思婦之魂,又傳楊花之神。遊子遠去,思婦懷人不歸,常引起惱人春夢。在夢中,她追尋千萬裏,好像尋到了夫婿——那遊子壹樣的楊花,只是剛要相逢,卻又被黃鶯的啼叫驚醒。

從表面上看,這幾句幾乎都是在寫人,壹個女子的無限幽怨,呼之欲出。但細讀之,又不能不說是在寫楊柳。隨風飛舞、欲起旋落、似去又還,正是柳絮飄飛的情景。至於黃鶯兒,也應該常常棲息在柳梢頭。作者落筆輕靈,以自己的內心體驗抒寫楊柳,使之成為人的思想情感的載體。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釋義:不恨楊花飄飛落盡,只是憤恨西園滿地落紅枯萎難再重綴)”,作者筆鋒壹轉,由楊花的情態轉而為人的惜春傷逝之感。“此花飛盡”,是壹花之事;而“落紅難綴”,是壹春之事。待到楊花飛盡時,正是暮春時節,燦爛春光,不復重來。

這裏照應開篇“似花還似非花(釋義: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又壹次將它與花,即“落紅”作了對比。楊花即使飛盡,仍舊不是傷春者憐惜的對象。“不恨”,是承上片“非花”、“無人惜”而言。

其實,這是曲筆傳情。作者寫他人對楊花的態度,表達的仍是自己對楊花命運的關註,看似無情,實則有心。

由眼前的流水,聯想到思婦的淚水;又由思婦的點點淚珠,映帶出空中的紛紛楊花。可謂虛中有實,實中見虛,虛實相間,情景交融。

百度百科——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