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聰明機智少年的故事:
1、文彥博灌水取球
文彥博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聰明過人。 壹次,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壹不小心,球掉進壹棵大樹的樹洞裏去。
小朋友嘗試伸手進樹洞取球,可是樹洞太深,怎麼也摸不到底。怎麼辦呢?小朋友們妳壹言我壹語的,都想不出辦法來。他叫小朋友幫忙提來幾桶水,把水壹桶壹桶往樹洞裏灌,不壹會,水就把樹洞給灌滿了。皮球也浮上來了!
2、諸葛恪得驢
孫權經常和大臣開玩笑。諸葛恪六歲時,值東吳筵會,恪隨父諸葛瑾(諸葛亮之兄)在座。諸葛瑾臉長,孫權令人牽壹驢來,用粉筆書其面曰:“諸葛子瑜”。眾皆大笑。恪趨至前,取粉筆添二字於其下曰:“諸葛子瑜之驢”。滿座之人,無不驚訝。
3、曹沖稱象
曹沖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沖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悅,即施行焉。
4、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於庭,壹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水迸,兒得活。
5、甘羅
甘羅(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楚國下蔡(今安徽潁上)人,從小聰明過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羅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政治家。他祖父甘茂,是秦國壹位著名的人物,曾12歲時擔任秦國的左丞相。
“將門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導下,甘羅從小就聰明機智,能言善辯,深受家人的喜愛。後來、甘茂受到別人的排擠,被迫逃離秦國,不久就死於魏國。甘羅十二歲時,就投奔到秦國丞相呂不韋的門下,做他的才客。
當時秦國企圖聯燕攻趙,打算派大臣張唐出使燕國,張唐卻借故推辭。呂不韋無計可施,那時年僅十二歲的甘羅,就對國事了如指掌,甘羅自告奮勇願去勸說張唐赴任。呂不韋開始不大相信他,甘羅理直氣壯地說:“從前項橐7歲就做了孔子的老師,我現在已經12歲了,妳就不能讓我試壹試嗎?”呂不韋只好答應了他的要求。
甘羅驅車去見張唐,說:“當年武安君白起就因為不服從應侯範雎的命令去攻打趙國,被應侯攆出鹹陽,死在杜郵。現在文信侯的權力比應侯大得多,妳違抗他的命令,看來妳的死期不遠了!”壹席話嚇得張唐乖乖答應出使燕國。
甘羅又征得呂不韋的同意,按照秦國擴大河間郡的意圖到趙國去進行遊說,他針對趙王擔心秦燕聯盟對趙國不利的心理狀態,大加攻心。
說:“秦燕聯盟,無非是想占趙國的河間之地,您如果把河間5城割讓給秦國,我可以回去勸秦王取消張唐的使命,斷絕和燕國的聯盟。到那時妳們攻打燕國,秦國決不幹涉,趙國所得又豈止5城!”
趙王大喜,忙把河間5城的地圖、戶籍交給甘羅。甘羅滿載而歸,秦國不費壹兵壹卒而得河間之地,秦王就封12歲的甘羅為上卿,並把當年封給甘茂的土地賞給他。 由於當時丞相和上卿的官階差不多,民間因此演繹出甘羅12歲為丞相的說法。
由此可見甘羅的才智,不但同齡人不可比,就連壹般成人也不如,神童也!
6、元嘉
北朝時有個叫元嘉的孩子,因為能在同壹時間進行多件事情,被稱為神仙童子。
元嘉曾做過這樣的表演:雙手均拿著筆,左圓右方的畫著,口中則壹字不漏地背誦文章,同時也能準確無誤地數著正在吃草的羊群數目。
他的腦子也沒有閑著,正構思著壹首五言詩,並用腳夾著筆把這首五言詩工工整整地寫在在地面的紙上。他同時做著這六件不同的事,每壹件都完成得非常好,目睹者無不驚訝萬分。
7、老子
年幼論禍福
李耳,字伯陽,又稱老聃,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老子標準像想家之壹,是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後人稱其為“老子”(古時“老”字的讀音和“李”字相同)。
李耳十多歲的時候便很有見識。當時楚國征服了宋國,聲勢浩大,李耳卻說:“這不壹定是件好事。楚國以前弱小,所以沒有人註意,才得以休養生息,發展壯大。現在打了勝仗,樹大招風,從此就不得安寧了。”
壹年之後,發生了楚晉城濮之戰,楚國慘敗。人們記起李耳的話,都認為他有未蔔先知的神力。周襄王要李耳傳授其未蔔先知的本領。李耳說:“我並非未蔔先知。世間的事物,都有內在的規律;壹切事物都是相輔相成,可以互相轉化的,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周襄王很佩服,就留李耳在朝中做官。
8、方仲永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還不曾認識書寫工具,某日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詫異,便借鄰居的給他,他立即寫了四句詩,並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全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壹宗族人為內容,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但後來他被自己的父親毀掉了。
9、蔡文姬六歲能辨弦音的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東漢末年陳留圉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蔡文姬自小就能詩善文,尤好琴瑟之音。
六歲那年,文姬纏著父親要他教她彈琴,蔡邕於是先彈壹曲。但由於彈奏時用力過猛,不小心把第壹根弦彈斷了,自己還沒察覺,照彈不誤。
文姬卻馬上聽出說:“父親,您彈斷了第壹根弦!”蔡邕嚇了壹跳,女兒從來都未學過彈琴,甚至連琴都未摸過,怎麽就聽得出他彈斷了第壹根弦呢?蔡邕繼續彈著,故意把第四根弦彈斷。文姬又立刻辨出:“父親,您又把第四根弦彈斷了!”蔡邕這才相信,女兒的確無師自通,掌握了音律。
蔡文姬後來在父親的指導下,琴藝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