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並非專指壹個日子,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竈等。民間傳統上的祭竈日是臘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
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竈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壹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
小年的寓意: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竈日,又稱“小年”。傳說竈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壹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壹頭鉆到竈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竈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竈底。老百姓覺得竈王壹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於是,漢族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竈“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