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壯族人眼裏,喜鵲是壹種吉祥鳥,在人們的心目中是喜慶、吉祥、好運的象征,所以每當有喜事的時候壹般要穿黑色的衣服,在娶親的這壹天,就算新娘不喜歡黑色,也要穿黑色的嫁衣。
壯族多壹夫壹妻制家庭。過去,“女娶男嫁,夫從妻居”曾經較為盛行,後來過渡到“從夫居”的父系家庭為主。直到近、現代,壯族農村地區仍普遍存在婚後“不落夫家”的習俗,新娘出嫁那壹天,由十來個同輩姐妹陪同到新郎家,有的地方當天婚禮過後即回娘家。
有的地方新娘與同輩姐妹壹起在新房中歌唱達旦度過新婚之夜,次日壹起回娘家。以後逢農忙或節日才到夫家勞動幾天。壹般要到二、三年後或懷孕後才長住夫家。這種文化現象被認為是壯族婚姻制度從“從妻居”到“從夫居”轉變進程的壹種過渡形態。
擴展資料:
“炮火”入洞房
壯族的壹種婚俗。迎親那天新娘要經過“炮火”的洗禮後才能進門入房。這個婚俗,在廣西田陽縣玉風等壯村流行。新娘來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沖鋒”進門的準備,因為在門口、廳堂、洞房等三個地方分別由七八個男青年組成的“炮火”組,手拿著串串鞭炮等著新娘過來。
當新娘將要靠近門口時,“炮手”們點響鞭炮,形成道道“火墻”,擋住新娘的進路。如果是膽小的新娘,這時只好退卻在門外,再等第二次“沖鋒”。“炮手”們也總結勝利的經驗,做好第二次的“阻擊”準備。可以說,新娘不經過兩三次的“沖鋒”是進不了門的。
圍觀的客人,裏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新娘經過苦戰躍進門口,來到洞房門前,這是難通過的最後壹關,因為“炮手”要放“火炮”。這時,聰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偵察”,乘“炮火”稀疏時夾著新娘跳到洞房裏。
頓時歡聲雷動,祝賀新娘“旗開得勝”。婚宴後到掌燈時分,客人們還要觀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門“挑水”。新娘將把水缸挑滿,這是在考驗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這樣,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百度百科-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