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長育兒心得體會分享1
時間過得真的很快,愷愷在幼兒園學習已經二年了,明年就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幼兒階段的教育宗旨是: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能養成好的生活和好的學習習慣,倒不是說要在幼兒園壹定要學到什麽知識。既想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又要豐富孩子各種各樣的知識,這並非是件容易的事,那樣對孩子包袱也重。以下是我們個人的壹些心得:
壹、註意聆聽孩子關於他自己的事
家長關心孩子,不僅用眼“看”,而且要用耳“聽”。”“聽”就是要鼓勵孩子多談自己的事(幼兒園及他身邊的事),通過“聽”聽到他的心聲從而正確引導孩子。
二、鼓勵為主、批評為輔
孩子是需要鼓勵,鼓勵就是動力。每當孩子有壹些進步時,我們都會極力鼓勵他,這樣他就會很高興,自信心大增。錯誤時,比如說謊等等,我們還是要對他嚴厲的批評。同時也會聽他為什麽要這樣做的原因,告訴他是不對的,不可以這樣做。
三、要擁有壹顆童心
和孩子在壹起,像孩子壹樣的和他玩,融入到他的世界。跟孩子壹起做壹些遊戲,做手工等等。要擁有壹顆童心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敷衍了事應付他。
以上是我在教育孩子上的壹些體會。“說說容易做做難”,我們對孩子教育往往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望老師給予更大的指教,***同讓孩子得到更大的進步。
幼兒園家長育兒心得體會分享2
目前我國城市大多數家庭的孩子,從上幼兒園起,陸續開始學習特長,內容涉及繪畫、聲樂、器樂、書法、體育項目等等,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和功課加重,尤其是到高中階段,課外特長的學習便逐漸停止。
看到周圍很多朋友的孩子曾經刻苦練習鋼琴,現今連壹首簡單的曲子都不會彈奏,數年的辛苦付諸東流,鋼琴也成了擺設,真讓人噓唏不已。
和大多數家長壹樣,我也經歷了為孩子選擇學習的特長項目、送孩子上課、陪孩子練習的艱難過程,慶幸的是,我的孩子自小學開始至進入大學,尚未放棄特長的練習,作為家長在這壹過程中頗有些心得體會。
我的孩子上幼兒園時,他的繪畫經常被貼在展覽欄裏,老師和我說過多次,認為我孩子有繪畫天分,應該上個課外班培養這方面的特長。我征求過孩子的意見,他自己沒有興趣,我也正好懶得接送,便作罷。
孩子上小學後,我感覺應該讓孩子學壹門特長,為了減少無謂的投資,我為孩子選擇了不需要購置設備的行當——唱歌,只要帶上嘴就可以練習了。從開始最初級的學唱,到後來合唱團的演員,我經歷了6年的接送過程。我的孩子很有音樂天賦,唱歌的音準、節奏、音質都非常好,但是他不喜歡唱歌,主要原因是合唱團的老師比較兇,要求很嚴格。
每次送孩子去唱歌的1個多小時車程中,他總是不停地說:“媽媽我不喜歡唱歌,我不想唱歌”。我幾乎要磨破嘴皮,苦口婆心地勸說:我理解他的感受,讓他先唱著,以後長大了如果實在不喜歡再放棄。孩子在練唱時,我壹般在教室外面邊等邊織毛衣,幾年下來織出的毛衣有好幾件。接孩子回家的路上,我還要應孩子的要求,給他準備壹堆零食在公***汽車上吃,讓他高興,以便下次還肯去。雖然孩子最後因為我出國無法接送而放棄唱歌,但是在合唱團接受了系統的樂理訓練,視譜能力非常強。
我孩子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在學校管樂隊學習長笛,他之所以同意學,是因為我許諾如果他肯學長笛就可以不唱歌。我的孩子學習長笛也很有天賦,在管樂隊十幾個學習長笛的孩子中,他是學得最好的。但是和唱歌壹樣,他也不喜歡吹長笛。
每天的練習我都要在壹旁不停地哄著、表揚著,同時還要忍受他初期吹奏時刺耳的笛聲。只要他肯堅持吹,我不計較他吹奏時的姿勢、手式,甚至他不願意跟老師學,我也同意他自學了壹年多,以便他能夠不放棄。我孩子曾跟他同學的家長說,他不喜歡吹長笛,但看在我和他爸爸的面子上每天都練習。聽到這話我非常感動,深感孩子的不容易和對家長的體諒。
為了有切身體會,我在20年開始學習長笛,剛開始吹時真是頭昏眼花渾身無力,才知孩子學習這門樂器費了多大力氣。從那之後,我以更加體諒和理解的心態看待孩子的長笛吹奏,也說了更多更肉麻的表揚和鼓勵的話。
我始終牢記讓孩子學習長笛的目的,是讓他將來多壹種抒發情感的方式,而不是培養他成為長笛演奏員。我也曾抵禦不住世俗的虛榮讓孩子考級,枯燥的重復練習差點讓孩子放棄學習長笛,現在想來挺後悔,這是不符合學習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