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培訓形式
引導語:從狹義的角度理解培訓,課堂教學就是培訓。廣義的培訓有多種形式,不同的形式適用於不同的個人。下面是我為妳帶來的企業培訓形式,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不同的問題,產生的效果、花費的成本也各不相同。如下表所示:
第壹種:外聘老師的公司內部培訓
企業壹般從外面聘請有實戰經驗的老師進行內部培訓。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針對影響公司績效的迫切問題量身定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聘老師可以給企業帶來解決問題的新思維、新方法。而且企業內訓的形式可以討論企業的保密性敏感問題、互動性強、訓練強度高、技能提升快,目前越來越受到企業的歡迎。“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有的企業領導“借”外部講師之口傳達自己的敏感理念,會有不壹樣的效果。
壹般來講,對於10人以上的培訓,企業內訓的性能價格比是最優的。企業內訓成敗的關鍵在於講師的實戰經驗與講授技巧。問題是目前培訓市場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如何找到真正的大師?對這壹問題,筆者將另行專題論述。
第二種:參加公司外部的企業管理公開課
曾幾何時,壹些企業管理顧問公司推出面向廣大企業的'公開課,場面極其火爆,但現在日漸式微。其主要原因是實際效果不理想,因為公開課上不可能討論涉及妳的企業的機密問題,只能講講壹般性問題。結果是,老師講的內容好像與妳有點相關,也許與旁邊的人更相關,其實和大家都沒太大關系。
當然,也有部分講師兢兢業業,對學員認真負責。他們試圖力挽狂瀾,扭轉目前培訓公開課的浮誇風。
第三種:公司內部老師的內部培訓
壹種方法是在企業內的人事培訓部門設專職的內部培訓師。由專職內部培訓師去外面聽各種公開課,然後回到企業將所學知識“轉授”給企業內部人員。這種做法看似省了錢,但會有以下問題:首先,如上所說,外部公開課的質量目前不能保證,“信息源”本身有了問題;其次,企業內部的專職培訓師往往沒有市場營銷、銷售、客戶服務、管理等全方位的深厚知識和實戰經驗,聽公開課時真能充分理解各個方面的內容嗎?回來“轉授”時,能正確應答學員的實際問題嗎?其權威性不被懷疑和挑戰嗎?事實上,經過2次“打折”的過程,“信息傳播途徑”上的損耗率可能超過60%。壹般說來,用企業內部的專職培訓師去講解產品方案方面的專業知識,或者他有實踐經驗的某壹具體方面的課程,會更加實際壹些。
另壹種方法是,在企業內部找某壹方面的專家或權威來做臨時講師。這種做法要註意以下幾個問題:第壹,要保證內部專家權威認真對待內部課程,花足夠的時間精力、有足夠的內心動力,去準備並實施這壹“額外”的工作;第二,最好該專家權威在教材準備、教學工具、測試表格、案例選擇、授課技巧方面都是內行。如果能做到這些,企業內部專家當然是更好的選擇。在惠普、康柏等公司,非常註
重培養和選擇合適的企業內部專家作為兼職講師,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第四種:MBA、大學課程等
目前很多,五花八門。大學教授壹般有時間去全面系統地研究前沿的理論和知識。“學院派”的教授有時非常排斥“實戰派”的講師,所以大部分內容都是由“學院派”的教授來講。這壹現象背後也有成本上的現實考慮。當然,有些MBA班也會花錢請壹些企業知名人物來“客串”壹下,充實門面。但實際效果與公開課類似。
如果妳希望獲得系統的理論知識,又需要文憑來證明自己,上MBA、大學課程是較好的選擇。
第五種:網上學習、多媒體課程
適合於有很好的自覺性、自制力、理解力的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David Kolb教授將人的學習風格分為四種類型(AC、CE、RO、AE),其中AC型的人較適合在網上學習。關於Kolb四種學習風格的詳細介紹,筆者將另行專題論述。
目前,網上已有各式各樣的課程包供選擇,價格也相對便宜。
第六種:閱讀書籍
雖然沒有互動性,但可以隨時隨地學習,直接成本最低。要在茫茫書海中找到適合妳的書籍,需要花壹些工夫。可以通過老板、同事或朋友介紹,加入貝塔斯曼等讀書俱樂部、網上讀書論壇等方法縮小搜尋的範圍。值得註意的是,壹定要盡可能看原著。另外,如果總讀第二手、第三手的著作簡介,表面上是吃了壹頓經濟實惠的快餐,其實是丟掉了精華。“吃別人嚼過的饃,越嚼越沒味兒”。
第七種:工作中學習
On Job Training(工作中學習)是外企非常提倡的學習方法。它是所有人取得事業成功的必由之路。對任何理論學習、課堂教學,只有在實踐中應用才會有切身體會,深入骨髓,轉化為自覺的習慣。員工在工作中遇到問題,可以馬上向別人請教,或者找資料學習,經過壹段時間的郁悶和努力之後,終於解決了問題,成為自身的經驗積累。另壹方面,管理者通過有意識給下屬壹些具挑戰性的工作,可以鍛煉下屬的特定能力。例如,我們常見的下基層鍛煉就屬於這個範疇。外企通過短期出國工作的形式,使中高層經理更深地理解跨文化交流的特點和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通過委派跨部門的臨時項目(如六西格瑪質量改善),可以提升中層經理的跨部門溝通和項目管理的能力。
第八種:內部“導師”輔導
內部“導師”的日常輔導,是在所有培訓形式中最重要的培訓形式。經理們不管自己有多忙,決不能推卸輔導下屬的責任。對新加入的員工,即使是領導看來很簡單的事情,可能也需要妳“手把手”反復多次地教。發現問題,要馬上“現場”糾正。拖的時間越長,糾正效果越差。有時,壹頓午飯時的談心,要比正式培訓效果還好。企業文化、價值觀念、員工忠誠都是在不知不覺的日常輔導中完成的。經理的日常輔導在員工的學習進步中占有絕大部分的比重。
在外企中,還常常使用另外壹種形式,就是除頂頭上司之外的“導師(Mentor)"制。因為不是頂頭上司,很多敏感話題就可以談。“導師”得到的是自己領導能力的鍛煉提高、教育他人的心理滿足感和實實在在的額外收入;“學生”得到的是“壹對壹”、“手把手”的教練輔導和實實在在的能力提升。在國內的企業裏,考慮到派系的鬥爭,可以在沒有部門和個人利益沖突的範圍內選擇“導師”。
上述8種形式,各有所長。壹個有進取心的員工,會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和形式去充實自己;壹個學習型的組織,要會因地制宜靈活選擇不同的培訓形式降低成本,增加實效。要制定出培訓、學習計劃,抱著持之以恒的精神,跬步可以遠致千裏,細流可以匯成江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