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的文明開化程度日漸提高。“技術已給我們的生活與時代帶來根本性的變化,它在各個領域的挺進已日益地改變、修正和更換著我們的環境,我們的面前呈現出壹個可供行為與選擇的迥然不同的世界”。[①]18世紀中葉的工業革命使這個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工業化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給人類帶來無限的幸福與憧憬。但是,伴隨工業化生產方式而來的不僅僅是福音,環境惡化與資源短缺已使超常發展和消費巨增的人類面臨著生存挑戰:按傳統生產方式和人類無節制的消費方式,地球提供給人類的資源能維持多久?“狹小”的自然空間還能容納多少人類生產生活所產生的垃圾、廢物、廢氣?有限的地球最終能夠承載多少日益龐大的人群?我國的環境資源危機也是與工業化相伴而生的。近代中國為實現民族的平等和國家的發展,進入了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型期,百年動蕩,內憂外患。直到中國***產黨執政,中華民族才開始了壹場艱難的工業化運動。20世紀50年代以前,我國的工業化剛剛起步,工業基礎薄弱,環境汙染問題尚不突出。50年代後,隨著工業化的大規模展開,重工業的迅猛發展,環境問題初見端倪,但這時候汙染範圍仍局限於城市地區,汙染的危害程度也較為有限。到了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高速發展,工業化進程的突飛猛進,我國的國內資源已難以支撐傳統工業文明的持續增長和當前這種高汙染、高消耗、低效益生產方式的持續擴張,環境危機已經呈現。其中,人與自然之間的危機主要表現在:資源短缺、環境汙染嚴重等等;受人與自然環境道德關系影響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危機表現在:代內不平等(當代人在利用自然和環境、滿足自身利益上的機會不平等。代內不平等主要反映在南北問題或者同壹國家內部不同地區的不平衡上)、代際不平等(我們現在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如果超過其再生速度,就破壞了其再生性,我們的後代就不能再開發利用)。
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把經濟利益作為追求的首要目標。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人們競相開發“免費”或者“低廉”的自然資源, 降低甚至規避環境成本,由此引發了環境危機。如,在青海,人們為了獲取土地上所剩無幾的“發菜”,幾乎將方圓數百公裏的植被全部毀掉;在內蒙古,由於山羊絨的高價和暢銷能夠給生產者帶來高額利潤,大片的草場被養殖的山羊破壞殆盡。正如馬克思所言,“壹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大膽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壹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壹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二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可以說,某種野生動植物被人們發現有利可圖之日,便是其瀕臨消亡之時。壹些落後或邊遠地區為盡快脫貧致富,不惜壹切手段開采本地的自然資源。例如:長江上遊川西北地區的居民濫伐森林,直接引發1998年那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20世紀90年代初在寧夏草原上,當地群眾瘋狂挖采尚未成熟的沙淇、甘草,致使幾十萬畝草原沙漠化。[②]這種為了經濟利益而破壞環境的例子不勝枚舉,造成的環境危機是不可估量的,有時是無法挽回的。人們對經濟利益的追求所造成的環境破壞,是只顧及眼前利益、本位利益,而不顧及社會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不符合現代環境道德要求的。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給人類帶來了幸福的生活,但在享受現代科技改造自然和發展經濟所獲得的好處的同時,也品嘗到了其所帶來的負效應。
總之,我們正面臨著壹場新的環境資源危機,人與自然和人與人的矛盾需要及時緩解,人類需要文明的轉型。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我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進壹步升華。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壹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人類曾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這些傳統文明的壹個突出特征是以人類中心主義為價值取向,其實質是“反自然”的。工業文明時代,奉行的是“物質消費至上,享樂至上”的價值觀。人類憑借科技的進步,采取各種手段不斷向自然大肆索取財富,忘卻了對自然的愛護和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導致了當今全球性的環境危機。[③]生態文明是人類在繼承和批判工業文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壹種可持續的道德文明。它強調人類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產成果的生活權力的同時,也應當與自然保持壹種和諧的關系,而不應當憑借手中的技術和投資,采取耗竭資源、破壞生態和汙染環境的方式;強調人類在追求今世發展與消費的時候,應承認並努力做到使後代人與自己的機會平等,不允許當代人壹味片面地、自私地追求自己今世的發展與消費,而毫不留情地剝奪後代人本應享有的同等生活、消費和發展的機會。
二、生態文明建設中環境道德的內容和作用
環境道德(也叫生態道德),即人與自然環境間的行為規範。《中國21世紀議程》將我國公民的生態道德界定為:1、所有的人享有生存環境不受汙染和破壞,從而能夠過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權利,並承擔有保護子孫後代滿足其生存需要的責任。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種享有其棲息地不受汙染和破壞,從而能夠維持生存的權利,人類承擔有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3、每個人都有義務關心他人和其它生命,破壞、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種生存權利的行為是違背人類責任的行為,要禁止這種不道德的行為。
環境道德的思想和理念。基於生態文明的環境道德強調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反對人類中心主義關於人擁有對自然的絕對的單向權力、人是宇宙之靈、太陽為人而生、星鬥為人所亮、自然為人而存、人是自然的主人、人類要征服自然等觀點;反對認為自然是無價、無主、無限的觀點;反對對自然資源進行“竭澤而漁”式的索取和掠奪。環境道德主張擺正人與自然的關系,明確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類對自然做了什麽就是對自己做了什麽,人對自然具有義務。在生態文明下,人類與自然要***同邁向未來,既不是人類統治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統治人類,而是在不斷滿足人類長遠利益的前提下,兩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相互滲透。人類在尊重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基礎上合理地開發自然,把人類的活動控制在生態系統所能承受的範圍內,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積極能動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④]
環境道德的生產觀。人們在從事生產、經濟活動時,要在追求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兼得的前提下實現生產、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要改變傳統的“原料—產品—廢品”的生產模式為“原料—產品—剩余物—產品” 的生態模式,即循環經濟模式。循環經濟是追求更大經濟效益、更少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汙染的先進經濟模式,是實現經濟增長、社會發展與自然資源有機整合的基礎,是壹種與環境和諧***生、環境友好的經濟模式,它是世界各國環境保護必然的選擇。另外,要加強生產領域的倫理約束。首先,要使企業在保護環境方面發揮重要的主導作用,特別是在推行運用環保技術方面發揮示範作用。近年來,在環境汙染日漸嚴重的情況下,生態生產技術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發展非常迅速。但是目前生態生產技術在我國企業生產中的應用還不充分,這就要求企業界能夠克服生態上的短視,使不斷進步的生態技術能夠發揮真正的效力,有用武之地。其次,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以研發“綠色產品”為主導方向。企業生產綠色產品既會體現出企業對社會的責任感,推動“綠色市場”的發育,同時也有助於推動環保宣傳教育,提高整個社會的生態意識。第三,按照“誰汙染誰治理”的原則,企業應勇於承擔治理環境的責任,不能推諉,更不能采取轉嫁生態危機的不道德的行為。
環境道德的消費觀。1994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可持續消費的政策因素》中提出,可持續消費是“提供服務以及相關產品以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使自然資源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減少,使服務或產品的生命周期中所產生的廢物和汙染最少,從而不危及後代的需求。”可持續消費要求引導人們選擇合理的生活方式。人類的生活方式通常是指滿足自己多種需求的基本樣式。隨著技術文明時代的到來,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評判也往往是通過“以個體對實物的占有量的多少和個體對實物的需求量的滿足程度評判生活質量的高低”。[⑤]這種評判導致社會出現非人道化的消費時尚,即表現為片面地強調物質消費。因此,人們應轉變消費模式和觀念,提倡綠色消費。綠色消費是“壹種以‘自然、和諧、健康’為宗旨的有益於人類健康和社會環境的壹種消費形式”。[⑥]具體說來,表現為三個方面:其壹,消費文明化。應該使消費行為成為個人發展完善的壹種手段和條件,不能將其轉化為生活的目的,要摒棄“消費至上”的價值觀念。其二,消費無害化。要求對人的整個消費活動的諸多環節——從產品的設計生產、包裝出售到被人以不同的方式消費掉,都應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汙染、破壞或將汙染、破壞降到最低限度。其三,消費適量化。也就是指建立壹種科學合理的消費結構,選擇正確的消費方式,在使人們的消費規模保持適當增長幅度的同時,提倡消費適量化。
環境道德教育是為維護人類生存和經濟持續發展所進行的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行為規範教育,是客觀的環境道德原則和規範轉化為人們個人環境道德品質的基礎,是培養人們良好環境道德素質不可缺少的重要實踐活動。《21世紀議程》指出,“教育是促進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們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的能力的關鍵。教育對於改變人們的態度是不可缺少的,對於培養環境意識和道德意識、對於培養符合可持續發展和公眾有效參與決策的價值觀與態度、技術和行為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道德教育才能提高人們的環境道德素質和意識,才能對保護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邁向生態文明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環境道德教育的現狀與存在問題
環境問題不僅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也直接導致了復雜的倫理惡果。恢復這些被環境危機破壞的倫理關系需要大力開展環境教育,特別是其中的環境道德教育。傳統的道德教育僅僅教化人們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及社會關系,並沒有對人類指向自然實體,直接作用於生態環境的行為加以倫理評價。環境道德教育所確定的道德教育目的和原理與此不同,它教導人們,不僅人對人的社會行為而且人對環境的自然行為均要受到倫理評價,不僅要正確處理人與人、個人與社會的利益關系,而且還要恰當地對待人與自然的交往行為、利益關系,擺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⑦]近年來,環境道德成為環境倫理學領域內受到廣泛關註的問題。但是,對環境道德教育的研究並不多,環境道德教育的實踐也比較薄弱或缺乏。在領導層,對於環境道德教育口頭上重視,行動上忽視。不少領導幹部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往往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報告中,在實際工作中對環境問題的關註較少。在各類學校,專門的環境道德教育幾乎沒有,只是在相關課程的教學中,有時提到壹些支離破碎的環境道德觀念。在媒體的宣傳上,雖然有壹些環境道德的提倡,但力度也不夠,知識也不全面。受這種大環境的影響,家庭的環境道德教育更是付之闕如。環境道德教育的這種現狀引起的結果是:我國公眾環境道德總體水平不高。雖然近年來隨著環境危機的日益嚴重,公眾對環境保護的意義、環境汙染的危害性有了壹定程度的認識,也掌握了壹些環保科學知識,了解了壹些基本的環境道德規範,但還不盡如人意;另外,雖然許多公眾確立了較為明確的環境道德觀念,但環境保護的參與意識較為薄弱,對自己行為的作用以及應當承擔的責任沒有充分認識。
環境道德教育在我國是壹門很不成熟的學科,還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公眾對環境問題認識不足,影響了環境道德教育的開展;缺乏系統的環境道德知識教材,各界無法進行完整的環境道德教育;師資匱乏,師資的培養還沒有到日程上來;社會未能將環境道德教育作為基礎教育中提高未來公民素質的重要措施來實施,未能真正認識到環境教育廣泛而深刻的德育內涵。
四、環境道德教育的實施途徑
按照環境道德教育形成和發展的規律,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開展環境道德教育,使社會各階層逐步樹立環境道德意識,養成環境道德習慣,從而自覺履行環境道德義務。
(壹)教育的內容。
普及生態環境知識和環境法律知識。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自然的支持。人們應熱愛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只有掌握了自然規律,才有可能正確利用規律,滿足人類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只有擁有豐富的生態環境知識、環境法律知識,具有環境道德意識,才能對大自然產生熱愛之情,才能產生保護大自然的摯著追求,才能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因此,系統傳授生態環境知識、環境法律及環境道德知識就成了環境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務。
灌輸新的環境道德價值觀。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大大拓展了傳統價值觀的內涵。首先要向人們揭示自然的內在價值,使人們能夠將自然視為人類的夥伴,並產生壹種保護自然、尊重自然的態度,產生對自然的親近感情和關懷。其次引導當代人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自覺維護下壹代的發展權利,學會正確處理當代人之間、當代人與子孫後代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利益關系,從而在平等的基礎上真正實現資源***享。
引導人們樹立合理的利益觀。利益是人們行為的驅動力。道德與利益既是對立的又是統壹的。正確對待利益問題是壹切道德的出發點。環境道德作為調節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於生態環境利益關系的規範,其基本原則就是生態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高於壹切,要註重自然界各個要素的互利***生、協調發展。環境道德將我們置於壹種挑戰性的困境中,因為它們可能會要求我們拋棄壹些物質理想,即我們的生活應達到壹定的水準以及為了維持這種水準應該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因此,我們在發展經濟,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不能忽視生態利益,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人類應重新規範人與自然的關系和利益分配,以生態優先的原則重新定位壹些產業。
提倡適度消費和綠色消費觀念。人類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必須考慮它們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也必須給它以喘息的機會,讓其能夠休養生息。我們應大力宣傳和引導人們購買那些生產使用中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無害、符合環保要求的綠色產品,培育綠色消費的情感和市場,從根本上杜絕壹次性的消費。總之,我們強調:“自然界能夠提供人類生存的資源,而人類消費過的東西又能夠被自然界分解和吸收,成為自然界發育的有益養分,然後再以更多的財富回報人類。這樣就形成了社會—人類—自然的良性循環”,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人類可持續的發展。
(二)教育的途徑。
社會環境教育。在社會教育中,應形成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社會宣傳教育格局。首先要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認識,強化他們對環境道德的重視。各級領導層是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社會經濟重大事項的決策者,在環境道德建設中起著決策作用。領導者的環保意識和環境道德水平直接影響到整個社會和廣大民眾。因此,抓好領導者的環境道德教育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應利用黨校和行政學院等各種領導幹部培訓班開設環境教育講座,提高領導者的環保意識和環境道德水平,進而激發領導者帶頭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積極性。[⑧]同時,也要在群眾中進行環境保護、環境科學和環境道德的普及宣傳教育,使環境道德教育成為全體公眾的必修課,讓全社會都重視和行動起來,***同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充分利用環保部門和宣傳媒體普及生態、環境科學知識。環保部門以公開環境情況的數據、案例等,引起社會對環境問題的廣泛關註,以科普講座、板報宣傳、影像教育等方式進行輿論宣傳,加強環境道德的宣傳教育,深化全社會環境道德意識。
學校環境教育。學校是教育和培養國家建設者和管理者的專門場所,對於學生環境道德素質的塑造,它們有著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培養學生的環境道德觀念,是提高全民族環境道德觀念的關鍵。因此,有必要根據各類學校的教育特點,進行環境道德教育。學校應將環境道德教育納入學校教育體系,開設相關的必修課或選修課,以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和環境道德意識。對他們進行廣泛深入的環境保護和環境道德教育,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長期的戰略任務。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壹個人的終身教育中是處於起點位置的。在對人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家庭教育是家庭承擔社會責任中最重要的壹項內容。家庭教育應包括環境道德教育,引導孩子從小做起,從點滴做起,自覺遵守行為規範,培養良好的環境道德素養。在家庭環境教育中,可以將環境道德教育內容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方式傳授給孩子。也可以通過各種切實可行的實踐活動來進行環境道德教育。如,可以參加每年的“世界環境日”、“植樹節”、“愛鳥周”等宣傳活動,從小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環境道德意識,了解壹定的環保知識。
環境道德教育,是壹項涉及面廣的任務,宣傳、教育、新聞、出版、文藝等部門應協調配合,把這項教育活動深入開展、抓緊抓實,使環境道德深入人心。形成壹個人人關愛保護環境,領導者帶頭做起,企業家從本企業做起,公民從身邊做起,學生從小事做起的良好社會風氣,努力創造人和自然協調與和諧、優美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