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蘇格蘭裔美國人帕特裏克·亨利壹七七五年三月二十三日於殖民地維吉尼亞議會演講中的最後壹句: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翻譯是由清·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哥哥豈不聞歐美人嘴唇皮掛著的話說道:‘不自由,毋寧死’。”
歷史背景
18世紀中葉,北美要求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面對這種情況,英國政府軟硬兼施,采用各種手段,力圖維持它與北美殖民地的宗主國關系。殖民地某些人由於在利益上與英國有聯系,主張效忠英國;有些人對未來誰來統治他們漠不關心,他們願意向任何壹方出售商品,誰給的價錢高就賣給誰。還有些人對於反抗英國感到悲觀,極力主張和解。在種種壓力下,北美殖民地獨立的步伐始終是"慢慢吞吞、勉勉強強"的。第壹屆大陸會議只字未提獨立問題,進入70年代,萊克星敦已經打響了獨立的第壹槍,獨立已擺到了議事日程上,成為人們談論的熱點問題,然而各種意見仍然爭執不休,不能統壹。
60年代,亨利就在弗吉尼亞州議會上提出了壹系列決議,堅決反對英國向殖民地人民征收印花稅。在獨立問題上,亨利更是個激進派。他主張北美殖民地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和鮮血來換取獨立,擺脫對英國的依附關系。1774年3月23日,他在弗吉尼亞州議會上發表了這篇演講。
亨利的主張明確,態度堅決,立場十分鮮明,這已為社會所知。然而這篇演講是在議會上發表的,議會是宣傳自己主張的講壇,也是政治鬥爭的場所。要使自己的主張能為眾人接受,爭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就要講究策略。所以演講壹開始,亨利並未用激烈的語調,義正辭嚴的態度,令其演講的內容充滿劍拔弩張的火藥味。而是采用委婉的態度,舒緩的語調,首先肯定了在他之前發言的幾位議員的良善用心。然後婉轉地道出自己的主張與上面幾位議員有所不同,避免驚人之舉。演說開始這種求同存異的做法,表現了亨利的政治智慧,也為下面的發言爭取眾多的擁護者打下了基礎。
在議員中,主張效忠英國的人雖有,但只是少數。對這極少數人,要靠言詞來打動他們,使他們轉變立場,幾乎是不可能的。相比之下,主張與英國妥協、避免武力中突的議員較多,這部分議員是爭取的對象。他們主張和解,反對戰爭的理由主要有兩點:壹是對英國抱有各種各樣的幻想;二是認為英國武力強大,自己勢單力薄,萬壹戰爭爆發,後果不堪設想。對此,亨利看得很清楚,他的演講就是針對著保守派和溫和分子的,因而演說在內容上緊緊扣住上述兩點,壹步步詳細闡述,壹段段逐層批駁,最後歸引到結論上來:"唯壹的出路只有訴諸武力,求助於戰爭之神。"演說內容的安排,體現了亨利的政治策略,也說明了壹篇演說的結構,要受到演講者追求的政治目的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