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較長只列個楔子
〔蔔兒蔡婆上,詩雲〕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須長富貴,安樂是神仙。老身蔡婆婆是也,楚州人氏,嫡親三口兒家屬。不幸夫主亡逝已過,止有壹個孩兒,年長八歲,俺娘兒兩個,過其日月,家中頗有些錢財。這裏壹個竇秀才,從去年問我借了二十兩銀子,如今本利該銀四十兩。我數次索取,那竇秀才只說貧難,沒得還我。他有壹個女兒,今年七歲,生得可喜,長得可愛,我有心看上他,與我家做個媳婦,就準了這四十兩銀子,豈不兩得其便。他說今日好日辰,親送女兒到我家來,老身且不索錢去,專在家中等候,這早晚竇秀才敢待來也。
1、《竇娥冤》[元]關漢卿作。寫竇娥被無賴誣陷,又被官府錯判斬刑的冤屈故事。全劇四折壹楔子。《竇娥冤》全名《感天動地竇娥冤》,此劇現存版本有:明脈望館藏《古今名家雜劇》本、《元曲選》、《酹江集》本、《元雜劇二種》本、《元人雜劇全集》本。
2、《竇娥冤》是關漢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代悲劇的代表作。它的故事淵源於《列女傳》中的《東海孝婦》。但關漢卿並沒有局限在這個傳統故事裏,去歌頌為東海孝婦平反冤獄的於公的陰德;而是緊緊扣住當時的社會現實,用這段故事,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統治下中國社會極端黑暗、極端殘酷、極端混亂的悲劇時代,表現了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和爭取獨立生存的強烈要求。它成功地塑造了“竇娥”這個悲劇主人公形象,使其成為元代被壓迫、被剝削、被損害的婦女的代表,成為元代社會底層善良、堅強而走向反抗的婦女的典型。
3、《竇娥冤》全劇為四折壹楔子,高中課文選的本劇中的前三折,是全劇矛盾沖突的高潮部分,寫竇娥被押赴刑場殺害的悲慘情景,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敗殘酷,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黑暗,歌頌了竇娥的善良心靈和反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