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歸趙: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藺(相如受命帶寶玉去秦國換15座城池,見秦王沒有誠意,便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終於使寶玉完好回歸趙國。”戰國時候,趙王得到了壹塊名貴的寶玉——“和氏璧”。這件事情讓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對趙王說,自己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 趙王看了信,心裏想:秦王壹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虧的人。這壹次怎麽這麽大方?要是不答應他的請求吧,怕秦國興兵來進攻;要是答應吧,又怕上當。他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們商量,但大臣們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來。 藺相如知道了這件事,便對趙王說:“大王,讓我帶著‘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到那裏我見機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我壹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來。”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既勇敢又機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裏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左看右看,非常喜愛。他看完了,又傳給大臣們壹個壹個地看,然後又交給後宮的妃子們去看。 藺相如壹個人站在旁邊,等了很久,也不見秦王提起割讓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沒有用十五座城池換取寶玉的誠意。可是寶玉已經到了秦王手裏,怎麽才能拿回來呢?他想來想去,想出了壹個計策。只見藺相如走上前去,對秦王說:“這塊‘和氏璧’雖然看著挺好,可是有壹點小瑕疵,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壹聽"和氏璧"有瑕疵,趕緊叫人把寶玉從後宮拿來交給藺相如,讓他指出來。 藺相如拿著“和氏璧”往後退了幾步,身體靠在柱子上,氣沖沖地對秦王說:“當初大王差人送信給趙王,說情願拿十五座城來換趙國的‘和氏璧’。趙國大臣都說,千萬別相信秦國騙人的話,我可不這麽想,我說老百姓還講信義吶,何況秦國的大王哩!趙王聽了我的勸告藺相如,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來。沒想到方才大王把寶玉接了過去,隨便交給下面的人傳看,卻不提起換十五座城的事情來。這樣看來,大王確實沒有用城換璧的誠心。現在寶玉在我的手裏,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願把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玉壹塊兒撞碎在這根柱子上!”說著,藺相如舉起“和氏璧”,面對柱子,就要摔過去。 秦王本來想叫武士去搶,可是又怕藺相如真的把寶玉撞碎,連忙向藺相如賠不是,說:“大夫不要著急,我說的話怎麽能不算數哩!”說著叫人把地圖拿來,假惺惺地指著地圖說:“從這兒到那兒,壹***十五座城,都劃給趙國。”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會耍鬼把戲,可別再上他的當!他就跟秦王說:“這塊‘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寶貝。趙王送它到秦國來的時候,齋戒了五天,還在朝廷上舉行了隆重的贈送寶玉的儀式。現在大王要接受這塊寶玉,也應該齋戒五天,在朝廷上舉行接受寶玉的儀式,我這才能把寶玉獻上。”秦王本不想這樣做,但見藺相如態度堅決,只得無奈地說:“好!就這麽辦吧!”說完,他就派人送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藺相如拿著那塊寶玉到了公館裏。叫壹個手下人打扮成壹個買賣人的樣兒,把那塊寶玉包著,藏在身上,偷偷地從小道跑回到趙國去了。至於秦王會把他怎麽樣,他壹點也沒有考慮。 後來秦王發覺這件事,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想發兵攻打趙國吧,趙國在軍事上作了準備,恐怕打不贏。最後,秦王見藺相如機智勇敢,是位難得的人才,也沒有為難他,便放他回到趙國去了。[3] 這件事情在歷史上就叫作“完璧歸趙”。
主角:藺相如,秦王,趙王。
主要人物主要人物:藺(lìn)相如、秦王
求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