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10月,英國和法國在沙皇俄國和美國的支持配合下,聯合發動了新的侵華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其目的是要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他們先在廣州兩度挑起戰端,但未達到予期願望。為了對清政府直接施加壓力,就決計陳兵京城。侵略軍於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別與英、法、俄、美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壹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壹片灰燼。
圓明園位於北京西北郊。原為清代的皇家禦苑。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此後的嘉慶、道光、鹹豐三代屢有修繕擴建,歷時150多年。全園占地5200余畝,方圓20多華裏。全園建築總面積超過故宮。人們習慣上所稱的圓明園,實際上是圓明、長春、綺春(後改名“萬春”)三園的總稱,占地甚廣。圓明園是壹座水景園,水面占全園面積壹半以上。在山環水繞之中,分布著145處景觀,有些景觀的命名,直接以水為主題。如,“平湖秋月”“蘇堤春曉”“三潭印月”“曲院風荷”,都來自於杭州的西湖十景。還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廬山的“西峰秀色”,仿獅子林的“疊石迷宮”,仿瞻園的“茹園”,仿孤山放鶴亭的“招鶴蹬”等等,匯集了天下勝景和名園精華。在圓明園的鼎盛時期,這裏既是具有空前規模的皇家園林,又是清代皇帝發號施令、行使權力的統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