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四季養生常識有哪些?

四季養生常識有哪些?

我國現存最早的壹部醫書《黃帝內經》中,已經認識到人與自然界的密切關系。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人類為了適應自然變化,必須“順四時而適寒暑”,因此,人們既要掌握自然變化的規律,又要主動地適應自然變化的規律。《素問·移精變氣論篇》指出“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順養原則。

春天,萬物生發向上,處於復蘇過程之中,於五臟屬肝,適宜升補,以調肝柔肝、順應肝臟升發元氣。

夏天,天氣炎熱,人體喜涼,這時於五臟屬心,適宜清補,以養心清火扶臟祛邪。

長夏,於五臟屬脾,宜淡補,可選用藥膳苡仁豬蹄等。

秋天,氣候漸爽但時有燥邪,這時於五臟屬肺,適宜平補,以益肺潤燥。

冬天,氣候寒冷,人體收斂潛藏,這時於五臟屬腎,適宜溫補,以原味滋腎填精、溫而不燥。

春天,天氣慢慢暖和,萬物開始復蘇,人體內的變化也與自然氣候變化相壹致,由冬季的固密收斂慢慢變為陽氣初升,所以人的活動也多起來。中醫認為,“由靜轉動、陽氣漸升”是人體在春季的重要生理變化,是“人與天應”的結果。此變化能夠正常進行則人體就健康無病,若進行得不正常則機體內的平衡就被破壞,人體就易患病。中醫還認為,春天陽氣升發,樹木萌芽,與五臟中“肝”的性質相呼應,有“在臟為肝”之說,而“肝克脾”,春季肝氣升發就會在壹定程度上影響脾的運化,所以有很多人在春季胃口不佳、飯量減少,倘若出現這樣的情況,就需要進行飲食調理。無論是比較健康的人士,還是有宿疾的患者,在春季進行飲食調養都必須順應自然與人體的變化,不能再像冬季寒冷天氣那樣進食太多厚味溫補的食物,這樣不僅會增加腸胃的負擔,而且會擾亂人體陰陽平衡,哪怕服食了厚味溫補的藥膳,也不壹定能起到補益的作用,而且很多人吃完後還有胃腸不適的反應。

夏天,天氣炎熱,萬物都處於旺盛的生長階段,人體在此時的代謝也是壹年之中最旺盛的時期。中醫認為,夏天大自然的熱氣火氣最大,人體的“陽氣”最旺盛,容易傷害心臟,出現心煩、失眠,所以夏天要留心養心安神。

長夏(農歷6月,陽歷7、8月)因為天氣炎熱或暑濕過重,容易脾為濕困,出現頭痛、頭昏,不欲飲食。夏季暑熱過盛,容易耗氣傷陰,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和陰陽平衡。養生調補方面,原則上以清補為主,所選藥膳性質偏涼或平和,以清火養陰,使陰陽平衡。甘涼、利濕清暑、少油膩為夏季常用藥膳的主要特點。人體自然喜涼爽,飲食上也多願意吃壹些清淡少油膩的食物。對於部分在夏季貪涼或過食生冷寒涼之物導致脾胃受傷、腹瀉發熱、感冒的人來說,在患病期間這些藥膳飲食就不宜過多服用,因為此時人體的陽氣已經因寒涼而受傷、不再旺盛了,清養的時候不宜太過。

秋天,天氣慢慢由熱轉涼、轉燥,人體的代謝也漸趨平緩,養生進補也要依據這些規律進行。天氣轉燥轉涼固然再無夏日炎熱潮濕之弊,令人感到舒適,但倘若轉化太快太劇烈的話,人體也會適應不了,體內的陰陽平衡就會被破壞,表現出涼燥之邪傷人為患,所以《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食”。另壹方面,秋季雖然由熱轉涼,但夏季余熱時有反復,部分人群由於夏季調理不當或受暑熱太過,到秋天後體內仍有夏季余火未消,當氣候轉燥後,變成燥火為患,出現口幹、咽燥、咳嗽、皮膚幹燥等癥狀。對這樣的情況,就需以清平滋潤為主進行調理,不宜過食煎炸動火之品。中醫還認為,秋季天氣肅殺,“在臟屬肺”,而肺為嬌臟,喜潤惡燥,無論是初秋溫燥,還是深秋涼燥,都容易傷肺致病,調理進補當以滋潤為主,並根據天氣寒溫及個人身體狀況選擇相應涼性、溫性或平性藥膳,以收到滋潤益肺,祛邪強身之效。雖然如此,但因為肺臟屬金,惡熱喜涼,故秋季養生調理藥膳還是以平性和涼性為多,溫補之品相對較少用。

冬天,天氣寒冷,“寒主收引”,人與自然相應,機體也處於收斂潛藏階段,代謝水平降低,消耗減少,吸收能力增強,所以冬季是傳統的最佳調補季節。

冬季調補的歷史在中國由來已久,其基本原則能夠歸納為四個字:厚味溫補。厚味不單是指冬季所服食的膳食味道濃郁,更是指膳食營養豐富,味道甘美。中醫認為,“厚味填精”,意指滋味濃郁甘美的飲食補充人體所需的精華營養。溫補的意思很好理解,因為冬季寒冷,陰氣盛,人體需要服食壹些溫熱性膳食來驅寒溫陽。這兩個特點結合在壹起,就是厚味溫補的冬季養生調補原則。從另壹方面看,中醫認為人體的壹切生命活動都是由元氣推動的,而元氣主要由腎化生,冬季“在臟屬腎”,“腎主藏精”,通過冬季補益腎精能夠促進元氣的生成,所以冬季調補的另壹原則特點能夠歸納為“補腎填精益元氣。”“厚味溫補”與“補腎填精益元氣”是冬季養生調補的原則,其中“厚味溫補”是從人們服藥膳的性、味方面歸納的,而“補腎填精益元氣”則是從所服藥膳的功能作用上歸納的,兩者是統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