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年貨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麽

年貨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麽

古代交通不方便,物資比較缺乏。為了壹年壹度的春節歡樂,家家戶戶在節前10天左右準備過年的食物。

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壹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古時人們把辦年貨叫趕集,就是大家約定俗成地在固定時間、固定場所進行的貿易活動的俗稱,年集是壹年中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壹次,壹般在舊歷新年前臘月二十五。

歷史:

置辦年貨,這個習俗已經很久了,最早或可追溯至漢代。漢代作為中國史上第壹個較為穩定的大壹統時期,那是初壹被定為壹年的開始。但是那時,人們來辦年貨的樣數還不是很多,頂多是買點爆竹,包包餃子。

唐時,人們登門拜年,手上都要拿著“拜年帖”。宮廷裏,是皇帝用赤金箔禦書“普天同慶”,賜予大臣;而民間則改用梅花箋紙,寫上祝福。這時,梅花箋便成了唐代時興的“年貨”。

《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場景,基本上可以看出宋朝過年時的繁華景象,也正是從宋朝開始,年貨從數量到質量上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