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平衡的條件經常賬戶與資本賬戶的余額相等。
拓展知識
國際收支平衡,指壹國國際收支凈額即凈出口與凈資本流出的差額為零。即:國際收支凈額=凈出口-凈資本流出;或BP=NX-F。在特定的時間段內衡量壹國對所有其他國家的交易支付。如果其貨幣的流入大於流出,國際收支是正值。
此類交易產生於經常項目,金融賬戶或者資本項目。國際收支平衡被視作壹國相關價值的另壹個經濟指標,包括貿易余額,境外投資和外方投資。
基本概念
1.定義:壹國在壹定時期內,全部對外往來的系統的貨幣記錄。
2.含義:對外往來:壹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交易。系統的貨幣記錄:以交易為基礎,包括交換、轉移、移居以及其他根據推論而存在的交易,都應折算成貨幣來進行測量。“流量”概念:壹年內的變量變動的數值。“事後”概念:“壹定時期”是指過去的壹個會計年度,是對已發生事實的記錄。
調節機制
壹國國際收入等於國際支出時,稱為國際收支平衡。壹國國際收支的狀況主要取決於該國進出口貿易和資本流入流出狀況。
當壹國國際收支處於不平衡狀態時,市場機制可以進行某種程度的調節,但這種調節的力度有限,特別是在固定匯率制度下。政府作為宏觀經濟的管理者,在很多情況下要實施不同的宏觀經濟政策以彌補市場對國際收支平衡調節力度的不足。
但是在不同的匯率制度下,其所實施的不同的宏觀經濟政策收到的效果也不同。下面分別分析在浮動匯率制度和固定匯率制度下壹國國際收支平衡的調節機制與政策效應。
壹、在浮動匯率制度下的國際收支平衡的調節機制與政策效應。在浮動匯率制度下,由於匯率是隨著市場變化自動調節的,因此,無論國際收支是處在順差還是逆差狀態,市場機制都會自動對國際收支進行調節。
二、固定匯率制度下國家收支平衡的調節機制與政策效應。固定匯率制度條件下,匯率主要不是由市場來調節的。在本幣波動較大時,政府為維護固定匯率,都會主動采取幹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