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口增長模式
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影響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因素:生物學規律、社會因素(經濟發達程度、文化教育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婦女就業狀況、婚姻生育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戰爭、人口政策)、自然災害等。●但人口增長的快慢,歸根結底取決於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人口增長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傳統型):為工業革命前的人口增長模式,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初期的人口增長模式。它可分為(1)原始人口增長模式:基本特點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極低的自然增長率,它與原始社會時期,以采集、狩獵經濟為主的極為低下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2)傳統人口增長模式:基本特點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較低的自然增長率,它與手工勞動為基礎的自然經濟相適應。(非洲少數國家屬此類型)
②“高低高”模式(過渡型):表現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長率。發達國家在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屬於此種人口增長模式。從20世紀50年代起,這種模式普遍存在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導致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出現嚴重的人口問題。
③“低低低”模式(現代型):表現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三低”的現代人口增長模式。發達國家和少數發展中國家屬此類型。
4、世界和我國人口增長狀況及圖示:
世界人口增長狀況:大多數發展中國家處在“高低高”的過渡模式,發達國家處在“低低低”的現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的地區是亞非拉發展中國家集中分布區;
●中國人口增長狀況:由於計劃生育的實施,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長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過渡。
2.2 人口合理容量
1、環境對人口發展的限制性:人口發展需要消耗各種自然資源,世界人口急劇增長對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而自然資源(土地、礦產、水、森林等資源)是有限的,對人口發展具有限制作用。
2、環境承載力:壹定時期內,在維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環境、資源所能容納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續地利用資源、環境並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情況下,壹定地區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即最適宜人口數量。
●人口容量:壹定的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條件下,壹個國家或地區所能容納的最高人口數量。
它有三個特點:1)臨界性,2)相對性,3)警戒性。
壹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控制目標應該低於人口容量,並以此作為人口控制的最終警戒線。影響人口容量的因素:資源、科技發展水平,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費水平。
1.3 人口遷移與人口流動
1、人口遷移:人口移動的壹種形式,是指人們變更定居點的空間流動行為。根據人口遷移空間範圍的不同,人口遷移可以分為1)國際遷移:是指壹個國家的居民進入另壹個國家定居的現象;2)國內遷移:是指壹個國家內部的居民從壹個行政區進入另壹個行政區定居的現象。由於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是城市化和勞動力由第壹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因而,由農村到城市的人口遷移,是發達國家歷史上和發展中國家當前人口遷移的主要類型。
●2、引起人口遷移的因素:(推拉理論)
1)自然生態因素:氣候、土壤、水和礦產資源、自然災害等等
2)經濟因素: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經濟發展、城市化、區域開發、大型工程建設等)是引起人口遷移的重要原因。壹般經濟落後地區遷出率高,而發達地區遷入率較高。
3)政治因素:國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戰爭(戰爭難民)等
4)社會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種族民族等。
根本原因:人口的發展常常與自然環境、社會經濟處於互不適應的狀態,這種人地關系的不協調,導致了人口的遷移。
●3、世界和我國人口遷移的現狀及圖示
世界人口遷移的現狀:由發展中國家遷移到發達國家、從貧窮落後國家到富裕國家;從人口稠密國家到人口稀少的國家。我國人口遷移的現狀:總體表現為從農村到城市和工礦區、從內地到沿海地區、從經濟欠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主要人口流出省區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區是廣東、浙江、上海、江蘇等。原因:以務工和經商為主,多為自發性遷移。
1.4 地域文化與人口
地域文化:是指在壹定地域長時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現象。(文化=物質財富+精神財富)
外國文化與人口:文化的差異對人口發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齡、婚姻的穩定程度)和宗教對人口發展的影響很大。
中國文化與人口:生育——從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從多育多子到只生壹個;職業選擇——從“學而優則仕”到“全民皆商”;人口流動——從安土重遷到“四海為家”
2.1 城市空間結構
1、區位是指某壹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空間關系。城市的自然地理區位是指城市與周圍的山脈、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間關系。
自然因素 影響結果 原因 實例
地形 平原 大多數城市分布在平原 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交通、節省建設投資 我國城市大多在第三階梯
高原 熱帶地區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熱帶地區低地悶熱,高原地區涼爽 巴西利亞、墨西哥城
山區 城市沿河谷谷地或開闊低地分布 地表相對平坦,水源豐富 汾河、渭河、湟水谷底
氣候 氣候適宜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沿海地區 適度的降水、適中的氣溫 濕潤地區的城市比例高
氣候惡劣 荒漠區、高寒區、濕熱區的城市少 降水或氣溫條件不適宜 我國西北幹旱區城市少
河流 供水 城市常沿河分布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產用水 長江沿岸城市
運輸 河運起點和終點處易形成城市 貨物在此集聚、運轉 贛州
幹支流交匯處易行成城市 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轉 宜賓、重慶、武漢
河口處易形成大城市 河運、海運的轉換處,人流、物流集散 上海、廣州
軍事防衛 河流彎曲度較大處、河心島處建城 利用天然河面進行防衛 巴黎
城市的經濟地理區位:交通運輸、礦產資源、旅遊資源、商業貿易等政治文化地理區位:國家政策、外交、宗教、軍事、科技教育等。
城市的空間分布特點:1)人口密集地區城鎮數量多,在人流、物流集聚部位形成比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區城鎮較多,河流交匯處或大的河流入海處,往往會形成比較大的城市;3)在交通運輸樞紐處,往往會形成較大的城市;4)在歷史文化勝地、著名旅遊勝地、大規模的商品集散地和邊境口岸可能形成較大的城市。
2、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可分為商業用地、工業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機關用地、交通和其他公***事業用地、農業用地、休憩和綠化用地、水面等。
●3、城市功能分區:①住宅區: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養生息的場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區。②工業區:壹般分布在城市外圍,並沿主要交通幹線分布。③商業區:由商業街和各種商場等組成,大多呈團塊狀或條狀,且多分布於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兩側。中小城市的商業區多位於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個商業區。壹般來說,大城市功能分區復雜,小城鎮功能分區相對簡單。
西方城市結構模式: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見教材P32)
●4、中心地理論:是研究城市空間組織和功能布局的壹種城市區位理論。中心地理論提出了關於中心地、服務範圍、門檻人口等概念。(教材P34)規律:1)城鎮是周圍鄉村的中心地;2)最便於提供貨物和服務的地點,應位於區域的中心,中心地的服務範圍表現為以中心地為核心的正六邊形;3)高級中心地門檻高,服務範圍大,彼此相距遠,數目少;低級中心地門檻低,服務範圍小,彼此距離近,數目多;4)高級中心地包容低級中心地,同壹級別則相互排斥,從而構成層次分明的空間網絡系統。
2.2 城市化過程與特點
1、城市化:是指人口和產業活動在空間集聚、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表現和必然結果。
城市化的三大標誌:城市人口比重持續上升,勞動力從第壹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城市化的主要動力:社會經濟發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動力,工業化是城市化的主導力量,第三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城市化。
●2、城市化的特點:
發達國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紀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達到70%,許多國家已經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壹些大城市中心區出現衰落現象;部分商業和制造業向邊緣區遷移,形成較多的衛星城和工業區;出現城市群或城市帶。
發展中國家:起步晚,發展快;城市化水平較低;由於城市化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城市發展不合理。壹部分國家出現了“虛假城市化”的特點,即城市化水平明顯超過了本國的經濟發展階段和工業化水平,城市總體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比如南美洲;另壹部分出現了“滯後城市化”,即城市化進程顯著落後於相應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工業化進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亞等國。
2.3 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環境(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被等),使原來的生態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
1)改變下墊面性質,產生城市熱島效應,還影響周圍地區的自然 環境;2)破壞原有的河網系統,使城市水系紊亂,河道水質惡化;3)城市的生產生活汙染幹擾和破壞了地區環境生態;4)城市帶動區域發展,對所在地區自然環境產生廣泛影響
對人文地理環境的影響:1)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形成產生功能分區2)改變居民的就業方式,區域產業以非農業活動為主體,傳統農業社會演化為工業社會;3)原先的鄉村景觀成為城市景觀4)使人口和產業活動由分散到集聚,經濟開發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強5)影響和改變地方文化,促使現代文明向傳統文化的滲透,強化當地與外界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2、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原因:城市規模的無限制擴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長。
●問題:交通擁擠;環境汙染嚴重,環境質量下降;地價房租昂貴,居住條件差;失業人口增多;社會秩序混亂。
●措施:建立衛星城鎮,開發新區;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治理環境汙染,擴大綠化面積。
3、我國城市發展趨勢
1)城市經濟逐步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2)強調以人為本,註重構建和諧人居環境3)控制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治理各種“城市病”4)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現代水平5)有更多的人口進入城市或小城鎮 6)大型中心城市,增強其輻射帶動功能
3.1 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
●1、農業、礦業、工業、商業和服務業等產業活動的主要區位特點:
(l )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等):與自然環境的聯系最為密切。
(2 )礦業:與自然環境的聯系也最為密切。
(3 )工業:區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較少,受社會經濟條件影響較大。
(4 )商業和服務業:與地理環境條件關系不大,區位主要指向消費人群。
22、產業活動中的地域聯系
① 產業內部和產業之間的地域聯系方式:
生產協作:生產壹件產品,承擔著不同工序的工廠或車間之間的協作;***同為某壹種產品提供零部件的工廠之間協作。
商貿聯系:(l )區際貿易:壹國範圍內的貿易活動,是最主要的貿易方式 (2 )國際貿易:以各國間商品和勞務交換為主要內容,因各國經濟政策、法律法規的差異,受限制較多。科技、信息聯系:生產技術變革和信息技術推廣使企業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為準確把握市場動態,及時獲得技術創新的信息,企業之間、區域之間加強協作,擴大技術和信息交流。
②工業地域的形成:工業企業之間生產上存在投人壹產出聯系,空間上存在***用基礎設施和勞動力聯系,信息上存在信息交流協作上的聯系。有投人壹產出聯系的企業或自發或通過規劃集聚到壹定的區域,以滿足降低生產成本,取得較高的規模效益的需要,從而形成了工業地域。
3.2 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地域類型
1、影響農業的三大區位因素:
●自然條件:
熱量——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基本條件。它不僅制約著農作物的產量,也關系到作物種類、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農作物生產的基本條件。光照長短、強弱的地 區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農作物的地區分布。
地形——地形影響水、熱、光照條件,不同的地形類型適宜發展不同類型的農業平原 地區宜發展耕作業,山地宜發展林業、畜牧業。也因自然條件的垂直分異,可以發展立體農業。
土地——土地資源是最基本的農業生產資料。土地資料是有限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價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接近城鎮的土地適宜於發展城郊農業和高效農業。
水分——是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水分條件較好的地方可以發展水稻生產和淡水養殖,水分條件較差的地方適合經營旱作農業或牧業。
●科學技術因素:包括勞動力、技術裝備、生產技術、種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會經濟條件:
市場——市場因素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農產品生產規模和類型。
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的發展,使市場的影響在地域上擴大。
國家政策——政府制定相應的政策,直接幹預農業生產。
2、農業地域類型
① 農業地域類型:是指在不同的地區,利用當地的優勢條件,發展各具特色的農業生產,並在地區之間開展商品交換所形成的農業經營單位或地域單位的組合。它是農業生產分工在地域上的具體表現。
② 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按生產對象分為種植業、畜牧業和混合農業;按投入狀況分為集約農業和粗放農業; 按產品用途分為自給農業和商品農業。
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有:水稻種植業、商品谷物農業、混合農業、大牧場放牧業、熱帶種植園農業、乳畜業、地中海式農業、熱帶雨林遷移農業等。
③ 主要糧食作物生產的地域分布
●水稻:主要分布在東亞、南亞、東南亞等降水豐富的地區。區位因素有地形、氣候、勞動力、生活習慣等。
小麥:耐寒耐旱,氣候適應性廣,主產區位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區。主要種植國家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中國、法國等,是壹種旱地作物。分冬小麥和春小麥兩種。區位因素有氣候、市場需求、生活習慣等。
玉米:北美洲種植面積最大,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區位因素有氣候(雨熱同期的氣候)、市場需求(常做飼料)、國家政策等。
3. 3 工業區位因素與工業地域聯系
1、●運輸、土地、集聚對工業區位的影響
運輸:為了節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土地:土地資源是有限的,且不可移動的。對於占地較多的工業企業來說,土地供給 狀況和地價的區域差異,顯得十分重要,是僅次於運輸因素的工業區位因素。
集聚:指由於靠近其他經濟活動而使生產成本降低的外部經濟因素。相關產業的集聚, 壹方面能夠節約運輸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處理廢棄物;另壹方面可以開展協作,促進技術創新,提高資源利用率。
2、 影響工業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印象就可,考試中可能滲透到)
自然資源:諸如礦產、土地、水、生物等資源。資源型工業直接受制於區域的自然資源狀況。
自然條件:主要是指工業布局區域的地質、地形、氣候、水文、植被等狀況,以及有無大的自然災害。如大型工廠不宜布局在地形起伏大、自然災害頻繁的地區。
社會經濟因素:包括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基礎設施狀況、交通運輸條件、勞動力供給,以及投資環境與經濟政策等。
生產技術因素:包括生產設備與工藝、從業人員素質與科技開發水平等。如高科技產 業應當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比較高的地區。
市場因素:日益變化的市場需求,對於工業生產的影響越來越大。工業生產直接面向 市場,工業企業靠近消費地,有利於及時和準確地把握市場動態。
環境生態因素:工業生產不僅輸出工業產品,同時還會排放汙染物和廢棄物。在工業布局的過程中,要努力減少工業生產對環境生態的破壞,嚴格控制工業區對居住區和其他城市功能區及生態環境的幹擾。●(工業企業微觀布局原則:有大氣汙染的工廠應設置在居民區最小、風頻的上風向地帶,或與常年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有水體汙染的工廠,汙水排放口應該遠離水源地及河流上遊;汙染越嚴重,越應遠離居民區;居民區和工業區之間最好用綠化帶或水面隔離。)
信息和知識因素:信息化已經成為推動工業化的重要力量,信息(市場信息、科技開發信息、人才信息等)對企業作用十分重大。
●主要的工業布局類型:原料地指向型(制糖、水產品、水果加工等)、動力指向型(有色金屬冶煉)、市場指向型(食品、印刷、家具、瓶裝飲料、石化等)、勞動力指向型(紡織、服裝、家電裝配等)、技術指向型(電子、飛機制造等)。
3.3、工業聯系和工業區域
① “投人壹產出”工業生產鏈的含義
工業生產各工業部門之間往往存在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形成“投人壹產出”工業生產鏈。
② 工業區位條件變化對工業轉移、工業集聚的影響
●世界制造業重心不斷產生轉移:英德→德美→美日→東亞與拉丁美洲的壹些國家與地區(我國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灣地區為重點)。
●隨著發達國家工資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傳統工業區面臨日益沈重的環境壓力,部分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的明顯改善,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由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東南亞的壹些國家和我國沿海地區,現已發展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業地區。高質量的產品、迅速創新的產品和高度專業化的服務,仍由少數發達國家維持著壟斷地位。
3.4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交通運輸與聚落形成的關系: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於開展商貿活動,通常會形成較大的居民點。
2、 交通運輸與聚落空間布局的關系:在古代,北方以陸路(馬車)為主。聚落往往在陸路幹道附近。南方以水運為主,聚落臨水分布;在現代,聚落多沿鐵路和公路線發展,如鄭州、石家莊、徐州等。
聚落空間形態:北方因地形平坦開闊,聚落布局多呈團塊狀,形態比較規則,道路呈棋盤式。南方河網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鐵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態多呈帶狀
●3、交通運輸條件的變化對城鎮發展、興衰的影響:壹個地區交通運輸條件的變化,會給這個地區城市的布局和發展帶來很大影響。京杭大運河的開通運行,帶來了揚州、濟寧、聊城等城市的興旺發達。而當運河嚴重淤塞,京滬線建成,這些城市迅速衰落。鐵路沿線的城市常能迅速發展壯大(如石家莊、徐州、株洲、懷化、格爾木),並逐漸形成由若幹城市構成的經濟中樞地帶(如隴海壹蘭新沿線經濟地帶、京九鐵路沿線經濟地帶、京廣鐵路沿線經濟
地帶)。
4、交通運輸與商業網點分布的關系:交通主要是通過影響人流和物流來影響商業布局的。便捷的交通運輸,有利於商品的運輸和銷售,也有利於人流的集散,從而有利於商業網點的形成。
4.1 環境問題的概念與類型
1、環境問題是指人類過度開發利用資源和環境的情況下發生的環境破壞或環境退化,從而危害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和發展的所有問題。按環境問題的性質可分以下四種:
●環境汙染問題:大氣汙染、水體汙染、土壤汙染、、噪聲汙染、固體廢棄物汙染等。
●全球性環境問題:酸雨、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等。
●生態破壞問題: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
●自然資源衰竭問題:森林、草原、礦產等資源的減少和破壞。
2、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部分資源趨於枯竭,人均資源擁有量減少;生態破壞,生物多樣性受損;環境汙染,人類生存環境質量下降。
4.2 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
●古代主要人地關系思想:古代的環境決定論、人定勝天、天人相關論。
●現代人地關系思想:環境決定論、可能論、和諧論、可持續發展思想。
4.3 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基本內涵
1、●可持續發展概念: 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核心思想:健康的經濟發展應建立在生態可持續能力、社會公正和人民積極參與自身發展的基礎上。
●追求目標:既要使人類的各種需要得到滿足,個人得到充分發展,又要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不對後代人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威脅。
2、●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發展的觀念、公平的觀念、環境的觀念、權利的觀念。
4.4 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 (此部分內容要細讀教材)
1、控制人口規模:減輕人口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協調人口發展與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關系。
2、轉變發展模式
① 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以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品產量和提高消費水平為目的。後果:使人類的社會生產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形成壹種不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使人類陷人嚴重的資源、環境危機。
② 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強調環境承載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礦藏等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改變傳統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汙染”為特征的發展模式,通過引人市場機制,平衡需求與供給的矛盾,以實現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減少經濟活動所造成的環境壓力和資源消耗。
生態工業:生態工業是按生態經濟原理和知識經濟規律組織起來的基於生態系統承載能力、具有高效的經濟過程及和諧的生態功能的網絡型進化型工業,它通過壹定的方法使物質和能量多級利用、高效產出或持續利用。
循環經濟: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壹個“資源壹產品壹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其特征是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質和能源要能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