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 歷史 的長河中,曾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豐富的文化底蘊,為其塑造了獨特的風景面貌,二裏頭遺址 、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和隋唐洛陽城遺址這五大都城遺址均位於洛陽。
隨著時代的發展,洛陽已成為當今中原發展的重點城市之壹,還曾先後榮獲中國優秀 旅遊 城市、全國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
洛陽的蓬勃發展,與其歷任領導班子的***同努力密不可分,李立同誌就是其中之壹。
李立同誌出生於1908年,原名李國華,江西永新人,是壹位資歷頗深的老革命家。他曾見證了祖國由弱到強的偉大征程,他19歲投身革命,曾任河南省委常委,貴州省省長,官至正部級,還曾執政洛陽。至於他究竟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還要從他參加革命說起。
1927年4月12日,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右派在上海發動了對國民黨左派和***產黨的武裝政變,大量***產黨員和愛國人士遭到了抓捕甚至殺害,我黨在上海的地下據點幾乎全部被摧毀殆盡。這場震驚中外的事件,便是“四壹二政變”。
此後,國民黨特務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抓捕我黨成員以及愛國人士,使中國的革命事業蒙上了壹層厚厚的陰影。在這危機萬分的情況下,年僅19歲的李立義無反顧地加入了中國***產黨,踏上了職業革命者的道路。
隨後,他奉命在參加了在江西永新召開的工會會議,並先後擔任了工會小組長 、永新縣小江鄉蘇維埃政府壹號首長。任職期間,他積極參與革命工作,配合各方同誌秘密發展黨員,吸納人才,為革命事業註入新的力量 。
1934年後,李立進入紅6團擔任了政治部民運部部長、中***永順中心縣委書記等職,負責從事民運工作,並跟隨部隊參加了長征。在壹次次的戰鬥中,李立逐漸沈澱下來,並逐漸成長為壹名能夠獨當壹面的優秀指揮官。
全面抗戰爆發後,他先後進入延安中***中央黨校、延安馬列學院學習。此後,他進入八路軍南下支隊擔任了政治部副主任壹職。八路軍南下支隊是壹支光榮的英雄部隊,這支部隊曾在大魯山與兩萬多名日軍展開激戰,成功打亂了日軍在大魯山的行動計劃,還在日軍和國民黨的步步緊逼下,闖過無人山,創造了種種奇跡。
1946年後,李立經歷了多次調任,先後進入鄂東區委、中央組織部、土改工作團、河南南陽等地從事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他又擔任了吉安地委書記兼吉安軍分區政委。吉安是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素有“將軍市”、“紅色搖籃”等美譽。任職期間,他堅持執行黨中央關於恢復和發展革命老區的決策方針,大力推動生產,提高經濟,為吉安的發展傾註了大量心血。
1954年,李立被調任為洛陽市委第壹書記。執政洛陽期間,他主抓人民政權和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註重經濟和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保護文物遺址遺跡,為洛陽市經濟的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
此後,他又先後擔任了河南省委常委、中南局委員、常委等職。1964年,李立又被調任為貴州省委書記處書記。此後的幾年裏,他便壹直致力於貴州省經濟的恢復與發展,並於1965年當選貴州省省長,官至正部級。
在特殊年代,李立的工作受到了沖擊,不過這並沒有剿滅他的革命熱情。在種種艱難險阻面前,他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彰顯出壹位革命前輩高尚的氣節。
2006年1月19日,李立同誌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李立同誌的壹生是革命的壹生,奮鬥的壹生,為國為民的壹生。在七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不畏艱辛,頑強拼搏,深受人民的愛戴與尊敬。他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優良的作風,值得我們永遠懷念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