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古代文化常識天文地理紀年紀時

古代文化常識天文地理紀年紀時

1.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天文地理

我國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我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裏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多),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E),東西跨經度60多度,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N)多,南北跨緯度約50度,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

我國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00我國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

00我國的經緯度位置:我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我國領土[1]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我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裏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40′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北緯3度51分00秒,東經112度17分09秒)(英語:Lidi Ansha或Lydi Shoal)為中國南海南沙群島區域的壹座暗沙,是實際上的中國領土的最南端(非位於其東北約15海裏的曾母暗沙)。按中華人民***和國行政區劃,立地暗沙屬於海南省三沙市管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33′N,124°20′E)我國東西跨越經度60多度,最東端的烏蘇裏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高原相差5個時區。

對於中國古代的天文學系統,和西方相比也有自己的特色。中國天文學系統繼承了中國哲學系統的天人合壹的思想。舉個例子,大熊座在中國的天文學中由北鬥,文昌,三臺三個星官構成。北鬥都很熟悉,不多贅述了;文昌就是民間傳說中的文曲星,掌管科舉考試的天體;三臺指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的科舉考試的三個階段,鄉試,會試和殿試三個階段。完全不同於西方天文學天上都是神明,和人間無關。我個人喜歡使用中國天文學來對莫顆星命名,因為它很有文化內涵而且比較容易記。

但是中國天文學這套體系也制約了中國天文學的發展。比如日月食,根據立法預報它應該有啊,但是沒有發生。如果在西方,恐怕是要對歷法進行修正了。在中國呢,群臣向皇帝叩首,恭喜皇帝的大恩大德感動了上蒼(即使姚崇也幹過這樣的事)。

2.古代文化常識天文地理的綜合性學習

關於中國古代文化的結構分類,各家學派標準不同,分類也不同:有物質與精神兩分法;有物質、制度、精神三分法;有物質、制度、行為、心態四分法;還有物質、社會、精神、藝術、語言、風俗六分法等。這些劃分盡管層次不壹,但都是按照人類創造文化的發展進程由物質到精神、由感性到理性的層次劃分的,適用於專業人員的學習研究。中學生學習教材中的中國古代文化,應根據教育功能的不同來劃分。

中學語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識,它包括天文、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政區歷法、軍事刑律、陰陽五行、家族禮法、音樂美術、飲食服裝、車馬冠蓋、文化奠基、政治經濟制度、明君賢相的治國方略,以及價值觀念、道德情操等等,但由於教材中沒有專門論述中國古代文化知識的課文,這些知識都零散地分布在古文典籍之中,教師教學難,學生學習更難,因此,教學時應將分散的古代文化知識根據教育的功能不同梳理歸類,每壹類下分若幹知識點,以課文中的某壹古代文化知識點為突破口作分析,成扇面輻射展開,拓寬範圍並向縱深發展。然後再探討下壹個知識點。這樣做有三個好處:壹是將課文中零散的知識歸類成系統,建立知識鏈條。二是教師們在傳播零散的古代文化知識時可以采用專題講座的方法。三是給學生提供壹種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打開思路,養成良好的治學習慣。

3.古代文化常識中有關年齡的知識有哪些

古代有關年齡的比喻稱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未滿周歲的兒童――繈褓;2-3歲――孩提;童年——總角,垂髫;8歲(男)——齠年;10歲以下――黃口;10歲(女)——髻年;12歲(女)――金釵之年;13—14歲(女)――豆蔻年華;13—15歲——舞勺之年;15歲(女)——及笄之年;15歲(男)――誌學之年,束發;16歲(女)――碧玉年華;15—20歲――舞象之年;20歲(男)――弱冠;20歲(女)――桃李年華;24歲(女)――花蓓(信)年華;出嫁——標梅之年;30歲(女)――半老徐娘;30歲(男)――而立之年;40歲(男)――不惑之年;50歲――知命之年、半百;60歲――花甲,平頭之年、耳順之年,杖鄉之年;70歲――古稀、杖國之年;77歲——喜壽;80歲――杖朝之年;88歲——米壽;80-90歲――耄耋之年;90歲――鮐(臺,駘)背之年;99歲——白壽;100歲――期頣

人瑞;108歲——茶壽。——常識稱謂篇。

4.古代文學關於天文地理常識

<;中國古代文化>;目錄

序言:古代東方科技文明的起源

1.天文地理

古人說天論地 古人觀天 萬物起源

天象記錄 日食 流星 新星和超新星 彗星 五星連珠 太陽黑子 石刻紀錄

歷法 歷法成就 治歷方法 節氣 中西比較 《太初歷》《大明歷》《大衍歷》《授時歷》

天文儀器 圭表 日晷 漏刻 渾儀 渾天儀 地動儀 渾象 簡儀 仰儀 水運儀象臺

著名天文學家 甘德 落下閎 張衡 祖沖之 張遂(僧壹行) 郭守敬 沈括

天文著作 《甘石星經》《靈憲》

著名地理學家 裴秀 酈道元 徐霞客 魏源

成就 制圖六體 風的觀測和儀器 降水的觀測和儀器 濕度的觀測和儀器 雲的觀測和雲圖集 《水經註》 《徐霞客遊記》 《海國圖誌》

2.古代數學

成就 算籌 算盤 十進制的使用 分數和小數的最早運用 九九表 負數的使用 圓周率的計算 二進制思想的開創國

著作 《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孫子算經》

數學家 劉徽 張衡 祖沖之

3.古代軍事

軍事思想 孫子兵法 六韜 司馬法 孫臏兵法 尉繚子 吳子

軍事發明 古代戰車 馬鐙的發明與流傳 中國古代火箭 火藥 噴火裝置 弩的發明和流傳

人物 兵聖孫武 民族英雄嶽飛 諸葛亮

4.中國傳統醫學

中醫概況 中醫的歷史 中醫基礎理論 中藥基礎

診法與療法 四診法 針灸 刮痧 推拿 拔火罐

食療與養生 食療的含義 食物的四性與五味 藥膳 中醫養生 養生佳品:茶、藥酒

特色發明 針灸銅人 中醫針具 舌苔模型 內經圖 鐵球 五禽戲 太極拳

古代名醫 錢乙 葛洪 王冰 皇甫謐 王叔和 滑伯仁 淳於意 李時珍 李東垣 扁鵲 戴思恭 張子和 張仲景 巢元方 孫思邈 孫壹奎 華佗 劉完素

5.古代農業

古代水利 中國古代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 鄭白渠 引漳十二渠 它山堰 芍陂 靈渠

後套八大渠 邗溝

古代農具 中國水車 骨穭 石鏟 鐵鋤 鐵犁

古代農業科技人物 賈思勰 徐光啟 宋應星

農業技術成就 齊民要術 天工開物 農政全書 雜交水稻

6.古代建築

自成體系的中國傳統建築 早在周代就已開始了城市規劃 中國近代建築發展軌跡 中國建築史之分期 中國建築之特征

7.中國古代機械

成就 中國傳入西方的機械技術 考工記 遠西奇器圖說錄最

生活用具 被中香爐 司母戊方鼎

生產 方板鏈泵 水力大紡車 皮帶傳動

交通工具 櫓、舵與輪船 指南車 記裏鼓車 獨輪車

8.中國紡織印染

中國古代紡織 中國古代服飾 中國絲織藝術 中國刺繡藝術 中國古代印染 古代礦物顏料 染織品種 古代絲綢發展 絲綢染整工藝 中國四大名繡 天然織物染料

9.中國航海技術

古代造船 古代中國造船回顧 三大船型 古代名船

造船發明 帆 船尾舵 櫓 車船 龍骨結構 水密隔艙

航海發明 航海羅盤 牽星術 計程儀 針路 其它航海知識的應用

航海大事記 徐福東渡日本 漢代的海上絲綢之路 鑒真東渡日本 鄭和下西洋

10.中國造紙印刷

造紙術 原始的書寫材料 紙的發明過程 造紙技術的發展 蔡倫改進造紙術 造紙術的傳播

人物 蔡倫 畢升 王禎 胡正言

印刷術 印刷術的發明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印刷技術的傳播

特色發明 宣紙 筆墨的發明 印章 拓印 套印及彩色印刷 紙幣

11.中國古代哲學

哲學流派 道家哲學 儒家哲學 法家哲學 名家哲學 墨家哲學 陰陽家哲學

思想家 老子 孔子 韓非子 墨子

哲學著作 《道德經》 《論語》 《易經》

哲學關鍵詞 道 陰陽 八卦 五行 太極 天人合壹

12.中國古代工藝

中國瓷器 中國家具 中國青銅 中國陶器 中國雕塑 中國漆器 中國紋飾 文房四寶 景泰藍 中國木雕 中國剪紙 中國鐘鼎 中國風箏 唐三彩 中國燈彩 中國年畫 紙紮藝術 雲南紙馬 秋色藝術 中國扇子 中國玉器 中國貼畫 金屬工藝 嵌銀工藝 石雕藝術 中國竹雕

5.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天文部分讀後感400字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讀後感

因為在做關於《節日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合理運用研究》這壹課題,所以最近多接觸關於傳統文化、中外文化、節日文化等類似的書籍,而我對傳統文化尤為感興趣,所以就打開了王力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這本書,徜徉書中,趣味多多。

讀傳統文化的書壹般都感覺比較枯燥晦澀,甚至會有大量的生僻字不知其音其意。這本書涉及天文地理、衣食住行,傳統文化涵蓋面之廣自不用說,且文筆風趣詼諧,插圖精美,圖文結合,穿插故事、文獻等,配有相關註釋,讀來不覺無味深奧,通俗易懂,趣味橫生。書中的插圖,或是關於器皿,或是關於建築,或是關於絲帛……線條清晰,真實可感,觸摸上去好像在和中國古代的這些精品做最親密的接觸,不禁感慨傳統文化的美好和厚重。

本書簡介中就是壹連串的發問“妳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壹個假耳朵麽?妳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麽?妳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結是什麽樣子麽?妳知道黃帝戰蚩尤的真相麽?”……真想做壹位學識淵博、旁征博引的老師,如果真能在語文教學中,必要之時,將這些知識、故事、文獻信手拈來,延伸引用,我的課堂肯定頗受歡迎吧。作為壹名語文老師,是需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才能給予學生最好的文學滲透。

關於傳統節日書中也有涉及。比如中元節是中國人非常重要的祭祀去世親人的節日,又叫“盂蘭盆節”或“河燈節”。盂蘭盆是梵文音譯,原意為“從苦難中拯救”。這個故事和目犍連(也就是中國民間目連戲的男主角目連)救母的故事有關。傳說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壹目連成就神通後,欲度化父母,以報生養哺育之恩。結果送給母親的飯食壹遞到母親手上就化成火炭。佛陀說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我們都要集結佛法僧三寶的力量,超度我們的七世父母。這個故事的內涵,其實還遠比它表面上看要來得深刻。實際上,佛教界內的人大多認為盂蘭盆的故事講的就是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轉化的原因。

其實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尤其是詩詞小說中關於中元節的描寫並不少。中元節作為寄托哀思,為已逝親人祈福的傳統節日,歷史甚至比清明節更為悠久,意義也不在清明節之下。它已被列入民俗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各地均有不同的民俗活動,類似的傳統節日還有上巳節和寒衣節。

僅以中元節為例,關於節日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的運用需要篩選、提取、比對、舍棄。關於節日文化中的消極思想是糟粕,需要摒棄,涉及的詩詞文化、哲學思想、節日意義則是精華,可以酌情保留。同壹節日的不同資源需要深思熟慮,找準切入口;不同節日的文化資源,也要需要對比和取舍。這要看這種節日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是否必要,是否有意義,是否有積極意義。這是壹個長期研究和思考的命題。

我看《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與其說是研究,更像是壹種“掃盲”,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意蘊深刻,真正感悟絕非壹朝半夕之事。了解未知領域或不精通的領域,是壹種自我學習和修養的過程。讀書多壹點,發現多壹點,懂得多壹點,僅希望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或課題研究中有所價值,有所運用。這是壹種責任,需要堅持。

分享評論 |

6.古代時間的文化常識

古代壹天分為12個時辰,以地支紀位: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壹個時辰是現在的兩小時. 子時23~1點,醜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壹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醜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所以三更是半夜23點到1點這段時間. 再附給妳壹點或許對妳有古代人用的時辰 時辰 1、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

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壹點為子時,壹至三點為醜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

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壹天二十四小時時間壹致。

3、十時辰制。 出現於先秦。

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誌》,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

4、五時辰制。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

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5、百刻制。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壹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

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壹百零八刻,幾經反復,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壹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 壹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

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

古人壹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壹個時辰。

(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醜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

(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沈、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

(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時辰———十二地支紀壹晝24小時為十二時辰: 前半夜11時至1時為“子時”,午夜1時至3時為“醜時”,後半夜3時至5時為“寅時”,早上5時至7時為“卯時”,上午7時至9時為“辰時”,9時至11時為“巳時”,11時至下午1時為“午時”,中午1時至3時為“未時”,晚上7時至9時為“戌時”,9時至11時為“亥時”。每個時辰各占兩個鐘頭。

可見“從巳時直殺到未時”相當於現在的“從上午9時直殺到下午3時”。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壹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醜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把壹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壹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裏的每點只占24分鐘。

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於現在的“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五更三點”相當於現在的早晨5時又72分鐘,即6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於現在的午夜1時又96分鐘,即2時36分。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

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裏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壹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

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時43.2分 “打更”、“更夫”、“更樓”各詞全由“更”字而來。

我以前談過,中國古代壹晝夜分十二個時辰,亦即兩個小時壹個時辰。白天人們可看太陽、日晷或計時的“銅壺滴漏”之類東西判斷時間,夜晚則不知時間了,於是由專人看著“銅壺滴漏”,按照時辰打鼓告訴民眾。

古人規定,逢戌時(約合現在晚上七點至九點鐘。

7.古代文化常識

古代紀年紀月級日紀時法

紀年法

1年號紀年法:我國最早的紀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為序數,至去世為止。如:魯僖公元年,魯莊公十年。從西漢武帝建元起,以年號紀年,用“元,二,三……”為序,更換年號則重新開始。如:元嘉元年,漢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重新紀年,稱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2幹支紀年法:幹支,天幹地支的合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叫十幹,用以表序。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叫十二支,用以記時。用十幹和十二支循環花相搭配組成甲子,乙醜,丙寅……葵亥,然後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為數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環使用,周而復始,從東漢起采用幹支紀年法。如“予猶記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 3年號,幹支結合紀年。如“順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

紀月法

1按序數表示:即壹月二月三月……十二月。歲首的壹月也叫正月。古人又有“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與十二月相配 ,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歷十壹月配子,稱建子之月,由此順推,十二月為建醜之月,正月為建寅之月……十壹月為建亥之月。 2按四季紀月:每季中的三個月,按孟仲季的順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

紀日法

1用幹支紀日:如六月丁醜(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已(即十三日)。由於六十甲子和夏歷的兩個月的天數(五十九天)並不等同,故每月的幹支名稱與日期並不完全對應。 2按初壹初二至三十的序數紀日。每月的初壹十五月底這三天又有特定的稱呼,分別叫做“朔”“望”“晦”。 (4)紀時法 古人紀時用地支表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小時。從23點(即夜十壹點)起至夜壹點 配子,依次順推,前壹個時辰為初,後壹個時辰為正,這樣也就等於將壹晝夜十二個時辰分成二十四小時辰。搭配關系參見十二時辰與十二地支紀時關系表。 十二時辰 黃昏 人定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朝食 隅中 日中 日仄 晡時 日夕

十二地支 戍 亥 子 醜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申 酉

二十四時 19 -

21 21-

23 23-

1 1-3 3-5 5-7 7-9 9-

11 11-

13 13-

15 15-

17 17-

19

五更 20-

22 22-

24 24-2 2-4 4-6

五更 壹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8.古代文化常識的地理

赤縣、神州 代稱中國。

上古時代,華夏族建國於黃河流域,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中國又指春秋戰國時中原各諸侯國,後又泛指中原地區。

“國”則是古代諸侯王的封域。九州、九土、八荒、五服九州九土是傳說中的我國古代中原的行政區劃,又可泛指中國。

八荒即八方。五服之古代京畿外圍的地方,每五百裏為壹區劃,按距離的遠近分為五等地帶,叫“五服”。

山東、山西戰國秦漢時代,通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為山東,西為山西。關內、關外古代在今陜西建都的王朝,通稱函谷關或潼關以西王畿附近為“關內”,相對者為“關外”。

三晉、三楚、三秦戰國時晉分為三(趙魏韓),後人把原晉地稱為“三晉”。秦漢時分原楚地為西楚、東楚、南楚,即“三楚”。

項羽滅秦後,把關中分為三區,分封給秦的三個降將,後泛稱關中地帶為“三秦”。中原、塞外、江表狹義的中原指河南省及其附近的地區,廣義則指黃河中下遊或全流域。

長城以北地區為塞外,又稱塞北。長江以南地區稱江表,長江南岸蘇南、浙江壹帶,又稱“江東”,三國時為孫權統治。

都、鄙、邑周時四縣為都,夏制十為都;“都”也指京都。鄙是周代地方組織之壹,五百家為鄙,也指小邑,又指邊遠地方。

兩都、三都、兩京、五京東漢洛陽為東都,稱西漢舊都長安為西都,合稱“兩都”;加上“南都”宛,合稱“三都”。東漢洛陽、長安又稱兩京;宋代則以開封、洛陽為兩京;明以後稱北京、南京為兩京。

唐代有五京:東京、北京、南京、西京、中京。六大古都今北京、南京、西安、洛陽、開封、杭州。

北京古稱“薊”,又稱“燕京”。西安是我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久的古都,明時始稱西安,古稱長安。

洛陽為九朝名都。南京,秦漢時稱“秣陵”,孫吳時稱建業,晉稱建康,南唐時稱金陵,朱元璋改稱應天府,清代稱江寧府,太平軍稱天京,另有“石頭城”“白下”之稱,為 六代古都。

開封古稱大梁,汴梁,汴京,宋稱東京。杭州古稱錢塘,又稱臨安。

姑蘇、維揚、京口今蘇州別稱“姑蘇”;揚州別稱“維揚”“江都”;鎮江古稱“京口”。

9.古代文化常識知多少

、人的稱謂 二、古代職官 三、天文歷法 四、古代地理 五、科舉制度 六、風俗禮儀 七、飲食器用 八、音樂文娛 九、文史典籍 十、目錄辭書 十壹、古代軍制 1、人的稱謂 古代時人的稱謂 ·常見稱謂 ·特殊稱謂 ·中國古代姓氏 2、古代職官 古代職官壹覽,以及解說 ·古代官職的壹覽, 詳細解說 ·官職的任免升降 ·古代授官稱謂 ·古代兼代官職的稱謂 3、天文歷法 天文歷法 ·星宿名稱 ·歷法 ·二十八星宿 4、古代地理 古代地理,稱謂 ·古代地理,稱謂 5、科舉制度 古代科舉的詳細解說 ·科舉制度壹覽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 6、風俗禮儀 我國傳統習俗 ·風俗禮儀,傳統節日,稱謂等 7、飲食器用 古代飲食器用 ·古代的飲食與器用 8、音樂文娛 五聲也稱“五音”,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zhi)、羽五個音級。

五聲與古代的所謂陰陽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樸素的理論形式壹樣,是我國早期整體化的美學觀,被西方人看作是整個東方音樂的基本形態。

·古代音樂文娛 9、文史典籍 四書 五經 六經 十三經 三字經 千字文 千家詩 唐詩三百首 文。、人的稱謂 二、古代職官 三、天文歷法 四、古代地理 五、科舉制度 六、風俗禮儀 七、飲食器用 八、音樂文娛 九、文史典籍 十、目錄辭書 十壹、古代軍制 1、人的稱謂 古代時人的稱謂 ·常見稱謂 ·特殊稱謂 ·中國古代姓氏 2、古代職官 古代職官壹覽,以及解說 ·古代官職的壹覽, 詳細解說 ·官職的任免升降 ·古代授官稱謂 ·古代兼代官職的稱謂 3、天文歷法 天文歷法 ·星宿名稱 ·歷法 ·二十八星宿 4、古代地理 古代地理,稱謂 ·古代地理,稱謂 5、科舉制度 古代科舉的詳細解說 ·科舉制度壹覽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 6、風俗禮儀 我國傳統習俗 ·風俗禮儀,傳統節日,稱謂等 7、飲食器用 古代飲食器用 ·古代的飲食與器用 8、音樂文娛 五聲也稱“五音”,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zhi)、羽五個音級。

五聲與古代的所謂陰陽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樸素的理論形式壹樣,是我國早期整體化的美學觀,被西方人看作是整個東方音樂的基本形態。

·古代音樂文娛 9、文史典籍 四書 五經 六經 十三經 三字經 千字文 千家詩 唐詩三百首 文選 古文觀止 古文辭類纂 二十四史 史記 資治通鑒 太平廣記 詩文集的命名方式 史書編寫方式 ·文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