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是壹個流傳千古的傳說。大禹的精神是可貴的,作為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也是極具典型性的。以下我整理了二年級語文《大禹治水》教學反思(精選9篇),歡迎閱讀。
二年級語文《大禹治水》教學反思 篇1《大禹治水》這篇課文是壹個古老的神話傳說,應該來說,關於他的教學設計也很多。不同的教材中都有這篇課文。我在建構我的教學設計之前,閱讀了其他教材中的《大禹治水》的課文。
在教學設計中,我貫穿的是兩條主線:
壹、使大禹這個人物鮮明而且立體、多維。
二、把對於二年級學生至關重要的說話訓練抓住,使課堂教學顯得紮實有效真正為學生發展使用漢語服務。
同時第二條主線更可以推動第壹條主線的明確。同時,文中的字詞教學又不能放棄,它是年段目標中的重點。
因此,開篇的關於水的成語的引導,洪水氣氛的渲染、成功的引導,讓學生走進了文本,走進了主人公,讓學生的脈搏和作者的脈搏壹起跳動。“千辛萬苦”的拓展想象,數字的深究討論,幫助孩子提煉生活、豐富想象,重新構建原有的知識儲備,學生通過想象,可以進壹步體會大禹的辛苦、無所畏懼和大公無私的精神。通過兩次概括:大禹是壹個英雄,為後文“偉大英雄”的理解打下伏筆,理解文末稱他為偉大的英雄,回扣課題也就水到渠成。同時“治、制”的區分運用,考驗著學生對漢字的字義理解。
雖然整堂課緊湊而且環環相扣,但上下來仍有超時,究其原因還是教師過渡語的精煉程度不夠,思考以課堂流程和大問題的把握為主。同時在某些環節中,學生的回答呼之欲出時,還是不能急於給出簡明的答案,應由學生品悟。最大的收獲是,在有些教學環節中,教師做好兩手準備還是非常必要的,沒有充分的預設就沒有課堂的精彩。教學機智也來源於充分的預設。當妳面對是未知數的學生時,還是解讀學生的思維入手,打好有準備的“仗”!
二年級語文《大禹治水》教學反思 篇2《大禹治水》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壹個民間傳說故事:古時候,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壹個民間傳說故事:古時候洪水泛濫成災,百姓過著悲慘的生活,大禹用疏導的辦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終於制服了洪水讓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通過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感受到他“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從大禹“走遍千山萬水,吃盡了千辛萬苦”“挖開九條大河,劈開九座大山”的描寫中體會到大禹的頑強意誌。
在教學第壹自然段中,讓學生觀看洪水泛濫的情景,讓他們直接感受當時的狀況。並在動畫情境的渲染下提問:在這滔滔的洪水中,妳仿佛看到了什麽,聽到了什麽?讓學生在想象中,再現故事發生時的生活場景,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繼續播放洪水泛濫的情景,讓學生說說看了以後的心情如何。這主要是為朗讀作好情感的鋪墊,再讓學生通過讀來釋放自己的感情。第壹自然段的教學將畫面與音樂良種刺激融為壹體,更好地激發了學生對語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並且通過讀來表現起內心的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新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課文第二自然段用簡練的幾句話敘述了大禹治水的經過,教學中,我先出示壹組詞語:走遍、挖通、察看、引導、劈開,讓學生按順序排列壹下,從而揭示大禹治水的全過程。並緊扣“千辛萬苦”、“千山萬水”、“走遍”、“察看”等重點詞語引領學生細細品讀從而理解和體會大禹治水的艱辛和他的吃苦精神。
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未對“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個故事做具體的描述,對這個自然段的理解,為了避免個別太過現實的孩子說出“他不愛妻子和孩子”而誤導其他孩子。我先出示了三過家門而不過的有關資料,讓學生進壹步感受到大禹的奉獻精神。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讓學生放聲朗讀,說說心情如何,為什麽。學生可能會說:老百姓過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並分組與第壹自然段作對比朗讀,這樣安排,與第壹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鮮明對照,加深學生對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後出示大禹像,引讀最後壹句話:從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傳。師述:讓我們記住這位偉大的英雄——(學生接:大禹),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無私奉獻的偉大英雄——(學生接:大禹)。課堂氣氛調動起來了,學生對大禹的崇敬之情達到高潮。有意識地把思想教育融於語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隱而不晦,使學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後提問:如果妳是老百姓,妳想對他說些什麽呢?小朋友可能會說:“大禹,妳辛苦了。大禹,妳真偉大!”言語的發源來之於具體而深刻的情境,在壹片喜慶祥和的氛圍中,在情動於中而形於外的境界裏,進壹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二年級語文《大禹治水》教學反思 篇3在進行本課教學時有三個環節給了我觸動。
壹、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將識字教學與遊戲、活動結合起來,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枯燥為有趣。所以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初讀課文後,認讀字詞時采用了“大轉盤”的遊戲,將學生的'識字行為寓於愉悅的遊戲之中,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玩中識記,突破了識字難點;在學寫生字、識記字形時,把競爭機制引入到教學中,采用“爭當識字大王”的形式開展“識字擂臺賽”,讓學生互相交流記憶生字的好辦法,互相啟發,***同識字,這樣,識字在學生的心目中不再是枯燥的讀和寫,他們在娛樂中掌握了字的音、形、意,從而提高了自主識字的能力。
二、寫字教學
在寫字教學中我讓學生分成小組,互相評價彼此的字。鼓勵學生多發現他人的優點,並鼓勵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如:劉爽的字寫得非常工整,尤其是“撇”寫得特別舒展,如果能夠寫得稍微小些,讓占格不那麽擠就更好了。因為學生不只需要教師對自己的評價,那是壹種師生間的交流,他們更需要同齡人的評價,即生生之間的溝通。這裏互評的設計,不但為了使學生學會正面評價他人,更提高了課堂的參與度。
三、討論
大禹是壹個怎樣的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看法,只要是合理的,都應該給予鼓勵,讓學生從壹年級起就敢於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鼓勵個性化發言。孩子們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說出了這些詞語:聰明(因為他看小孩遊戲就想到了治水的辦法)、善良(幫助老百姓治水)、堅強(不放棄治水)等。然後我又讓學生各自帶著對人物的理解,再次通讀本組文章,讓他們在讀中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意思。
二年級語文《大禹治水》教學反思 篇4本文是壹篇古代傳說,是壹個流傳千古的童話故事。課文主要講了大禹為了治水,三次經過家門都沒有進去,具有壹心為公,無私奉獻的犧牲精神。
在教學第壹自然段時,引導學生理解什麽是“滔滔的洪水、害得老百姓無家可歸”學生說出了字面意思後,我有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進行了口語訓練。我說:“在咱們生活中,有沒有害得老百姓無家可歸的事件發生?”學生略思考,便想到了 5。12 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樹大地震,並用自己的話,結合第壹自然讀進行了口語訓練,我想,文中出現的重點詞如淹沒、沖到、無家可歸等無需再講,學生也理解了這些詞的意思。通過這種教學,使我認識到,雖然只是二年級的學生,但他們已經有了對社會的認識,他們是壹個活生生的個體,對事物已經有了自己的認識,見解。聽了學生舉的事例,我心裏面感到非常高興。
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我教學的另壹個亮點是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收獲。通過朗讀,感悟大禹制服洪水的艱辛,體驗老百姓對這位治水英雄的感激。
不足之處:在課堂上,朗讀占用了大量的時間,而重點的字詞引導學生認識的時間少。以後我會特別的註意。
二年級語文《大禹治水》教學反思 篇5《大禹治水》是壹個流傳千古的傳說。大禹的精神是可貴的,作為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也是極具典型性的,可是,作為二年級的學生,理解課文所要頌揚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達的特點,還是有壹定難度的。
由於學生缺乏對洪水感知的實際經驗,因此無法體會到百姓無家可歸的悲慘情景,情境創設從壹開始就有障礙。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讓老百姓無家可歸”這壹課文內容,我讓學生在讀完第壹自然段後,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心情”然後,再輔助以視頻加深、鞏固印象,讓學生從視覺上直觀的了解洪水的可怕與危害。
在禹治理洪水的過程中,教案通過“他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仔細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帶領老百姓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九座大山,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說明大禹為治水付出了艱苦的勞動,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這是全文的關鍵句,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吃盡千辛萬苦、走遍千山萬水、挖通、劈開”等關鍵詞讓學生反復朗讀體會,以及個人談感受等形式,從學生感悟到禹治水的艱苦與不易。
同時,這壹教學內容是全文中最為困難的壹部分,學生不能理解“千辛萬苦”這個詞語中所包含的深刻含義,從而也就感受不到禹這個人物的個人形象,體會不到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所以,能讓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之下結合生活實際,發揮想象力是最為有效的方法。這壹環節的教學,我認為設計還是比較流暢、到位的,我設計了用動畫理解“挖通”“劈開”,讓學生直觀的掌握了這壹部分的內容。
禹在治理洪水中發生的感人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其中最廣為流傳的壹個。如果從煽情,調動課堂氣氛這壹角度來說,這壹小節是個很好的切入點,於是,我采用創設“情景對話”這壹方式來進行教學。問學生“如果妳就是禹的兒子,妳想問媽媽什麽呢?”“如果妳是大禹,妳會怎麽說呢?”利用師生的交流,來對禹的個人形象進行概括和提升——禹壹心撲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顧大家,是個無私奉獻的人。
反觀自己的教學,我深有感觸,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還需要不斷努力和改進:
第壹,對教材分析還應更加深入地鉆研,這樣才能使教學設計合理有效。沒有深入的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只有對文本反復鉆研,才能體會文本的精華,從而生發出屬於自己的東西。
第二,應該嚴格遵守“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這壹要求進行,教師在教學中只扮演壹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學生能回答的,教師壹定不能代為回答,壹定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做教學的主人。教師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習方法,體現學生的學。這壹點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必須要改進的。
第三,規範教師的語言。說話時應該盡量簡煉,評價語應該盡量多元化。
第四,要關註課堂的生成。在課堂上,隨時會有學生靈光的閃現,如何抓住學生的這些語言,將它們與理解文本很好地結合,這也是我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仔細研究和學習的。
總之,這堂課帶給我很多的啟示,也為我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和歷練,希望我能從中得到更多地提高。
二年級語文《大禹治水》教學反思 篇6我今天執教的是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壹篇課文——《大禹治水》。這是壹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課文講述了大禹十三年堅持治理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開通河道,治水成功,為民造福的故事。全文語言精練,結構清晰。我們知道,部編版教材是圍繞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織閱讀單元,這篇課文所在的第六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偉人”,意圖讓學生了解古代先賢的豐功偉績;隨單元安排的語文學習要素是借助詞句,了解課文內容。因而在教學中,既要引領學生感受先賢心系百姓的奉獻精神和疏導治水的智慧,也要借助詞句,了解課文內容,練習講述故事。“借助詞句,了解課文內容”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在前面的第壹單元和孩子們正在學的第三單元中老師已經初步有所訓練,本篇課文中出現的“小泡泡”,提示用“聯系下文”的方法了解詞語的意思;課後習題又建議采用“先根據生字構字特點及語境猜壹猜,再查字典去驗證”的方法了解詞語的意思。
基於此,我本節課的教學首先竭力想緊扣語文要素:以借助關鍵詞句,了解課文內容展開教學。對詞語的學習我想不僅引導孩子能夠理解,更希望能幫助孩子掌握理解的方法。本課的“泛濫”、“災難”、“擋水”、“到處奔走”、“疏導”、“安居樂業”等是關鍵詞,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遇到這些詞語,我鼓勵學生觀察字形、結合語境、大膽猜測,再嘗試通過聯系上文、聯系下文、查字典、借助近義詞、拆分詞語再合並等方法讓孩子了解詞語的意思,掌握理解的方法,多角度、多層次地訓練,培養學生理解詞語、積累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
其次,在領悟人文主題方面,我主要是指導學生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去朗讀故事、講述故事,例如:抓住“十三年”、“三次”、“壹次”這組數字以及“到處奔走”等詞,引導學生先提取具體信息,再展開想象,接著通過朗讀表現課文內容,最後指導學生借助提示講述故事。在語言實踐中逐步體會大禹心系百姓、無私奉獻的精神。
在朗讀教學中,我適當發揮教師範讀的作用,盡量想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朗讀練習,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但是由於課堂容量過多過滿,這壹點沒有能落實到位,非常遺憾。
此外,結合本冊教材出現的“快樂讀書吧”欄目,聯系到本課故事選自於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讀本《山海經》,我在課前課後都進行了推薦閱讀,課前通過談話,提示學生讀壹本書要關註到哪些基本信息,嘗試根據書名去猜測故事內容,激發閱讀興趣;課後結合本課訓練重點,提醒孩子閱讀不忘理解詞語的方法。以期讓孩子初步形成壹個課內外緊密結合的閱讀體系,掌握讀書的策略和方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二年級語文《大禹治水》教學反思 篇7《大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這篇課文講的是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作鬥爭,最終獲得了勝利。他“三過家門而不入”,壹心壹意為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讓學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艱辛,感受體會大禹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我在教學中以文本內容和有關大禹治水的資料相結合進行講解,拓展延伸。
教學導入時創設情境,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鳴,所以我先出示了壹組洪災的圖片,讓學生來談談看了圖片以後的感受,然後體會洪水給老百姓帶來的災害,感受老百姓“無家可歸”,痛苦至極的生活,最後引出治水的英雄“大禹”。在講解大禹治水經過時,特別抓住“十三年、到處奔跑、多次經過家門卻沒有進去看壹看”體現出治水工程的浩大、艱辛。在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個故事時,我出示了壹組填空,讓學生從這壹組數字中來體會大禹的公而忘私。學習第四自然段,用“治水成功後,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會怎樣感激大禹?”這壹問題引導學生在小組之間相互說壹說,再請小組代表來說壹說,讓學生暢談自己情感。同時,我讓學生談談大禹名字中“大”的含義。結合板書與課文內容,使學生的體驗再次提升。
這節課讀的形式有自讀、品讀、齊讀、指名讀,我覺得在今後的教學中必須在品讀上更下功夫,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從而更加體現學生的學。
二年級語文《大禹治水》教學反思 篇8《大禹治水》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就是為了百姓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大禹歷盡千辛萬苦治理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最後成功制服洪水的故事。總體來說本節課的講授很完整,整個流程的銜接合理自然,教學目標基本上也都達成了,既讓學生們了解了治水的過程,理解了文章的重難點句子,也讓他們理解體會到了大禹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為民的精神。
在講授課文之前,我先請同學們觀看了壹則關於洪水爆發的短視頻,看過了滔滔的洪水淹沒了農田,沖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無家可歸,為後邊理解課文中描寫洪水的兇猛,災難的巨大奠定了基礎,也幫助了學生從側面進壹步體會禹治理洪水的決心,朗讀起來更加的動情。尤其是講授“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時,許多孩子們眼睛裏都含滿了淚水,讓我十分驚訝與欣慰,驚訝的是我的孩子們竟如此的感性,欣慰的是我的朗讀能夠吸引孩子們,使他們認真投入傾聽。
但是在課堂伊始,我讓孩子們自由朗讀課文,卻出現了齊讀的狀況讓我始料未及,針對這個情況,我及時著重進行了評價強調,引導孩子們區分齊讀和自由讀的區別,避免下次出現同樣的情況。另外就是,課堂上對孩子們回答的評價語還是不夠具體,我更多使用的是“理解的真到位”、“感悟的真深刻”這類話語,而沒有具體結合學生的回答去評價,在關註學生具體到個人的這壹方面還需要加強。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需要多聆聽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多請教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吸取精華轉化為適用於自己課堂的東西,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二年級語文《大禹治水》教學反思 篇9我所上的內容是《大禹治水》的第二課時,是在解決了字詞之後,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壹起品讀,探究課文內容。
壹、治水前
我通過詞語復習導入新課,讓學生通過洪水、泛濫、毒蛇、猛獸等詞語進行畫面聯想,從而引出第壹自然段,同時圖文結合,展示出洪水泛濫的畫面,讓學生體會老百姓生活的痛苦,從而明確治水的迫切。
二、治水
首先是請學生自己默讀課文,並思考文中講了哪兩個人治水用了什麽樣的方法,用了多少時間,最後結果怎麽樣?接下來又拎出文章中分別講鯀和禹治水的自然段再次講解,同時還設計了練習環節,這樣雖然把治水過程講得非常清楚詳細,但由於內容上多有重復,顯得拖沓累贅,花去了很多時間。隨後請學生說壹說這壹連串的問題。之後,通過讓學生找出可以看出,大禹是怎樣壹個人的關鍵詞句,並且說壹說大禹是怎樣壹個人,讓孩子們對大禹的做法進行思考,從而理解他心系百姓,無私奉獻的精神,對大禹產生敬佩之情。
三、治水後
學生說出大禹治水後的變化,並完成下面表格,同時思考洪水被治理好之後,百姓過上了怎樣的生活。讓學生知曉是大禹治好了水,讓百姓們過上了安居樂業,幸福的生活。隨後,我安排了壹個復述課文的環節,這個環節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著實高估了孩子們對課文的掌握程度。應該放在下壹個課時更為合理。最後進行總結,梳理結構,讓學生對整節課的內容更加清晰明了。還安排了隨堂練習,讓學生對壹些知識點進行鞏固。
這堂課我旨在把課堂還給學生,由教師引導拋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找答案,說出答案,從而能夠更深刻理解課文內容,鍛煉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但整節課讓學生讀得太少,導致很多同學無法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讓學生回答問題環節,盡管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後,老師都給予了及時的評價,但評價語單壹,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通過這節公開課,我深刻體會到了臺上壹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含義,要上壹堂好的公開課,首先教師不僅要有紮實的基本功,還要關註到每壹個學生;既要設計好這堂課的每壹個環節,同時還要有應對課堂突發狀況的教學機智。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工作生活中要多學習,多思考,多鍛煉,在關註學生的同時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成為壹名優秀的老師,上出高質量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