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關於動物的知識百科

關於動物的知識百科

1 吸血蝠 它是名副其實的以血為食的類群,也是哺乳動物中特有的吸血種類。分布在美洲中部和南部,體型小,最大的體重不超過30-40克。頭骨和牙齒已高度特化,頰齒在數量和大小上都減小,是最特化的種類。上門齒特大,上犬齒成刀狀,均有異常銳利的“刀口”。臼齒小,顯然無機能,吸血蝠的拇指特長而強,後肢亦強大,能在地上迅速跑動,甚至能短距離跳躍。飛行力強。無尾,具鼻葉,因而曾隸屬於葉鼻幅科。 它們在天黑之後才開始活動,每晚定時覓食。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嗜吸鳥血,而吸血蝠則吸哺乳類血。它們降落於牛、馬、鹿等寄主附近地面,然後爬上前肢到肩部或頸部,利用其上門齒和犬齒,能切開幾毫米厚的皮膚,用舌舔食流出的血液。偶而也在家畜腳上吸血,它能不時迅速跳動,以避免寄主腳的防禦動作而造成傷害。由於吸血蝠唾液中的抗凝血劑,能使血液減速凝固而吸血相當順利。每頭蝙蝠每晚吸血量超過其體重的50%,壹只34克的吸血蝠,每晚大概吸血18克。吸血蝙蝠如此大量吸血,在壹些地區妨礙家畜生長,也由於它傳播狂犬病和其他疾病,因此它們是些令人討厭的動物。吸血蝠偶而也吸人血。

吸血蝠腎臟的機能極為有趣,它有顯著濃縮廢物的能力。吸血幅在取食後不久便排尿,迅速喪失所吸血液中的大部分水分。這樣,蝙蝠在吸血後能輕裝飛回棲息地,既可減少能量消耗,也可減少危險。回到棲息地後,繼續消化這些脫水的血液,直到形成糞塊,不再喪失水分。2 揚子鱷 揚子鱷生活在淡水裏,主要分布在我國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局部地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在生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 爬行動物曾稱霸於中生代,那時,地球是它們的天下。後來因為環境變化,恐龍等許多爬行動物不能適應而絕滅了;而揚子鱷等爬行動物卻壹直延續到今天。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征。所以,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 揚子鱷生活在水邊的蘆葦或竹林地帶,以魚、蛙、田螺和河蚌等作為食物。但有時會襲擊家禽和壓壞莊稼,加上它長相“醜陋”,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有害動物而被捕殺,所以數量稀少。揚子鱷長約2米,背部暗褐色,腹部灰色,皮膚上覆蓋著大的角質鱗片。每年10月就鉆進洞穴中冬眠,到第二年四五月才出來活動。它以卵繁殖,6月份交配,壹般七八月產卵,幼鱷9月出殼。 揚子鱷為我國特產動物。現在,人們研究恐龍時,除了根據恐龍化石以外,也常常以揚子鱷等爬行動物去推斷恐龍的生活習性。因此,揚子鱷對於人們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和研究古地質學和生物的進化,都有重要意義。我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壹類保護動物,嚴禁捕殺。為了使這種珍貴動物的種族能夠延續下去,我國還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3 指猴 原猴亞目指猴科指猴屬的 1種。因指和趾長(中指特長)而得名。

 體型象大老鼠,體長36~44厘米,尾長50~60厘米,體重2千克;體毛粗長,深褐至黑色,臉和腹部毛基白色,頸部毛特長有白尖;尾比身體長,尾毛蓬松,形似掃帚,毛長達10厘米,黑或灰色;體纖細;頭大吻鈍;耳朵非常大,膜質;除大拇指和大腳趾是扁甲外,其他指、趾具尖爪;牙齒結構象鼠,只有20枚;四肢短,腿比臂長。分布於馬達加斯加東部沿海森林。

 棲息於熱帶雨林的大樹枝或樹幹上,在樹洞或樹杈上築球形巢。單獨或成對生活,夜間活動。喜食昆蟲,還吃甘蔗、芒果、可可,在飼養條件下亦吃香蕉、棗和雞蛋。孕期不詳,2~3月產仔,每胎 1仔。取食時常用中指敲擊樹皮,判斷有無空洞,然後貼耳細聽,如有蟲響,則用門齒將樹皮嚙壹小洞,再用中指將蟲摳出。吃漿果時也是用中指將水果摳壹個洞,從中挖出果肉。

 由於指猴的體型似大老鼠,跳躍的姿式象袋鼠,取食方式又極特殊,曾被列為松鼠或跳鼠壹類,甚至另立壹目。

4 鴕鳥 鴕鳥亦稱"非洲鴕鳥",屬鴕形目,鴕科。該鳥主要產於非洲北部的沙漠草原。國內主要飼養在各大動物園內,為蓍名的觀賞鳥類.鴕鳥是當今世界上體形最大的鳥類,體長3-4米,身高壹般2.4-2.8米,體重130-150千克。雌雄鳥外部形態各異。頭較小,頸長,腿均裸露無羽,翅退化。雄性翼尖和尾端為白色羽毛,其余的羽毛均為黑色。雌鳥的羽毛灰褐色。2個趾1大1小,趾下有角質肉墊。該鳥生活在沙漠草原上。其叫聲很大,似獅吼。聽覺、視覺靈敏,常集小群活動。善奔跑,時速50-70千米,壹躍可達3.5米,這樣可以持續跑5分鐘。喜歡飲水和沐浴, 也很耐饑渴。食物主要以植物為主,也兼食昆蟲及小爬行類動物和小鳥等。

該鳥以雄鳥營巢為主,每窩產卵3枚左右,年可產卵10-13枚,卵重1500克左右。雌雄鳥***同營巢,孵化期42天左右。3年性成孰,壽命可達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