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四年級語文《蟋蟀的住宅》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蟋蟀的住宅》教學反思

 身為壹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壹,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麽教學反思應該怎麽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蟋蟀的住宅》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語文《蟋蟀的住宅》教學反思1

 《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是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壹篇觀察筆記。在文中,法布爾介紹了自己觀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建築住宅的才能。作者在文章中大量采用了擬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動比作人的活動,想象非常豐富,語言十分風趣。從課文的字裏行間,我們能感受到作者是通過長期深入的觀察才發現了這壹昆蟲世界中不為人知的秘密。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壹是學習作者認真觀察事物的方法,激發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二是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富有情趣的語言來表達的。教學本課的重點是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通過重點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上課時,我主要圍繞解決“這是壹只怎樣的蟋蟀?從課文中哪裏看出來的?”這壹問題展開,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這壹問題來理解文本。反思這節課,雖然相較於之前的課學生的表現有了明顯的進步,但還是出現了諸多問題:

  壹、課前準備還是不夠充分。

 雖然在設計前置作業和教案的時候準備了很多,但是還是沒有深下去,沒有準確把握這節課的重難點,沒有站在整體把握課堂節奏的基礎上來上課。上課的時候課堂操控出現了問題,字詞部分用時太長,結果導致課堂顯得頭重腳輕,沒有節奏感。因此我駕馭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同時,由於課前對學生掌握情況的不了解,導致我不能靈活地處理課上出現的緊急情況,學生出現的錯誤沒有給予及時的糾正,這對於學生來說本節課基礎知識的掌握就不夠紮實。對於本課的難點我處理的也不是很到位,利用課上來解決不僅耽誤時間,而且學生也沒有做到全員參與,因此不如放到課前小組的研討學習當中去,上課的時候直接呈現研討得出的結論,這樣學生的參與度提高了,學的也紮實,而且也大大節約了課上的時間。

  二、課堂不夠緊湊。

 壹直以來我上課存在著壹個問題就是老師缺乏課堂上的激情,由於老師的情緒太平緩,沒有感染到學生,所以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沒有參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活動,再加上課上缺乏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壹堂語文課儼然上成了討論課。同時,面對學生討論出來的結論,我也沒有很好的放到全班交流,因此思考就變成了幾個人的思考,沒有做到全員參與到課堂思考當中來。作為老師,我沒有很好地教給學生正確的表達自己觀點的方法,面對孩子們回答出來的零散的問題,我也沒有及時地幫助學生理出壹個清晰的結論,所以學生依然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討論上,沒有深入理解思考,這是作為課堂操控者的壹個很大的失誤。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應該加強對學生個人朗讀的指導,教給他們正確的讀書方法、批註方法以及正確與同學交流的方法,抓住字和篇的教學,培養學生體會、反思、運用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紮實地學到知識。

 結合本節課出現的問題,在今後的備課過程中,我應該再仔細研讀教材教案,不僅要備教材,更得備學生,真正把備課深下去。提高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盡最大努力爭取讓學生在課堂上既能動起來朗讀、背誦、書寫,又能靜下來思考、傾聽、感悟,這樣動靜結合的課堂才是能夠促進孩子紮實地學到知識的課堂。當然,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和我的學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我相信,只要努力,就壹定會有收獲。

四年級語文《蟋蟀的住宅》教學反思2

 今天,上課面臨了又壹次考驗, 書記推門聽課了!其實,上周書記就計劃著聽我的課,但是我好幾天沒有講課,課後,我第壹次找領導評課,終於見識到了,政治老師的思想教育能力。年輕人要熱愛自己的崗位!

 關於這節課,有如下反思:

 1.題目書寫不規範。我寫題目時空出了 “蟋蟀”兩個字,想讓學生來寫,起到壹個強調作用。但是,書記說不合規範,強調字詞應該用別的方式。

 2.字詞介紹完畢後,寫《優化設計》時,有點心急。希望學生壹下寫正確。

 3.課前準備不充足。前壹晚家裏沒有網,早上因為幫英子姐,也沒有時間完善課件,開課前我進行了說明,並在第二課時補上了圖片欣賞部分。但是,書記說,這是課堂突發事件設想不足,誒。

 4.進步之處是,我可以利用壹張圖片,壹句壹句引導出難以理解的部分內容。

四年級語文《蟋蟀的住宅》教學反思3

 每壹篇文章中都滲透著濃厚的情感,甚至每壹個字中都代表著作者不同的感受,代表著它深刻的用意。不論在什麽樣的文章,最容易理解的或者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文字中所透出的情感。但是在課堂上,我們經常把重點放在了“悟情”上,而對於作者用何種方法表達出來的這種情感經常被忽略。下面就以《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為例,反思自己的閱讀教學。

  壹、字裏行間總是情

 《蟋蟀的住宅》是法國著名昆蟲家法布爾寫的壹片觀察筆記。文中介紹了蟋蟀住宅的特點和蟋蟀是怎樣建造自己的住宅的。課文壹開始就寫到“它的出名不光由於它的唱歌,還由於它的住宅。”開頭就引起了讀者極大的興趣。此時,學生會不由自主地想“它的住宅在什麽地方?”“是什麽樣子的?”等等。通過和其它昆蟲的對比,讓我們感受到了蟋蟀和其它昆蟲的不同:它要慎重的選擇住址,並且不利用現成的洞穴,要自己壹點壹點的挖掘。它的“不肯隨遇而安”,到底是為了什麽,它又是怎樣的不肯的?這無疑成了課上同學們討論的焦點。而這壹點也正是蟋蟀的個性所在。課文在描寫蟋蟀住宅外部的特點時寫到:“當四周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作者把蟋蟀的叫聲說成彈琴,讓我們感受到這座住宅不僅僅是安全舒適,而且還有休閑娛樂之功能。當四周都已經靜悄悄時,蟋蟀就彈起琴唱起歌,來享受它的美麗生活。這也證說明了作者對於蟋蟀極其喜愛的感情。在描寫蟋蟀建造住宅的文字中,作者通過“扒、搬、踏、推、鋪”這幾個字,及其蟋蟀不斷修正的過程,滲透出了作者對於蟋蟀的敬佩之情,壹只小小的蟋蟀,不但不肯隨遇而安,而且還這樣努力、不辭辛苦的建造自己的住宅,真是讓人心生敬佩。從初秋到深冬,蟋蟀壹直在這樣不停的建造和修整,也更加的說明了小蟋蟀堅持不懈的精神品質。因此,作者不禁發出感嘆說蟋蟀的住宅是壹個偉大的工程。而這所有的壹切都源於作者對於它的特殊感情。從文中我們知道作者小時候就喜歡捉蟋蟀,去餵養它們,而就是因為這份喜歡,才有了研究蟋蟀的這種行為。

 《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中,到處都能發現作者字裏行間透露出的對蟋蟀的喜愛與敬佩之情。當學生自己帶著對蟋蟀的濃厚興趣來學習課文時,也就很容易的掌握了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如何建造這項偉大的工程了。

  二、情到深處看表達

 於永正曾經說過:“文章壹旦被選進語文教材,成了“課文”,它就具有了雙重意義:壹是內容意義,而是形式意義。學生學習它,不但要了解寫的是什麽,而且要知道作者是怎樣寫的。文字這個載體本身就是學習的對象。”也就是說,當我們拿過壹篇文章來之後不但要了解文章寫的內容,更重要的是知道作者如何把這寫內容寫出來的。

 《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中,從題目我們就可以看出作者將蟋蟀的洞穴說成“住宅”明顯是將蟋蟀當作人來寫,文中像這樣的詞句還有很多,比如“唱歌”“彈琴”“專家”等等,都通過用擬人的修辭方法來表明了作者對於蟋蟀的喜愛之情。在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寫到:“蟋蟀和它們不同,它不肯隨遇而安。” 為了說明這壹點作者通過與其它昆蟲進行比較,準確的運用“慎重”“壹點壹點挖掘”等詞語來說明。在描寫蟋蟀建造住宅的過程時,不但恰當的使用壹系列的動詞來描寫,而且這些擬人化的動作,更容易讓人產生***鳴,加深理解。

 而在課堂上對於這些表達上的知識點,極少涉及到,只是重視學生對於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上進行的不斷地努力引導,學生只體會到了文字表面上所蘊含的情感,並未深入的思考,作者是怎樣寫出來的這些內容。當學生稍體會到壹些住宅的特點時,就蜻蜓點水壹樣,繼續著自己的 “教案之旅”,並未考慮到學生對於語言表達上的感受。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除了體會字裏行間的情感之外,還要去尋覓遣詞造句的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明白文字表達的重要性。

  三、讀寫結合自成文

 在體會文章感情的基礎上,去深入思考作者是如何寫出這些內容的,即作者在遣詞造句上的特點,這樣更加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不僅要學會,而且要會學。”在學習目標上不能只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更應該重視能力目標。比如,在《蟋蟀的住宅》中的住宅特點中,我們就要重視學生的思維訓練。文中將蟋蟀住宅的特點描寫的詳細具體,但是需要用個別詞語概括的說出來,就需要壹種訓練和引導,可以先抓住壹句話進行舉例說明如何概括其特點,然後放手給學生充足的空間去思考,進而概括出其他特點。讓學生學會如何概括提煉文章的內容。另外,在蟋蟀建造住宅的過程中,作者描寫的極為具體,我們仿佛能看到蟋蟀那忙碌的身影,而這些都源於作者準確地運用了名詞和動詞。而作者為什麽能夠寫的如此的生動、具體呢?主要原因在於作者長期細致地觀察,而這種觀察也正是我們現在學生習作中所缺少的,學生不知道如何去觀察壹件事物,不知道整體和部分之間的關系,往往只抓住了壹項內容,語言枯燥乏味。因此,在進行本次教學之後就要讓學生明白,要想把壹件事物(事情)寫詳細,就要耐心地、細致地去觀察,這樣才會有所發現。學以致用,“學”就是為了“用”服務的。所以,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讀寫訓練,將文中學到的觀察方法及其表達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當中,寫壹篇觀察筆記,就會有不俗的表現。

 作為語文學科,我們到底要教給學生什麽,我想不是短短的文字當中所包含的感情,而是作者如何用這樣生動的文字將濃濃的感情包含到其中的。語文學習是壹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受益終生的是作者在文中所用的表達方法,而要做到這壹點,就需要我們教師對教材進行更加深入的解讀。

四年級語文《蟋蟀的住宅》教學反思4

 本學期的聽評課活動又開始了,我在四年級二班執教了部編本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11課《蟋蟀的住宅》。語文組的所有老師對我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聽評課指導。

 《蟋蟀的住宅》是壹篇說明性的科學小品,是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壹篇觀察筆記。作者懷著對蟋蟀的喜愛之情,用擬人的手法,具體介紹了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住宅的經過。對蟋蟀的吃苦耐勞和不肯隨遇而安,作者是十分贊許的。編者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之壹就是學習作者認真觀察事物的方法,並激發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教學重點是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課文主要通過重點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所以在本節課中,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這上面,以期達到選編本課文的目的以及突出教學重點並進行落實。

 《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我在本堂課中,我努力做到有效教學,在課前有充分的準備;在教學中也有豐富而創新的教學智慧,包括互動、指導、等方面的智慧。學生做到了積極主動愉快的學習。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我抓住了題目中的“住宅”,激起孩子的學習興奮點,提出問題:什麽是住宅?我們人類住的地方叫“宅”,動物住的地方應該叫“窩、巢穴”等,蟋蟀是壹種昆蟲,為什麽住的地方也叫住宅呢?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這樣的引入既富有童趣,也表達了作者對蟋蟀的喜愛之情,讓學生在拓展中積累,在比較中感受作者的感情。

 這次的聽評課,我以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是如何建造的作為這堂課的重點教學內容,並註重文章內在的聯系。從文本來說,主要寫了住宅特點和修建兩個方面。我“以學定教”,重點研讀住宅特點,略學習修建過程。如在學習住宅特點時,學生發現蟋蟀的住宅具有朝陽、傾斜、幹得快的特點,我就順勢引導學生將上下文聯系起來學,發現段落之間的聯系,感悟小蟋蟀舒適的住宅和他的不肯隨遇而安、慎重選址密不可分。

 在課堂上,我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好好地去欣賞住宅,對住宅做進壹步的了解和新的發現,在不斷的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這是偉大的工程,情感的升華。我在引導學生默讀課文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在體會蟋蟀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時,我讓學生讀出自己在課文中的關鍵句子,並說出自己的理解:對於壹般的昆蟲來說,只能找到壹個臨時隱蔽的藏身之地就滿足了,而蟋蟀不同,他不願利用現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擇址,自己壹點壹點挖掘。這讓讓學生明白了照應課文的題目,為什麽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稱為“住宅”。課外學習文中的表達方法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這都是在想方設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的過程。正因為學生有了主動參與的意識,課堂顯得和諧並充滿生命的活力不僅如此,在課中我還註意了及時捕捉學生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其他孩子紛紛效仿等。

 本堂課中有許多不足之處。在課前,我預設了大量的問題,並針對學生有可能提出的問題想好了如何繼續的對策,另外課堂設計的教學內容過多,取舍問題沒有下夠心思,致使在講住宅修建部分的時間稍微緊了點,以致其中的小練筆沒有進行,而且還拖了堂。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將小練筆插入其中,這樣就能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有機結合,就能更好地讓學生領會作者的寫作手法。

四年級語文《蟋蟀的住宅》教學反思5

 《蟋蟀的住宅》是壹篇語言十分風趣的筆記,昆蟲學家法布爾在文中大量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動比作人的活動。

 教學成功之處:

 壹、抓題眼“住宅”,激發興趣:

 本文的題目比較新奇,揭題之後的質疑,可以在學生心目中設下懸念,引發探究的興趣。利用動物和人類的“住宅”的聯系及區別,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說說各種動物住處的稱呼,比如:圈、窩、廄、欄、巢、洞等,喚起學生故有的知識,讓學生在拓展中積累,在比較中感受作者的感情。

 二、從“住宅”入手,了解特點:

 在學生細讀課文時,我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讀懂的文字旁邊寫上見解和感悟。標記出不理解的句段並提出問題。小組交流並解決問題、老師歸納關鍵疑問。根據小組交流的情況,老師歸納出具有***性的重點問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它是怎樣選址的?它的住宅有什麽特點?蟋蟀是怎樣挖的?他的住宅為什麽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我循著作者的思路,在學習“住宅特點”這壹部分,我出示課件“住宅圖”,讓學生勾畫描寫住宅特點的語句,通過讀句子,說特點,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有些住宅特點,課文直接告訴了我們;有些特點,我引導學生要聯系上下文,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以理解和概括。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積極地用心體驗、思考、歸納,通過學生匯報交流、師生評價,壹生不肯隨遇而安的蟋蟀將活生生地出現在學生面前。

 三、品語言特色,突出重點:

 法布爾的出色成就不僅在昆蟲學上,還在於文學上。本文雖然是說明性的文章,但更是壹篇優秀的'文學作品,課文中的語言乍看平實,其實文章涵蓋著作者濃濃的情懷。文中許多詞語和句子都寫得別有特色。比如:“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這句話我要求學生們反復閱讀,運用上下文的互相比照的方法加深理解。結合體會段中的“臨時”“隱蔽所”“得來不費功夫,棄之毫不可惜”等體會“不肯隨遇而安”所表達的豐富內涵。就這樣讓學生在“字字珠璣”中品味語言精妙,感受這了不起的小生命以及作者、我們對這小生命的敬佩。從蟋蟀住宅的外部和內部兩方面的特點來感受蟋蟀的聰明才智和建造出這樣的住宅簡直是壹個奇跡,所以說它是偉大的工程壹點也不誇張。

 存在不足及整改措施:

 1.讀課文的形式不夠多樣化、缺少新意,課堂討論參與範圍較窄,發言者相對比較集中,大部分孩子依然屬於“沈默的大多數”。

 2.教學時間分配不盡合理。存在前緊後松的現象。

四年級語文《蟋蟀的住宅》教學反思6

 《蟋蟀的住宅》是小學六年制第七冊第二組中的第三篇課文,是19世紀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壹篇觀察筆記。作者懷著對蟋蟀的喜愛之情,用擬人的手法,具體介紹了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住宅的經過。對蟋蟀的吃苦耐勞和不肯隨遇而安,作者是十分贊許的。學習這篇課文,在讓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並註意把這些方法運用到習作實踐中去。要讓學生學習作者認真觀察事物的方法,激發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富有情趣的語言來表達的。因此,在這節課上,我嘗試“自主探究,點撥啟導,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鉆研文本,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運用。

 1、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導入,自主探究。

 我讓同學們誇贊自己的住宅,既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拉進學生於老師之間的距離。知道寫住宅要寫什麽,從而導入課文蟋蟀的住宅。讓學生細讀課文,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讀懂的文字旁邊寫上見解和感悟。標記出不理解的句段並提出問題。小組交流並解決問題、老師歸納關鍵疑問。根據小組交流的情況,老師歸納出具有***性的重點問題。如:法布爾為什麽不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稱作“巢、洞、窩”,而是把它稱作“住宅”呢?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它是怎樣選址的?它的住宅有什麽特點?蟋蟀是怎樣挖的?他的住宅為什麽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我循著作者的思路,帶著學生好好地去欣賞住宅,對住宅做進壹步的了解和新的發現,在不斷的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這是偉大的工程,情感的升華水到渠成,而不是給學生壹個“偉大工程”的結論,要學生去論證這個結論。這樣就極大的尊重了學生的主體,真實地做到了讓學生自主探究。

 2、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的過程。

 讀是閱讀教學最基本的方法,這節課我是非常重視讀的。除此之外,我還運用了多種讀的方法。

 比如在聯系上下文讀、對比讀中抓住關鍵詞品“隨遇而安”。蟋蟀不肯隨遇而安,這壹點和大多的昆蟲不同,那麽蟋蟀是怎麽做的?其他昆蟲又是如何做的呢?誰能聯系上下文並結合自己讀課文的體會說壹說“隨遇而安”的意思?反復讀“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這壹句,妳還能體會到什麽?

 在讀思議結合中,讓學生用自己的住宅和蟋蟀的住宅作比較,用柔弱的工具建造不壹般的住宅,從而體會作者為什麽說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贊美蟋蟀,體會作者的寫作情感。學習作者的仔細觀察,仔細研究的寫作方法。激勵學生去發現、去研究。

 今天的講課,由於自己的緊張,還有對學生的陌生,有些地方疏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學生討論後交流太少,導致學生課堂不夠活躍。這次講課是對自己的壹個鍛煉,也是壹個挑戰。在今後的工作中要鍛煉自己的應變能力,積極的參加各項活動,使自己自如的駕奴課堂。

四年級語文《蟋蟀的住宅》教學反思7

 這是人教課標版四年級語文第七冊第二單元——觀察與發現主題單元的壹篇課文,而蟋蟀,是我最喜歡的壹種昆蟲,學校操場的草地上可以經常看見,也應該是每位學生喜聞樂‘道’的,因而,我選擇了這壹課參加學校的公開課比武。

 為了上好這壹課,我做了大量的準備。首先我再次熟悉課文和教參,翻閱以前多次上這課的記錄,回憶學生昔日的表現,還上網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努力尋找新的突破點進行創新教學。在重難點確定好之後,我給這壹課設計了兩課時:第壹課時,我主要是教學生字,讀通課文,了解作者;第二課時抓住課文內容,突破重難點,讓學生既能輕松學到知識,又能學到作者的觀察方法。可怎麽突破重難點呢?我考慮必須要將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之中。而要將學生帶入課文情境,直觀的課文教學錄像和課件應是首選。於是,我又在網上進行了大量的搜索,“皇天不負有心人”,還真讓我找到了壹個生動清晰的全文動畫教學錄像。接下來,我開始認真的設計第二課時教案:開始怎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擯棄了以前帶實物上課的教法,選擇以出示蟋蟀叫的錄像開頭,然後質疑課題,輻射全文,自然過渡到課文的教學重點上。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兩個重點,我把前面在網上找到的全文動畫教學錄像分割成了兩部分,即蟋蟀住宅的特點和蟋蟀建宅過程,引導學生邊看邊思考前面提出的問題,看完錄像後,讓學生再次進行文本閱讀,進壹步尋找答案,在交流時,我並不滿足學生找到的答案,而更註重他們讀後的感悟,設計了“從這裏妳能體會到……讀出了什麽,妳是從課文哪裏知道的?”這樣的既緊密聯系文本,又啟發學生思維的話語,努力突破重點。為了突破難點,我除了精心設計啟發式教學語言外,還設計了模仿蟋蟀,在音樂聲中進行動作體驗和角色轉換,廣告創意的環節,同時還自己制作了壹些課件,如:為了讓學生理解“偉大的工程”壹詞,我在網上搜索了長城、鳥巢、頤和園、天壇、人民大會堂等建築物的的圖片制作了直觀精美的幻燈片,這樣的壹些教學設計,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真正的進入文本,入情入境,在快樂體驗中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課的最後,除了簡短的總結外,我還設計了壹個跟著熟悉的音樂齊唱《蟋蟀和蟬之歌》的收尾,目的是照應開頭,整體歸納,進壹步突出重難點,激發學生對蟋蟀喜愛和敬佩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學習蟋蟀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