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必須先使其意誌遭受折磨,筋骨經受勞累,身體腸胃忍饑餓,出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完整原文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完整意思是上天將要把重大職責降臨到某人身上的時候,壹定要先使他的意誌遭受折磨,使他的筋骨經受勞累,使他的身體腸胃忍饑餓,使他的全身困苦疲乏,使他的行為總是遭受困擾麻煩。這樣,便可使他的心態受到震動,使他的性格更加堅韌,從而增加他們所未具備的能力。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伐其身行,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難與***,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
孟子說:“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墻工作中被舉用,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裏釋放後被舉用為相,孫叔敖從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百裏奚從市井中被舉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壹定要道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人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內心困苦,思慮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這壹切表現到臉色上,抒發到言語中,然後才被人了解。在壹個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便經常導致滅亡。
這就可以說明,憂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參考資料: